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套装共10册)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品相如图,未翻阅过,请仔细看图片,书重11kg

950 3.7折 2600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那仁朝格图、鲁哈达、南杰·隆英强、马克林、张世海 著;张晋藩 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1710

上书时间2024-06-20

浩林2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那仁朝格图、鲁哈达、南杰·隆英强、马克林、张世海 著;张晋藩 编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224113389
  • 定价 260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38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10卷,384万字,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这套丛书在当代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倡导并主持下,经过十多年时间,组织国内法史学、民族学等相关专业数十名专家学者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形成一定规模,最终得以顺利出版并与读者见面。

 

本丛书卷帙浩繁,每一卷自成体系。十卷本分别是:一卷(蒙古族);第二卷(藏族);第三卷(回族、维吾尔族);第四卷(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第五卷(壮族);第六卷(傣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第七卷(白族、纳西族、独龙族、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第八卷(苗族、瑶族);第九卷(仫佬族、毛南族、彝族、羌族等);第十卷(侗族、海南黎族、土家族)。

 

这套丛书全面梳理了历史上及现代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对中华法制文明的贡献;系统介绍了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壮族等几个大的少数民族,以及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法律制度、法律意识、法律习惯、法制状况;各少数民族法文化产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使读者对各少数民族的法制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套丛书是国内首次系统整理、挖掘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料和法律文化,迄今为止首部全面、系统、完整研究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学术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不待言。

 

该套丛书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法史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宝库,对抢救及保护少数民族法律文化遗产,繁荣民族法学,进而增进民族团结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是一部中国法制史研究领域填补空白的巨著。

 

本套书是学习和研究中华法制文明史的必备图书,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各立法、司法、行政单位及国外的科研机构均可作为馆藏图书资料备用。

 


【作者简介】

 

 

张晋藩,男,汉族,1930年7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我国当代著名法学家,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83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制史学带头人,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2012年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理事等。现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专业顾问、中国教育家协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研究员等。

 

出版有《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史论》《法史鉴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宪法史》《中国监察法制史稿》《中华法制文明史》等三十多部学术专著,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大型学术著作。有的已被译成英、日、韩等国文字出版。迄今发表专业论文二百余篇。

 

2012年,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目录】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1卷)》:

序言成崇德

导论成崇德

第一章 蒙古兴起前蒙古高原诸部族法制

第一节 蒙古高原古代游牧民族法制概述

第二节 蒙古兴起前夕蒙古高原诸部族的法制

第三节 古代蒙古社会主要习惯法

第二章 大蒙古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 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二节 大蒙古国的国家制度

第三章 大蒙古国法律制度——成吉思汗《大札撒》

第一节 关于成吉思汗《大札撒》

第二节 成吉思汗《大札撒》残存内容浅析

第三节 成吉思汗《大札撒》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性质和特点

第五节 大蒙古国时期司法审判制度

第四章 元朝时期的蒙古法制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

第二节 元朝的国家机构

第三节 元朝的立法及其法律形式

第四节 元朝法典中的蒙古法因素及其原因

第五节 对元代蒙古法制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蒙古法制

第一节 元廷北迁后的蒙古社会

第二节 蒙古政治法律改革和图们札萨克图汗《大法规》

第三节 《阿勒坦汗法典》考论

第四节 《白桦法典》及其主要内容

第六章 《蒙古一卫拉特法典》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16-17世纪中叶的卫拉特蒙古

第二节 《蒙古一卫拉特法典》的制定及其他问题

第三节 《蒙古一卫拉特法典》主要内容

第四节 《蒙古一卫拉特法典》的补充与延续

第五节 卫拉特司法审判机关和司法官员

第七章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政策及其管理制度

第一节 蒙古与清朝

第二节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政策

第三节 理藩院的设立及其主要职掌

第四节 清代蒙古地区管理制度

第八章 清朝对蒙古立法

第一节 清朝入关前对蒙古立法

第二节 清朝入关后对蒙古立法

第三节 《理藩院则例》基本内容

第四节 清朝管理青海蒙藏地区的三部特别法规

第九章 清代蒙古地方立法

第一节 清代喀尔喀蒙古地方法规:《喀尔喀吉如姆》

第二节 清代察哈尔正镶白旗寺庙法规:《查干乌拉庙规》

第三节 清代蒙古地方判例两种:《乌兰哈其尔图》与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定例

余论: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蒙古法制的变迁

附录蒙古法制史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2卷)》:

第一编 形成期的藏族法律

第一章 远古藏族文明与藏区法律起源

第一节 远古藏族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

一、远古藏族与部落的兴起

二、远古藏族文明的形成

三、远古藏族部落联盟以及吐蕃王朝的形成

四、藏族文化的价值或藏族文明的特点

第二节 藏族古代法律的本土文化渊源

一、藏族原始部落时期的风俗习惯与伦理道德

二、藏族原始部落时期的禁忌文化

三、藏族原始部落时期的宗教文化

四、藏族原始部落时期的起誓与盟誓

五、藏族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苯教法

六、藏族原始部落社会和吐蕃政权时期的令

七、藏族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习惯法

八、《格萨尔王传》中反映的藏族军事法律文化

第三节 藏族古代法律的特征

第二章 藏族史前时期和邦国时期的法律

第一节 藏族史前时期的社会形态及法律的雏形

第二节 藏族邦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状况

一、从聂赤赞普到第三十二代藏王南日松赞(约前825-629)之间的藏王对邦国政权社会及吐蕃法制改革所作出的贡献

二、藏族邦国时期的君臣和议事会议制度开始形成

三、藏族邦国时期的行政司法机关和法律制度以及军事机构

四、吐蕃邦国时期的法制特点

第二编 发展期的吐蕃法律

第三章 吐蕃赞普时期的法律

第一节 赞普松赞干布父子对吐蕃法制文明所做的突出贡献

第二节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制定的成文法律

一、以“五戒十善”为指导思想制定了僧俗通用的《十善法》

二、以《十善法》为基础制定了《人伦道德十六净法》

三、以《十善法》为基础制定了吐蕃综合法典《法律二十条》

四、松赞干布时期制定颁布的《三十六种大法》或《基础三十六制》

第三节 松赞干布以后历代吐蕃赞普的立法

第四章 吐蕃赞普时期的法律渊源与立法依据

第一节 法律

第二节 赞普的诏令、诰令

第三节 盟誓

一、王室与贵族间的盟誓

二、吐蕃王朝与邻国以及被征服的邦国和部属君臣之间的盟誓

三、王室颁布的法律、法令

第四节 习惯法

第五章 吐蕃赞普时期的行政法律与军事法律规范

第一节 行政法律

一、行政区划与各级行政司法以及军事官员职责的法律

二、《十万金顶具鹿之法律》或度量衡标准法律

三、赞普准则之法或伦常道德之法

四、六种告身法

五、六种标志法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3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4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5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6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7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8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9卷)》

《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第10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