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 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 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 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实图拍摄,看图后下单

8.8 1.1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瞿岳云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3

鲸鱼书斋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瞿岳云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71003449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6篇,包括开卷先导篇、基础理论篇、诊法辨证篇、病症治法篇、经典各家篇、中药方剂篇,涵盖了作者对中医基本理论、诊法、辨证、病证、治法、方药以及中医经典著作、各家学说中的相关内容的探索性的反思和辨析。
【作者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上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病证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主编专著、教材25部。
【目录】
第一篇  泛论先导

1当世之下纵横论中医

2迎难而上柳暗花明——论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思路与方法

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论知常达变悟中医

4中医“缩影”理论

5模糊中的精确——略论中医学与模糊数学

6五脏系象论

7中医学与医学社会学

8中医诊法的特色优势与不足

第二篇  基础理论

9物质之气与功能之气辨析

10“清者为卫,浊者为营”辨

11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12以象论脏与取象思维

13脏藏亦泻,腑泻亦藏

14奇恒之腑与腑之所藏

15“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16肝属中焦而非下焦论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新解

第三篇  诊法辨证

18有瘀象非皆瘀证,瘀证未必都见瘀象

19黑苔未必主寒热两极属危候

20镜面舌非独主胃阴枯竭

21黄腻苔不纯属湿热

22指纹红色非主寒

23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

24“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辨

25浮、沉、迟、数脉主病常变之辨

26脉症宜参不宜舍

27人之常情与内伤致病

28是辨证论治,非辨证施治

29中医辨证与激发联想

30“治病必求于本”别解

31疼痛病机非皆不通

32可按者亦有实,拒按者亦有虚

33精气夺多为虚,邪气盛未必实

34有一分恶寒,未必就有一分表证

35病在表非皆表证

36肺病虚证,阳虚有之

37既有肺气虚,当有肺血虚

38脾虚阴阳,不可偏废

39五脏病皆有气虚,肝脏当不例外

40阴阳互根,肝有阳虚

41肾病多虚亦有实,治疗补虚亦泻实

42心肾不交辨析

第四篇  病症治法

43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

44五更泄泻非皆阳虚

45下垂病症未必皆应从气陷治

46疮疡红肿不可概从阳热论

47口疮不独火热证

48遗精之因辨

49阳痿非尽肾阳虚

50口苦不得皆从热论治

51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

52“治痿独取阳明”辨

53治喘宜降亦可升

54阳病热证并非皆不可灸

55“温邪上受”非皆“首先犯肺”

56吐法位不囿于上,呕吐禁下亦有非

57和法非独立之法

58湿温治法不可囿于“三禁”

第五篇  经典各家

59《内经》病机十九条别论

60《内经》病机“心”与“火”位置析解

61《内经》“七损八益”旧解之非

62《伤寒论》六病非六经

63《伤寒论》提纲非“纲”论

64《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条非三百九十七法

65强分经证腑证有悖仲景原旨

66“病发于阳发于阴”别释

67《伤寒论》并非处处为扶阳而设

68太阳非仅主表,六病皆有表证

69热深非皆厥亦深,热深为何厥亦深

70《伤寒论》“反”字妙用

71《伤寒论》疾病自愈观

72《伤寒论》误治辨析

73《伤寒论》对偶辨证分析

74丹溪之学非独滋阴

75东垣善补土扶正,亦长于泻土攻邪

76子和既长于攻邪,又善于补虚

第六篇  中药方剂

77中药之毒非皆“毒”

78细辛用量未必不能过“钱”

79“十八反、十九畏”辨析

80妊娠禁药不可一概而论

81汗剂汤药未必不宜久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