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 我与〈第二次握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与〈第二次握手〉

12 3.8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扬 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1-1

上书时间2024-05-02

白石道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扬 著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199493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5页
  • 字数 268千字
【内容简介】
《我与〈第二次握手〉》主要描述了《归来》案发、“反动家庭”、从《浪花》到《归来》、瘟疫般的株连、围剿与反围剿、“最后的斗争”等。
【作者简介】
  张扬,生于1944年5月,河南长葛人,在湖南长沙长大。1961年10月发表处女作。1963年2月写出《第二次握手》(初稿),后多次重写。“文革”中产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帮”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在胡耀邦直接干预下平反。《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累计印数达430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该书“重写本”于2006年10月在北京问世。
  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4年为副主席,2004年为名誉主席。1979年以来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杂文、散文和评论共数百万字。
【目录】
第一章《归来》案发
11975年1月7日:在浏阳大围山区被捕
21975年1月14日:第一次审讯
3回顾:逃亡中写作《归来》
4“前科”:反对“文化大革命”
5知青们向我讲述我写的《归来》
6强大的预审班子
第二章“反动家庭”
7母亲、父亲和祖父
8姨母向母亲讲述的故事
91963年2月第一次到北京
10外祖父与“苏凤麒教授”
11一件小事改变了舅舅的一生
12舅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个笔记本
第三章从《浪花》到《归来》
13从十七岁的处女作到十八岁的《浪花》
14从短篇《浪花》到中篇《香山叶正红》
151970年改题《归来》并“流毒全国”
16《归来》1974年稿:第一次跨入长篇行列
17“我喜欢《归来》,更喜欢它的作者!”
第四章“犯罪根源”
18“中鲁迅的毒太深了!”
19十三岁时震撼:李政道、杨振宁和吴健雄
20优秀的中国女科学家们与“丁洁琼”
211963年夏我从图书馆被撵出去
22中国科学:1956年的热潮在1957年夭折
23“大跃进”——受骗与省悟
24独立思考和尽量多懂些科学
25狱中读《反杜林论》所受到的启示
第五章瘟疫般的株连
26“一根绳上的四只麻雀”
27“细菌武器”问题
28“资产阶级腐朽没落”
29去浏阳搜罗伪证到汨罗迫害无辜
30“只有一个人没有陷害你”
第六章围剿与反围剿
31他们说:丁洁琼是叛徒!我答:张春桥是叛徒!
32“特务”、“走资派”和“反动权威”
33“砒霜”、“鸦片”与爱情
341975年6月26日的“围剿会”
35何奋强对当年参与。围剿”的证词
36居心险恶的“领唱”
37“我投降,但不完全投降”
第七章“最后的斗争"
381977年3月7日的《抗议书》
39周总理逝世后的局势变化
40“于无声处听惊雷”
411976年9月23日:写在布片上的《控诉状》
42“临刑拒绝忏悔”
第八章法官李海初
43《北京日报》的“内参”和新华社的“举报”
44公安局的《起诉书》与法官的阅卷摘录
45李海初的良心和战术
46刑庭研究、省高院研究和省政法小组研究
第九章“战长沙”
47为《握手》平反的第一枪
48风霜雨雪长沙城
491978年12月21日:审讯室里的北京来客
50湖南文联和顾志成、邝夏渝的鉴定意见
51“张扬不是反革命,我们一定要替他平反”
第十章“历史是这样的……”
52对“其他问题”还要审查
53刑庭讨论与法院、公安联席研究
54李海初的《报告》和省委领导的“指示”
55鉴定被烧毁的“毛选”
56师院的重新鉴定和三位教师的证词
57提到日程表上的“放人”问题
58《归来》案中的“交锋”
59“历史是这样的无情和公正!”
第十一章第二次平反
60“病入膏肓”:住进北京结核病院
61在病床上修改《第二次握手》
62文学史上唯一由读者取名的作品
63《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文章
64风云突变:冤案制造者们的癫狂反扑
65项庄舞剑,意在何“公?”
66《第二次握手》第二次平反
67这本书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