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设计经典教材:UG NX 5.0中文版数控加工
实拍现货库存,正版二手书,非全新书不保证没有笔记,当天20点前订单当天发出 801
¥
4.3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云静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23
上书时间2023-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云静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92633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7页
-
字数
6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针对UGNX5.0CAM的特点,分为13章,在各章结合综合实例对CAM功能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而且在最后一章还介绍了一个大型综合范例的制作方法。另外,《UGNX5.0中文版数控加工》还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光盘,将案例制作过程制作为多媒体语音视频进行讲解,讲解形式活泼,方便实用,便于读者学习使用。UG是目前数控加工中被广泛使用的软件之一,UGNX5.0版本设有CAM模块,专门用于完成数控加工和编程工作。为了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UGNX5.0CAM的诀窍,笔者根据多年使用UG的经验,编写了这本教程。《UGNX5.0中文版数控加工》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知识全面,可读性、范例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UGNX5.0中文版数控加工》主要面向使用UGNX5.0中文版进行数控加工的广大用户,既可以作为学习UGNX5.0CAM的指导用书,也适合作为工科院校学习UGCAM的教材和参考书。
- 【目录】
-
第1章基础数控编程及相关技术
1.1数控技术和机床概述
1.1.1数控技术
1.1.2数控机床
1.2数控加工工艺
1.2.1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1.2.2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1.2.3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1.2.4加工阶段的划分
1.2.5数控加工工序规划
1.2.6数控机床的选择
1.2.7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1.2.8夹具和装夹方式的选择
1.2.9切削用量的选择
1.3数控加工编程介绍
1.3.1数控程序编制方法
1.3.2数控程序的特点
1.3.3数控编程主要工作程序
1.3.4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1.4本章小结
第2章UGNX5.0数控加工基础
2.1UGCAM基础知识
2.1.1UGCAM概述
2.1.2UGCAM加工类型
2.1.3加工术语及定义
2.1.4UGCAM的其他功能
2.1.5UGCAM加工基本流程
2.2UGCAM加工环境
2.2.1加工环境初始化
2.2.2工作界面简介
2.2.3菜单
2.2.4工具条
2.2.5操作导航器
2.2.6弹出菜单
2.3本章小结
第3章UG数控加工基本操作
3.1创建程序组
3.2创建刀具组
3.2.1创建加工刀具组
3.2.2设置刀具形状参数
3.2.3夹持器参数
3.3创建几何体
3.4创建方法
3.4.1设置进给量
3.4.2设置颜色
3.4.3设置显示选项
3.4.4选择切削方式
3.5创建操作
3.6刀具轨迹
3.6.1生成刀轨
3.6.2编辑和删除刀轨
3.6.3列出刀轨
3.7后置处理和车间工艺文档
3.7.1后置处理
3.7.2车间文档
3.8本章小结
第4章平面铣削加工
4.1概述
4.1.1平面铣削加工概述
4.1.2平面铣削操作的创建方法
4.2加工几何体
4.2.1加工几何体的类型
4.2.2加工几何体的指定方法
4.3切削模式
4.3.1往复
4.3.2单向
4.3.3单向带轮廓铣
4.3.4跟随周边
4.3.5跟随部件
4.3.6摆线
4.3.7配置文件
4.3.8标准驱动
4.3.9切削模式的分类
4.4参数设置
4.4.1刀轨设置
4.4.2机床控制
4.4.3选项
4.4.4操作
4.5设计范例
4.5.1模型分析
4.5.2平面铣削操作的创建过程
4.6本章小结
第5章面铣削加工
5.1概述
5.1.1面铣削加工概述
5.1.2面铣削操作的创建方法
5.2加工几何体
5.2.1几何体
5.2.2部件几何
5.2.3切削区域
5.2.4壁几何体
5.2.5检查体
5.2.6检查边界
5.3切削模式
5.3.1单向
5.3.2混合
5.4参数设置
5.4.1毛坯距离
5.4.2每一刀的深度
5.4.3最终底部面余量
5.4.4切削参数
5.5设计范例
5.5.1模型分析
5.5.2面铣削操作的创建过程
5.6本章小结
第6章型腔铣削加工
6.1概述
6.1.1型腔铣削加工概述
6.1.2型腔铣削和平面铣削的比较
6.2创建操作
6.3加工几何体
6.3.1加工几何体的概述
6.3.2指定部件几何
6.3.3指定切削区域
6.4参数设置
6.4.1切削模式
6.4.2切削层
6.5设计范例
6.5.1模型分析
6.5.2型腔铣削操作的创建过程
6.6本章小结
第7章插铣削加工
7.1概述
7.1.1插铣削加工概述
7.1.2插铣削加工的创建方法
7.2插铣层
7.2.1插铣层概述
7.2.2【插铣层】对话框
7.3参数设置
7.3.1向前步长
7.3.2最大切削宽度
7.3.3点
7.3.4传送方式
7.3.5退刀
7.4设计范例
7.4.1模型分析
7.4.2插铣削加工操作的创建过程
7.5本章小结
第8章等高曲面轮廓铣加工
8.1概述
8.1.1等高曲面轮廓铣加工概述
8.1.2等高曲面轮廓铣加工的创建方法
8.2加工几何体
8.3操作参数
8.3.1陡峭空间范围
8.3.2合并距离
8.3.3切削参数
8.4设计范例
8.4.1模型分析
8.4.2等高曲面轮廓铣操作的
创建过程
8.5本章小结
第9章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加工
9.1概述
9.1.1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概述
9.1.2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操作的创建方法
9.2加工几何
9.2.1加工几何体的类型
9.2.2指定部件几何
9.2.3指定检查几何
9.3驱动方式
9.3.1边界驱动方式
9.3.2区域铣削驱动方式
9.3.3清根驱动方式
9.3.4文本驱动方式
9.3.5用户定义驱动方式
9.4投影矢量
9.4.1指定矢量
9.4.2刀轴
9.4.3远离点
9.4.4朝向点
9.4.5远离直线
9.4.6朝向直线
9.4.7用户定义
9.5设计范例
9.5.1模型分析
9.5.2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操作的创建过程
9.6本章小结
第10章点位加工
10.1概述
10.1.1点位加工概述
10.1.2点位加工的创建方法
10.2加工几何体
10.2.1加工几何体的类型
10.2.2指定孔
10.2.3指定部件表面
10.2.4指定部件底面
10.3循环类型
10.3.1无循环
10.3.2啄钻
10.3.3断屑
10.3.4标准文本
10.3.5标准钻
10.3.6标准沉孔钻
10.3.7标准钻,深度
10.3.8标准断屑钻
10.3.9标准攻丝
10.3.10标准镗
10.3.11标准镗,快退
10.3.12标准镗,横向偏置后快退
10.3.13标准背镗
10.3.14标准镗,手工退刀
10.4切削参数
10.4.1最小安全距离
10.4.2通孔安全距离
10.4.3盲孔余量
10.5设计范例
10.5.1模型分析
10.5.2点位加工操作的创建过程
10.6本章小结
第11章数控车削加工
11.1概述
11.1.1数控车削加工概述
11.1.2数控车削加工的操作流程
11.2加工几何体
11.2.1加工几何体的类型
11.2.2创建加工坐标系
11.2.3创建工件
11.2.4创建车削工件
11.2.5创建车削部件
11.2.6创建空间范围
11.2.7创建避让
11.3加工刀具
11.3.1创建加工刀具的方法
11.3.2从刀库中调用刀具
11.3.3用户自定义刀具
11.4粗车操作
11.4.1创建粗车操作的方法
11.4.2粗车操作的车削方式
11.5精车操作
11.5.1创建精车操作的方法
11.5.2精车操作的车削方式
11.6设计范例
11.6.1模型分析
11.6.2粗车操作的创建过程
11.7本章小结
第12章后处理和车间文档
12.1后处理
12.1.1后处理概述
12.1.2后处理方法
12.2车间文档
12.2.1车间文档概述
12.2.2车间文档的创建方法
12.3设计范例
12.3.1设计范例
12.3.2设计范例2
12.4本章小结
第13章UGCAM综合范例
13.1范例介绍
13.2范例制作
13.2.1创建CAM模型和毛坯
13.2.2创建加工坐标系、工件、加工区域
13.2.3创建刀具
13.2.4创建加工
13.3本章小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很好
书收到质量很好,是正版,也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