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38 4.3折 8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培林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其他

货号A

上书时间2024-05-16

加油书斋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培林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1
  • ISBN 9787520173872
  • 定价 88.00元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现代化理论逻辑中,现代化从来都是与西方社会相联系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东方现代化”的可能性问题。特别是中国等大国的兴起,不仅会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形成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东方现代化”道路。所以说,“东方现代化”不完全是一个具有地域规定性的概念,它应当包括所有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经验的发展道路。本书对“东方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以中国的经验为例探讨了东亚社会现代化的路径与经验。
【作者简介】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出国留学,1984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硕士,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目录】
导论社会学与中国经验
一什么是社会学?
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和经验基础
三中国经验的形成及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

第一编西学东渐与中国社会学的产生
第一章启蒙与西学东渐:社会学的产生
一社会思想与社会学思想
二群学与社会学
第二章社会进化:天演、变法、保群
一天演人变:寻求社会进化的规律
二群学:内圣外王和群本主义
第三章现代化:改良与制度变迁
一社会学改良思想与学术的制度化
二学术走向生活及其反思

第二编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
第四章唯物史观社会学
一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形成
二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三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农村性质研究
第五章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
一社会调查运动
二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治派”
三乡村建设运动与“定县主义派”
四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评和“都市救济派”
第六章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一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形成
二文化人类学调查
三社会人类学的社区研究
第七章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
一社会学的“文化综合学派”
二社会学的“人口学派”
三学院派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四学院派的优生学研究
第八章社会史研究
一社会史论战及古代社会史研究
二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史研究
三经济和政治史研究

第三编传统中国的百年巨变
第九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传统社会的稳定性
二传统社会的封闭性
三传统社会的刚性
四传统社会的整合性
五传统社会的二元一体性
第十章百年中国变革
一鸦片战争:第一个转折点
二辛亥革命:第二个转折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个转折点
四改革开放:第四个转折点
第十一章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
一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假说
二改革实践不是遵循既定的理性模式
三改革道路的选择是利益整合的结果

第四编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第十二章社会结构变动与和谐稳定
一社会结构变动:宏观背景
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十三章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二社会民生的巨大变迁
三社会建设:挑战和问题
四中国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
五新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十四章城市化与中国新成长阶段
一从起飞阶段到新成长阶段
二中国城市化的阶段、特点和作用
三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
四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十五章走向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阶段
一从经济起飞阶段到新成长阶段
二从注重生活水平到更加重视生活质量
三关于生活质量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第十六章当代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变动
一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
二阶级阶层结构变动的新特征、新挑战
三关于阶级阶层的一些争议问题
附录:中国社会形势分析25年记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