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2版)

正版书内页干净

20 2.0折 98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晓华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书友kw8159486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晓华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2
  • 版次 1
  • ISBN 9787122330741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0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为主线,根据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组成,按照从基础到屋顶,从结构到装饰装修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古建筑下分“基础、台基与地面”的构造,古建筑中分“墙体、木构架、斗栱”的构造,古建筑上分“屋顶”的构造以及古建筑木装修和古建筑彩画等知识。全书渗透了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则例》、江南《营造法原》的内容,在学习中可以相互比照。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与完善,增补了综合实训内容,以便将构造理论与实践工程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补了古建筑地杖分层做法表、古建筑各类彩画特征表、古建筑常用名词对照表,以供读者查用。与版相比,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用性进一步加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高职高专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岗位技术培训及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 

第一节中国古建筑的发展/2 

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类型/3 

一、功能类型/3 

二、结构类型/4 

三、单体形态类型/4 

第三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5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5 

二、中分——屋身/5 

三、上分——屋顶/6 

四、装饰装修/6 

五、古建筑构造组成与现代建筑构造组成比较/7 

第四节中国古建筑中的建筑尺度体系/8 

一、模数/8 

二、宋《营造法式》时期的建筑尺度体系/10 

三、清《工程做法则例》时期的建筑尺度体系/12 

第五节古建筑规模等级的划分/14 

一、宋《营造法式》中殿堂、厅堂、余屋的区分/14 

二、清式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的区分/15 

三、正式建筑与杂式建筑/17 

第六节中国古建筑技术文献/18 

一、宋《营造法式》/18 

二、清《工程做法则例》/19 

三、江南《营造法原》/19 

四、《清式营造则例》与《营造算例》/20 

第二章古建筑基础、台基与地面构造 

第一节古建筑地基与基础构造/22 

一、地基/22 

二、基础/22 

第二节古建筑台基构造/30 

一、台基的作用/30 

二、台基的类型/31 

三、普通台基构造/32 

四、须弥座台基构造/36 

第三节台阶与栏杆构造/44 

一、台阶与坡道构造/44 

二、栏杆构造/48 

第四节古建筑地面构造/54 

一、古建筑地面类型/54 

二、古建筑平面尺度权衡/55 

三、室内楼、地面构造/58 

四、室外地面/64 

五、园林地面/69 

第三章古建筑墙体构造 

第一节古建筑墙体用材/72 

一、砌筑用砖/72 

二、砌筑用灰浆/77 

第二节古建筑墙体概述/80 

一、古建筑墙体的作用/80 

二、古建筑墙体类型/81 

三、砖墙的砌筑类型/84 

四、各种砌筑类型的组合与使用/84 

五、砖的摆置、组砌方式/86 

六、古建筑砖墙勾缝/88 

第三节古建筑山墙构造/90 

一、庑殿、歇山山墙构造/91 

二、悬山山墙构造/91 

三、硬山山墙构造/91 

第四节古建筑槛墙与檐墙构造/102 

一、槛墙构造/102 

二、檐墙构造/102 

第五节院墙与影壁构造/104 

一、院墙构造/104 

二、影壁构造/106 

第六节墙体抹灰/111 

一、现代建筑一般抹灰/112 

二、古建筑抹灰/112 

第四章古建筑木构架构造 

第一节古建筑木构架用材/116 

一、传统建筑常用木材的种类及特性/116 

二、木材常见的缺陷和各类木构件对材质的要求/118 

第二节木构架的类型及其构件组成/120 

一、宋《营造法式》时期的木构架类型及其构件组成/120 

二、明、清时期的木构架类型及其构件组成/130 

三、江南木构架的类型及构件组成/133 

第三节木构架——屋顶曲线的形成/137 

一、宋《营造法式》——举折法/138 

二、清《工程做法则例》——举架法/139 

三、江南《营造法原》——提栈法/140 

第四节硬山、悬山木构架/141 

一、硬山、悬山建筑构架简图/142 

二、硬山、悬山建筑木构架构造/145 

三、硬山与悬山建筑细部构造/147 

第五节庑殿建筑木构架/152 

一、庑殿建筑平面柱网布置/153 

二、庑殿建筑木构架/153 

第六节歇山建筑木构架/163 

一、歇山建筑平面柱网布置/163 

二、歇山建筑木构架/164 

三、歇山收山构造/168 

四、庑殿、歇山翼角构造/170 

第七节攒尖建筑木构架/178 

一、攒尖建筑的类型/179 

二、单一型攒尖建筑/179 

三、复合型的攒尖建筑/189 

第八节其他杂式建筑木构架/192 

一、古建筑中单体门的种类/192 

二、垂花门/194 

三、游廊/197 

四、木牌楼/198 

第九节古建筑木构架的结合工艺/204 

一、榫卯结合/204 

二、胶黏剂结合/214 

三、钉接/215 

第五章古建筑斗栱构造 

第一节斗栱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变/218 

一、斗栱的作用/218 

二、斗栱的发展演变/219 

三、从唐宋到明清斗栱的变化规律/223 

第二节宋《营造法式》中的斗栱/224 

一、铺作的两层含义/224 

二、宋式铺作的基本构件组成/225 

三、宋《营造法式》中铺作的组合与分布/231 

四、宋式斗栱举例/236 

第三节清《工程做法则例》中的斗栱/242 

一、清式斗栱的基本构件组成/242 

二、清式斗栱分类/246 

三、清式斗栱的计量单位和间距/251 

四、清式斗栱构造分析——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为例/251 

第四节江南《营造法原》中的斗栱/257 

一、牌科斗栱的基本构件组成/257 

二、牌科斗栱的出参与分布/258 

三、牌科的类型/258 

四、江南牌科各构件之比例权衡/262 

第六章古建筑屋顶构造 

第一节古建筑屋顶概述/266 

一、屋顶类型/266 

二、古建筑屋面类型/268 

三、古建筑屋脊类型/271 

四、大式屋顶和小式屋顶/272 

五、古建筑屋面材料/272 

第二节古建筑屋面构造/281 

一、古建筑屋面构造组成/281 

二、古建筑屋面分层构造/283 

三、宫廷灰背中几种特殊的做法/286 

四、屋面瓦件的选择/287 

五、古建筑屋面细部构造/287 

第三节古建筑屋脊构造/289 

一、唐宋时期古建筑屋脊构造做法/290 

二、清代古建筑屋脊构造做法/292 

三、苏南地区古建筑屋脊构造做法/311 

第七章古建筑木装修 

第一节古建筑木装修用材/317 

一、树种的选择/317 

二、木材的干燥/317 

三、板材与方材/318 

四、木装修构件的选材标准/318 

第二节外檐装修/319 

一、门/319 

二、窗/339 

三、外檐柱间装饰/346 

第三节内檐装修/352 

一、隔墙、隔断/353 

二、天花藻井/361 

三、木楼梯/369 

第八章古建筑彩画 

第一节古建筑彩画发展历史/372 

一、古建筑彩画的起源/372 

二、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发展/373 

第二节宋式彩画/377 

一、宋式彩画概述/377 

二、宋式彩画类型/381 

第三节清式彩画/385 

一、清式彩画概述/385 

二、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分类/386 

三、清三大官式彩画的构图及其线路/388 

四、清三大官式彩画的设色/388 

五、清三大官式彩画的纹饰及做法/388 

六、其他清式彩画/393 

七、其他部位彩画/395 

第九章古建筑构造综合设计实训 

一、项目概况/398 

二、技能标准/399 

三、实训步骤/399 

四、成果展示(图纸部分)/401 

附录 

附录一清式带斗栱大式建筑木构件权衡表/409 

附录二清式小式(或无斗栱大式)建筑木构件权衡表/413 

附录三古建筑墙体各部位尺度权衡表/416 

附录四古建筑地仗分层做法表/418 

附录五古建筑各类彩画特征表(官式彩画)/419 

附录六古建筑常用名词对照表/422 

参考文献/43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