•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教师写生集
  •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教师写生集
  •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教师写生集
  •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教师写生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教师写生集

两本未拆封,一本全新,一本封膜破损有灰尘

160 8.9折 180 九品

仅1件

上海金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江、尉晓榕、高士明 编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B18

上书时间2024-05-20

上海博雅书苑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两本未拆封,一本全新,一本封膜破损有灰尘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江、尉晓榕、高士明 编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1
  • 版次 1
  • ISBN 9787550309852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3页
  • 字数 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每次应中国画系之邀,为之写些文字的时候,我都有些担忧,生怕一不小心,将中国的绘画,写入西洋的路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即使今天一线的中国画画家们,也未始都将此一路径看得端详。
  中国文化的主流,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相和的路。这种亲和转入人生之中,化为心、性的体认,进而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发掘出价值的根源和艺术的根源。中国绘画正是这一文化主流的精致表现,其中的核心是艺术的真正自觉,即中国绘画对于主客交融、主客合一的早熟而伟大的文化觉悟。这种自觉弥足珍贵,向上追,追至魏晋玄学、老庄思想。老庄之所谓“道”,落实到人的具体生命中,便是崇高的艺术精神,其所修炼而把握到的心,便是艺术精神的主体。技可通道。我们今天谈“艺术地生活”,便是要在天地的涵泳之中充分感受和把握那无限的生机和生趣,写生正是生活与艺术相通的日常方式。
  艺术地生活,对于画者,已然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与此同时,又要能够上去,不同于其中,去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的生活与艺术是一致无二的。他在《笔墨章》里又提到:“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石涛生活在他的艺术中,笔是生活写照,是在生命的生动活脱的运行中遭遇生机;墨是性灵蒙养,是在自然烟雨的供养中,得一身清气,满室风雅。在这样的笔墨世界、精神深处,自然是主客混沦,彼此相忘。中国绘画的写生妙道一在于此。
  中国绘画的真正面者,此时的内心是通明透亮的,正所谓“澄怀味象”。如何去“味”,却要游艺戏墨,甚至“游戏于笔墨之外”。或于“笔画之外”,观得“萧敞简远之妙”者;或“取象于笔墨之外”,以“脱辔勒而抒性灵”。游戏于笔墨,得生活之助,却要勇于超脱上去,“顿然忘筌”,于笔墨之外,领游戏三昧,得远大逍遥。中国绘画的写生妙道又在于此。
  中国绘画的真正得道者自是“含道映物”。他们胸怀高旷,志气闲雅,胸有丘壑,意象万千。当其感奋之时,心游千山万壑,放怀于乌有之乡;当其悲慨之时,投渊洗耳,鄙薄激情,转而漏雨苍苔;当其放眼观物之时,眼前无非生机,心胸尽得山水之养;当其落笔腕下之时,“视乎冥冥”,而又于“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庄子·天地篇》)“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中国绘画的写生妙道更在于此。
  作为写生路上的同行者,我向中国画系的同道们致以敬意。中国绘画借写生之道代代传承,并得以发扬光大,是值得寄予厚望的。
【目录】
序言
漫话写生之道许江
教师简介
教师写生作品
刘国辉
吴山明
卓鹤君
闵学林
吴宪生
张伟平
陈向迅
尉晓榕
王赞
顾迎庆
刘义洁
胡寿荣
哪源
朱红
徐默
张谷旻
顾震岩
彭小冲
张浩
张捷
郑力
卢勇
陈磊
林海钟
韩璐
花俊
盛天晔
罗颖
周青
刘海勇
潘汶汛
邓先仙
黄芳
林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两本未拆封,一本全新,一本封膜破损有灰尘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