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3 八五品

仅1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吴琦 著;主编:吴琦 编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30

蒋家书屋i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主编:吴琦 著;主编:吴琦 编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81415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软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0页
  • 字数 210千字
  • 丛书 单读
【内容简介】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沃尔特·惠特曼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

 

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周思 (Nicholas Jose):澳大利亚作家,以小说和文化随笔见长。他在当代澳洲、亚洲艺术与文学方面著述甚广,同时对中国作家与文学保持着密切的关注。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澳大利亚作家、记者,先后供职于《悉尼先驱晨报》、《华尔街日报》,后转向小说创作,出版作品《马奇》、《迦勒的十字路口》、《书之人》、《奇迹之年》等,并获得普利策奖。现工作与生活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任职于哈佛大学。

 

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澳大利亚国*级作家,获得布克奖的澳大利亚人,《辛德勒名单》小说原著作者。他也是*早与中国展开文化交流的外国友人之一,曾参与创办《中国日报》。

 

约翰·马斯登(John Marsden):澳大利亚作家,出版四十余部少年小说(young adult fiction),销售数量惊人,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少年小说之王”。他同时在教育领域工作,担任一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持续参与青少年成长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布朗温·班克罗夫特(Bronwyn Bancroft):澳大利亚艺术家、设计师,专注于创作儿童图书绘本,也涉及公共艺术、时装等领域,在全球各地举办过展览。本期《单读》的封面和内文影像均来自她的创作。

 

王梆: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 数本短篇小说绘本集以及漫画故事《伢三》等。电影剧作《梦笼》获 2011 年纽约独立电影节*佳剧情片奖,纪录片《刁民》亦在数个国际电影节参展。小说作品散见于《天南》、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中国当代文学选集》、2016 年秋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故事新编”中国当代艺术展等。作为自由记者,为海内外媒体撰写欧洲时政评论。译有英国当代诗人Richard Berengarten诗选《改变》、英国当代诗人Peter Hughes诗选《贝多芬附魔曲》等。

 

李娟:散文作家,诗人。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等。

 

云也退:作家,书评人,腾讯大家2013年度致敬作家。并译有爱德华·萨义德《开端》、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

 

凌越:原名凌胜强,诗人,书评人。1972年生于安徽铜陵,现在广东警官学院任教。著有诗集《尘世之歌》、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访谈集《与词的搏斗》等。

 

吉耶尔莫·布拉沃(Guillermo Mario Bravo):阿根廷作家、编辑。他在法国创建黄蜂出版社,涉猎手工书出版,同时经营《黎明》杂志。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缄口莫言》、《餐刀》、《伺服器错误》、《巴西》、《春天的肿胀》,以及长篇小说《丘尔诺》。

 

李静:作家、文艺批评家,现居北京。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批评家奖”得主。著有话剧剧本《鲁迅》,批评集《捕风记》、《刺猬札记》(台湾)、《把药裹在糖里》、《受伤者》等,并主编《中国随笔年选》(2002年—2011年)、《中国问题》、《读木心》(与人合编)等书。

 

杨庆祥:1980年生,文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诗人,批评家。出版有思想随笔《80后,怎么办》、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

 

吴瑶:互联网从业者、前媒体人、公共政策硕士,长期关注外交、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翻书党,冷知识爱好者。

【目录】

话题
  讲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至关重要
  在全世界的家中
  谋杀杜伦斯太太
  跳棋
影像
  大雨将至
访谈
  戴锦华专访置死地而后生?
随笔
  英国乡村纪实——当田园遇上全球垄断资本主义
  相机的事
  戍边者参孙
诗歌
  世界的胎记
小说
  芥末故事集
评论
  良心的交响乐——关于契诃夫及其剧作
  “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
  全球书情

内容摘要
 吴琦主编的这本《单读(14世界的水手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
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的一
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

精彩内容
 杜伦斯太太在夜间饱受煎熬,因此她多次告诉萨莉她在向上帝祷告求死。她一贯鄙夷言辞过激,所以对她而言,说这样的话是极其反常而激烈的表现,必定是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才被逼说出。
第七个月,娜奥米再次从悉尼回到家,白天陪着
母亲,晚上和妹妹一起轮班陪护。她回家的第二晚,萨莉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娜奥米在杜伦斯太太的房间里支了折叠床——一张撑起的帆布,即使铺上毯子也
还是硬的。娜奥米说好在四点叫醒萨莉和她换班,但直到天快亮了才敲了她的门。娜奥米穿着连衣裙和长靴,双眼似乎因涔涔泪水而浑沌了。
妈妈已经走了,她说,对不起,妈妈已经走了。
我跑到索雷家,让他家儿子骑车去镇上叫马多克斯医生来。
萨莉张开嘴却说不出话,脸上满是困惑和悲苦,她想直接跑进门厅,娜奥米却按住了她的肩膀,直直地注视着她。娜奥米的眼睛里似乎藏着隐情。在萨莉看来,她的眼中透露出她是一场谋杀的共犯。在这一
瞬间,她们共同的不忍和一起犯下的罪行将两个人拉到了一起,近密得不再是两个分据城市和乡村的护士,而是再次成为在同一个子宫里待过的姐妹。
“你没在该我值班的时候叫醒我,”萨莉说。
“没必要了,”娜奥米解释道,她盯着妹妹,直白地说,“在那之前她就走了。”“让我看看她。”“我为她洗了身子,帮她收拾好了。”“不叫上我?”“我想让你多睡一会儿。我把她的睡衣和毯子烧了,所有补药都扔了,瓶子都砸碎了,尤其是索雷太太力荐的大黄煎剂。”空气中的确残存着一丝腐臭的烟味。
娜奥米拉着妹妹的手穿过门厅,走进那间朴素的房间——姐妹俩都是母亲在那里怀上的。阴暗的黑基木走廊让两人又爱又恨,这一道道走廊似乎拉近了萨莉和家之间的距离,却成了娜奥米出走的通道。
母亲躺在房间里——脸色灰暗,衣着整齐,表情祥和——在疼痛得到释放之后,她曾经的那副女孩儿的容貌又再次显现出来。
萨莉听到自己哭喊着奔向母亲的遗体,亲吻她的脸颊。逝者的皮肤有着不同的触感,他们从痛苦中超脱,也将深情抛在了身后。她亲吻着母亲的手,手上是娜奥米为她清洗时用的香水皂的味道。这也是死亡的佐证。母亲活着的时候,身上是日常用的阳光牌肥皂味。
萨莉意识到自己跪在地上,仍旧抚摸着母亲的手,娜奥米站在她身后,俯视着她。娜奥米,她总觉得所有事都理应由她先做。萨莉不知道是该恨她,一拳打在她的眼睛上,还是在感激和惊诧中认输。她若有所思地站起来,看到皮下注射器,她们用马多克斯医生开的药片制成的吗啡溶液,以及没用完的瓶装药片(以防那位老医生要检查或是将剩余的药收回去)。
她走到梳妆台前,面对母亲那缠满了发丝的珠母梳子,被失去至亲的悲痛击溃了。她知道母亲把那支保守的粉色口红和那盒米黄色的散粉放在了哪个小抽屉里。
是的,娜奥米说,“你应该为她惨淡的脸上点妆。”这是祈求,不是命令,萨莉着手干了起来。
她偷的那些想凑起来帮母亲结束生命的备用吗啡,本来用毛巾和床单裹着放在门厅的橱柜里。娜奥米是怎么找到的?娜奥米出于对母亲的仁慈而调配并注射的药剂,肯定已经被倒掉了,剩余的那些萨莉从麦克利医院偷来的非法药片,也已经和大黄补品一起在火中被销毁了。对萨莉来说——她正在为母亲的脸颊涂粉和胭脂——这是她和娜奥米之间不言自明的共识,昨天她们几乎像陌生人一样,但现在变了,一种新的缄默、新的亲近感加诸两人之间。
“爸爸起了吗?”萨莉问。“他知道了吗?”“还不知道,我不敢说。要不等一会儿再告诉他吧?也许可以让这个可怜的人再多休息几分钟。”因为即使是在妻子去世的这个早上,他也需要完成挤奶的工作。
但萨莉感觉到自己很难面对他。而娜奥米——虽然曾试图摆脱家庭的压力和疾病的阴影——此时却笃定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她远远站到床的那一端,而萨莉跪在床的这一边,为可怜的已然解脱的母亲化上符合一个卫理公会信徒身份的淡妆。
娜奥米说,我回家之前完全不知道情况这么糟糕。疼痛占据了她的整个世界,别的什么都感受不到。
好了,都过去啦。
萨莉的注意力全在母亲身上。
P36-3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