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
¥
10
1.5折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胡信国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5-1
上书时间2024-09-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信国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2
-
ISBN
978712215581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4页
-
字数
6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EV)、混合电动汽车(HEV)、燃料电动汽车(FCV)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最大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动力铅酸蓄电池、动力碱性蓄电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与第一版相比,《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新增铅-碳电池、动力铅酸蓄电池清洁化生产技术、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制造工艺新进展,并且增加超级电容器等全新内容。本书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动力电池研发的最新成果。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可供从事车用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行业人员参考,还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
- 【目录】
-
第1章动力电池概论
1.1动力电池的发展历史
1.1.1引言
1.1.2动力电池的研发历史
1.2动力电池的类型与性能比较
1.3动力电池的市场
1.3.1电动自行车
1.3.2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1.3.3动力电池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2章动力铅酸蓄电池
2.1概述
2.2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
2.2.1概述
2.2.2板栅合金对正极板性能的影响
2.2.3板栅合金对负极板性能的影响
2.2.4板栅材料的选择
2.2.5铅合金板栅
2.2.6轻型板栅
2.2.7板栅的设计
2.2.8正极板栅/活性物质界面结构和性能
2.3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
2.3.1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
2.3.2负极活性物质海绵状金属铅
2.4动力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
2.4.1硫酸电解液
2.4.2硫酸的电导率
2.4.3硫酸的冰点
2.4.4电解液分层
2.4.5硫酸电解液的固定化
2.4.6电解液水损失
2.4.7电解液配方对高倍率VRLA蓄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2.5动力铅酸蓄电池的隔板
2.5.1隔板的作用和要求
2.5.2VRLA蓄电池的吸液式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2.5.3AGM隔板的性能
2.5.4采用管式正极板的电池隔板
2.5.5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电池隔板
2.5.6VRLA蓄电池隔板的研究进展
2.6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2.6.1工艺流程
2.6.2板栅制造
2.6.3铅粉制造
2.6.4铅膏的配制(和膏)
2.6.5涂板
2.6.6固化和干燥
2.6.7极板化成
2.6.8电池的装配
2.7动力铅酸蓄电池生产的一致性
2.7.1生极板的一致性
2.7.2化成极板的一致性
2.7.3电池电解液的一致性
2.7.4安全阀的一致性
2.7.5电池组装的一致性
2.8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性能与检测
2.8.1电压
2.8.2充电特性
2.8.3放电特性
2.8.4电池内阻
2.8.5VRLA蓄电池的荷电保持能力与自放电
2.8.6VRLA蓄电池的早期容量损失与深循环
2.9卷绕式VRLA蓄电池
2.10双极性陶瓷隔膜VRLA蓄电池
2.11泡沫石墨VRLA蓄电池
2.12超级电池和Pb-C电池
2.12.1超级电池的开发背景
2.12.2超级电池和Pb-C电池的工作原理
2.12.3碳材料的作用机理
2.12.4超级电池和Pb-C电池的制造技术
2.12.5超级电池和Pb-C电池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的循环性能
2.13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应用
2.13.1电动自行车
2.13.2电动牵引车
2.13.3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
2.13.4低速电动汽车
……
第3章动力碱性蓄电池
第4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
第5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
第6章燃料电池
第7章超级电容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