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造型基础(肖永杰)
  • 设计造型基础(肖永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设计造型基础(肖永杰)

10 1.7折 59.8 九品

仅1件

广东汕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若滢 编著;肖永杰;李艳辉;盛玉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02C2

上书时间2024-06-17

羽希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若滢 编著;肖永杰;李艳辉;盛玉雯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2
  • 版次 1
  • ISBN 9787122380876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0页
  • 字数 204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要求而编写,主要内容涵盖设计造型基础概念的传承与流变,设计造型基础的学习目的,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内容,设计造型的拓展,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迹构成等的学习目的、要素、具体构成,等等。全书系统地整理设计造型体系,重点针对艺术设计领域的不同专业,探索了设计造型的根本要素、设计造型方法、设计造型原则与目标,旨在让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从造型产生之前的观察、设计思维出发,整体上掌握造型谱系,更好地进行形式探索,并能够高效率解决设计问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为设计工作从业者、研究者参阅。
【作者简介】
肖永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200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2018.9-2019.7,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传统语言转换访问学者。国家“精品课程”《设计素描》团队成员。《100滴啤酒》等多幅作品获“靳逮强全球华人大学生设计大赛优*奖”、第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意甘肃”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展包装类优*设计奖等奖项。《创意思维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等多篇论文或绘画作品发表在《美术教育研究》《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项;主持徐州市社科联科研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设计造型基础的概念 001

一、设计造型中的“基础” 002

二、以装饰图案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 003

三、以“三大构成”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 004

四、当今设计造型的衍生与流变 005

第二节 设计造型基础的学习目的 005

一、掌握方法,确立科学的思维模式 005

二、提高造型艺术修养和鉴别力 006

三、在实践中提升造型数理化能力 007

第三节 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内容 007

一、造型要素 007

二、构成文法 008

第四节 设计造型的拓展 009

一、跨学科外延拓展 009

二、艺术设计造型形态的拓展 009

三、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拓展 010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概述 011

一、平面构成的含义 011

二、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011

三、学习平面构成的价值与意义 012

第二节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014

一、点元素 014

二、线元素 015

三、面元素 017

第三节 平面构成文法 020

一、骨骼 020

二、构图 021

三、基本形组合 023

四、分割与比例 027

五、单形框架的演绎 031

六、单元综合练习 032

七、幻象的创造 033

第四节 技法开拓 051

一、构想法开发 051

二、材料的造型可能性研究 053

第三章 色彩构成

第一节 学习色彩构成的意义 056

第二节 色彩构成的要素和体系 058

一、色彩构成的要素 058

二、色与光的关系 059

三、光源色温 060

四、光源显色性 060

五、三原色、间色、补色 061

六、色彩的表示法 063

七、色彩体系 063

第三节 色彩心理 066

一、红色 066

二、蓝色 066

三、黄色 067

四、橙色 067

五、绿色 068

六、紫色 068

七、白色 069

八、灰色 069

九、黑色 069

十、色彩心理 070

第四节 色彩与生活 072

一、色彩与季节 072

二、色彩与味觉、嗅觉 072

三、色彩与安全性 073

四、色彩与年龄 073

五、色彩与性别 074

六、色彩与形体 074

七、色彩与音乐 074

八、色彩与印刷 075

第五节 色彩对比与调和 075

一、色彩对比 075

二、色彩调和 080

第四章 立体构成

第一节 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 086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要素 087

一、点 087

二、线 088

三、面 090

四、立体 091

五、空间 095

第三节 材料的构成 096

一、木材 096

二、金属 100

三、纸张 106

四、塑料 111

五、陶瓷 113

六、新材料 115

七、材料的加工工艺 116

第四节 结构 119

一、结构与力 119

二、材料与结构 119

三、材料与力 119

四、多面体结构 119

五、曲面结构 120

六、框架、桁架结构 121

七、仿生结构 121

八、接合与连接 123

第五节 运动与错觉 123

一、机械的运动造型 123

二、利用自然动力的运动造型 124

第六节 技法开拓 125

一、多面体研究 125

二、立体分割 126

三、集合构成 126

第五章 光迹构成

第一节 光艺术 129

一、自然光的利用 131

二、人工光的开发 132

三、光艺术的发展 133

第二节 “光迹构成”概念的提出及内容 136

一、“光迹构成”名称的由来 136

二、光造型的基础内容 136

第三节 光的性质与造型应用 136

一、透明 136

二、混合色 138

三、明视 139

四、反射 139

五、镜影像 140

六、折射 141

七、干涉 142

八、衍射 143

九、偏光 144

第四节 “光运动”造型的基础 144

一、余像 144

二、明灭 145

三、光迹 146

四、放电 146

五、展示 148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