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 马列文论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 马列文论卷)

60.16 3.2折 188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贵山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1

弘源文化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贵山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46089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342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和《陆贵山论集(马列文论卷)》2本。《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马列文论卷)(套装共2册)》是论文集,内容分上下两卷。上卷是马列文论研究,对马列文论的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对推进马列文论研究和马列文论教学具有参考价值;下卷为文艺理论、文艺思潮和文艺批评研究,对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有新的开掘和拓展,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和跟踪式的研究,立足于当代文艺实践,对文艺批评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科学分析。

  作者运用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学术思路,从广度和深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文学应当以审美的方式,努力表现人文精神、历史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作者对马列文论、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艺思潮的深层思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陆贵山论集(马列文论卷)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拓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与发展

  在斗争与实践中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

  重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本

  拓展文艺美学的研究空间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对恩格斯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的再理解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观点和学理优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巴黎手稿》与人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伦理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悲剧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论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文艺的典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新人形象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拓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与发展

  在斗争与实践中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

  重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本

  拓展文艺美学的研究空间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对恩格斯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的再理解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观点和学理优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巴黎手稿》与人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伦理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悲剧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论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文艺的典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新人形象

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

 文艺理论篇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文艺理论研究

  加强基础文艺理论研究

  文学研究的综合与创新

  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

  综合思维与文艺学宏观研究

  开放的循环圈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一体?多样?主导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论建设

  文学与先进文化

  提振文学的文化精神

  生态文艺学的基本问题

  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

  新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经验

  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性

  文艺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

  思维方式变革与文艺理论创新

  本质主义解析与文学理论建构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

  现当代西方文论的本土化问题

  现当代西方文论的魅力与局限

  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再认识

  重构文学的政治维度

  理性与文学

  对非理性主义文艺创作的理性审视

  努力提升文学的思想品格

  论文艺的主观性

  对文艺主客体作用的宏观分析

  新时期文艺创作主体意识的强化

  论艺术风格

  论创作题材

  论艺术概括

  论艺术界限

  论性格塑造

 文艺批评篇

  优化文艺评论与繁荣文艺创作

  唯物史观与文艺创作

  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文学批评的张力与合力

  文艺学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文学呼唤着崇高

  弘扬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

  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述评

  高举和谐文化的旗帜

  文艺思潮篇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