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199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儒宾、祝平次、黄俊杰 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橘香书店1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儒宾、祝平次、黄俊杰 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58458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3页
  • 字数 3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共收论文十三篇,其中十二篇原是“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会后经作者修订后,集结出版。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的标题包含“气论”与“工夫论”两个子题,在大会的原始构想中,这两个子题原是联在一起的。“气论”是“工夫论”一语的修饰词,亦即是一种带着气学意涵的2r-夫论。因此,本次大会的主题应当是“儒学的气之工夫论”或是“儒学的气学之工夫论”。“工夫论”一词上面加上“气”或“气学”的修饰词。这是个限定的用法,它意味着儒学的工夫论离不开气论,或者至少有这么重要的一个向度。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的十三篇文章,除了郑毓瑜教授的大作是从文学的角度入手,作为《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的重要参考背景外,其余文章都放在东亚近世儒学,或者说“东亚理学史”的范围内讨论的。讨论的焦点不管是集中在工夫论或是气论,原则上都预设了另一个领域的前提。但行文之际,不免有轻重之别,这样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简介】
杨儒宾,台湾省台中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现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
著有:《儒家身体观》(1996)、《庄周风貌》(1991)、《先秦道家道的观念的发展》(1987);编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1993);译有《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2000)等书。
【目录】
导论
儒家传统的身心修炼及其治疗意义——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为参照
气与力:“唯气论”新诠
何谓“兼体无累”的工夫——论牟宗三与创造陛的问题化
一阳来复——《易经·复卦》与理学家对先天气的追求
明代后期“气的哲学”之三种类型与陈确的新思想
宋明清气本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论儒学中“气性”一路之建立
惠冈·崔汉绮的神气运化论
日本研究理学工夫论之概况
中文学界有关理学工夫论之研究现况
论韩愈、柳宗元的贯道思想
从病体到个体——“体气”与早期抒情说
ZhuXi’sCritiqueofBuddhismandHisTheorlyofPersonalCultivation
中、日、韩文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