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医药医学收藏文献,约民国四十年代或50年代初,新亚血清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药工业同业公会会员统一发票,上海市胶州路,亚血清厂是沪上疫苗产业之始。 新亚血清厂由新亚药厂总经理许冠群与哈佛大学出身的细菌学。(1946年4月,还有上海市制药工业同业公会整理成立,会员65家,新亚药厂顾涤新担任常务理事长。)
¥
98
八品
仅1件
年代民国 (1912-1948)
尺寸25.8 × 17.6 cm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以下资料,供参考。最后两张图是网上资料。
早期中国疫苗发展与新亚血清厂创设始末
中国疫苗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1910年,东北发生肺鼠疫流行,吉林、黑龙江损失了两省人口的1.7%。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设立中国最早的鼠疫研究所,同时在北京、哈尔滨成立防疫局和东北防疫处。1916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卫生署颁布《预防传染病条例》,1918年内务部宣称:“查疫病传染危害于民生者至烈……应组筹设中央防疫处预筹防范。”于是,1919年3月在北京成立中央防疫处,中央防疫处是一个防疫与生物制品制造相结合的机构,也是中国疫苗生产机构的雏形。
后因为抗战,中央防疫处迁往南京,以后又迁往长沙,最终经贵州迁到昆明,生产多种疫苗外,开展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中央防疫处总部于1946年迁入天坛,更名为中央防疫实验处,其任务为生产生物制品及相关传染病的研究。当时生产的就有牛痘、狂犬病、伤寒、霍乱、鼠疫等疫苗。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研制、生产疫苗的机构也相继成立。同时,生物制品民族工业在上海也开始出现,如新亚血清厂、中法血清疫苗厂等。但中央和地方疫苗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都不大,设备简陋,发展缓慢,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方法落后,产品质量不高,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及质量监督单位,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也有限。
其中以新亚血清厂所产疫苗质量为高,且新亚血清厂是沪上疫苗产业之始。 新亚血清厂由新亚药厂总经理许冠群与哈佛大学出身的细菌学专家程慕颐,以及吴利国博士,常省博士于1938年4月1日发起创设。新亚血清厂以研究制造各种血清、预防疫苗以及百日咳、百啉恐、敌痢菌针、保尔泰等制剂为主。
创设时向上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新亚化学药物研究所借一楼一底做事务所。后厂长程慕颐知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宅有余屋出租,遂次年三月迁至胶州路胶州坊颜宅,后颜宅房屋全部出让给新亚血清厂。
1952年,因美军在朝鲜战场进行细菌战,上海防疫制品产量需要成倍增加,同年3月,新亚血清厂被军管征用。其后新亚血清厂的发展没有在文献资料中查到,大概率收归国有,被并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