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

图书现货 实物发货 如书名与图片不一致以图片为准

24.93 1.7折 150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德善、蒋晓辉 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温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德善、蒋晓辉 著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8455419
  • 定价 1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2页
  • 字数 9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黑河是我国最大的跨省(自治区)内陆河。《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和谐发展思想和科学方法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了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的效果,分析其对黑河流域生态、社会、经济、节水的影响;客观反映黑河流域调水及近期治理的实际过程和全貌,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为今后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基本支撑,为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及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本依据,并为其他内陆河的全面整治和科学调水提供借鉴。
《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评价理论和方法、项目过程评价、黑河调水实施与效果评价、增泄水量及来源分析评价、生态效果评价、经济评价、社会影响评价、项目目标及持续性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既可供涉水的水利、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参考、学习,也可作为上述部门,社会、经济科学学术机构,大专院校师生全面了解后评价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序二
序三
前言
理论篇
1黑河流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2社会经济概况
1.3水资源状况
1.4调水及治理前存在问题

2黑河项目概况
2.1规划背景
2.2规划目标与措施
2.3调水及近期治理实施情况

3项目后评价研究
3.1后评价发展概况
3.2黑河项目后评价必要性
3.3黑河项目后评价流程
3.4黑河项目后评价方法
3.5黑河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
3.6黑河项目后评价的基准时点及评价
3.7黑河项目的组织形式
3.8黑河项目成果

4后评价理论基础
4.1项目过程评价理论
4.2调水实施与效果评价理论
4.3增泄水量及来源分析评价理论
4.4生态效果评价理论
4.5经济效果评价理论
4.6社会影响评价理论
4.7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理论
4.8综合评价理论

上游篇
5上游项目过程评价
5.1项目批复建设的主要内容
5.2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
5.3项目完成情况
5.4工程运行情况
5.5典型项目评价
5.6项目过程综合评价

6上游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6.1评价思路及方法
6.2上游水源涵养特点
6.3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分析
6.4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价

7上游生态效果评价
7.1生态样方的选择
7.2草地围栏封育调查
7.3人工造林
7.4天然林封育
7.5祁连县黑土滩沙化治理
7.6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7.7上游生态效果综合评价

8上游经济效果评价
8.1肃南县经济效果评价
8.2祁连县经济效果评价
8.3治理工程的经济效果分析
8.4上游经济效果综合评价

9上游社会影响评价
9.1社会影响具体评价
9.2社会影响综合评价
9.3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10上游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
10.1项目目标评价
10.2可持续性评价
10.3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结论

11上游近期治理后评价的结论与建议
11.1综合评价
11.2研究结论
11.3对策建议

中游篇
12中游项目过程评价
12.1评价标准的建立
12.2典型工程的过程评价
12.3项目过程分类评价
12.4中游项目综合评价

13中游调水实施与效果评价
13.1水量调度综述
13.2六年调水实施情况评价
13.3调水效果评价

14中游增泄水量评价及来源分析
14.1调度措施增泄水量评价
14.2节水措施增泄水量评价
14.3增泄水量来源分析

15中游生态影响评价
15.1生态影响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15.2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15.3生态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16中游经济效果评价
16.1国民经济评价思路
16.2评价原则和依据
16.3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
16.4工程效益分析
16.5典型灌区国民经济分析
16.6综合评价结论

17”中游社会影响评价
17.1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7.2社会影响主要方面评价
17.3社会互适应性评价
17.4IAHP-SA-FCA模型综合评价
17.5社会影响综合评价

18中游项目目标及持续性评价
18.1项目目标评价
18.2项目持续性评价
18.3项目目标及持续性评价结论

19中游评价结论与建议
19.1评价结论
19.2存在问题
19.3对策建议

下游篇
20下游调水和治理实施过程评价
20.1近期治理实施过程评价
20.2黑河下游调水实施过程评价

21下游调水及治理增泄水量评价
21.1基准时段的选择
21.2主要控制断面增泄水量
21.3调度前后年内来水过程评价
21.4河道输水效率变化评价
21.5河道过水时间、断流天数评价
21.6下游河道过水长度评价

22调水对黑河下游地下水位的影响
22.1黑河下游地下水对调水的整体响应
22.2调水对地下水埋深影响强度分析
22.3调水后地下水埋深在纵向上的响应
22.4调水后地下水埋深在横向上的响应
22.5调水对下游地下水位的影响总结

23调水和治理对下游生态的影响
23.1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的响应关系
23.2黑河下游生态变化的遥感分析
23.3典型植物对调水的响应
23.4对东居延海植被的影响
23.5调水对下游生态影响的样方调查
23.6调水对下游绿洲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23.7治理工程对植被的影响
23.8年沙尘暴日数在调水和治理前后的变化
23.9动物对调水和治理的响应
23.10调水和治理对下游生态的影响总结

24下游调水和治理社会经济效果评价
24.1经济效益评价
24.2社会效益评价
24.3管理效益评价

25下游调水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
25.1水资源、生态及社会经济等响应指标选取
25.2评价指标的判别标准、指标数据与权重
25.3评价结果分析

26下游调水及治理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
综评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