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

3.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临、高旭、黄雅静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2-16

上书时间2024-10-21

培优书滩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晓临、高旭、黄雅静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5320538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3页
  • 字数 38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公安学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江苏警官学院在公安学研究中,力求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和形成自己的特色。从《和谐警民关系建构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视角》人选成果看,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研究方向和选题比较广泛,涉及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警察法学、犯罪学、心理学、警察文化、警察史学等公安学的主要方向或领域。二是理论和实践并重,在公安学研究中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顶天,就是注重理论创新,丛书选题中大多瞄准学科理论前沿,具有前瞻性;立地,就是注重回应实践需求,丛书选题中有不少来自于公安实践,主要解决公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三是与相关学科的融通。特别是从公安学与相邻学科结合的视角,对公安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力图揭示公安学及交叉学科理论演进的路向及其规律,这一探索与尝试,为公安学研究开肩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努力方向。
【作者简介】
  李晓临,女,1965年10月生,安徽霍邱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系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兼任江苏省法制心理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专长主要在犯罪心理学、犯罪学、警务心理学等领域。主持完成及参与完成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项目各一项;主持完成江苏警官学院科研课题、教改课题和教学专题六项;参编公安部规划教材《犯罪学》,任副主编;参著学术专著《公安派出所群众工作》;在《扬州大学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高旭,男,1974年7月生,安徽涡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系心理学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曾接受过积极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危机干预等系列培训,参与多项省部级及院级课题研究,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黄雅静,女,1977年9月生,河南灵宝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系心理学教研室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专长主要在警务心理、犯罪心理、大学生心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领域。曾接受过积极心理治疗、行为主义治疗、危机干预等系列培训,参与多项省部级及院级课题研究,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章以人为本: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解读
一、和谐警民关系的概念解析
二、警民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
四、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
五、以人为本在我国的发展
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追根溯源:以人为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根基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性的解读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性发展的解读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际关系的认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第三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理解
一、理解的内涵解读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有关“人的理解”的解读
三、警察对自己的理解
四、警察对群众的理解
五、警察赢得群众的理解

第四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信任
一、信任的内涵解读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有关“人的信任”的解读
三、警察对自己的信任
四、警察对群众的信任
五、警察赢得群众的信任

第五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尊重
一、尊重的内涵解读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有关“人的尊重”的解读
三、警察对自己的尊重
四、警察对群众的尊重
五、警察赢得群众的尊重

第六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归宿:关怀
一、关怀的内涵解读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有关“人的关怀”的解读
三、警察对自己的关怀
四、警察对群众的关怀
五、警察赢得群众的关怀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
三、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