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香帅无花(唐涯) 著中信出版集团
  •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香帅无花(唐涯) 著中信出版集团
  •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香帅无花(唐涯) 著中信出版集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香帅无花(唐涯) 著中信出版集团

12.32 2.6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河源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香帅无花(唐涯)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1635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0042-9787508671635

上书时间2024-05-16

小熊熊和小飞飞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香帅无花,本命唐涯,麦吉尔大学(McGill)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从2010年9月起加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涉及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学和公司金融等。在很近的研究中,唐涯教授关注公司和投资者对于信息资源的战略性使用,包括策略性的信息披露、策略性的信息使用、羊群效应、发行时间的选择等。    公号“香帅的金融江湖”,在金融圈内大有名气,广为传播和转发。    曾推出系列短视频“香帅兔兔说金融”,在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出,靠前季共6集,点击量超2000万。目前计划公号、视频、音频、漫画等全媒体联动,有自己的两家公司和团队共同推广。

目录
序一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柳斌杰
序二  人文气质与侠义精神——有温度的金融江湖梁稳根
自序  江湖夜雨十年灯
卷一  借历史的酒,浇我们自己的块垒
  历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谈
  客途秋恨:极简香港经济史
  百姓日用即道:中国改革中的世俗理性
  从张謇到袁庚:所有的传奇都是时代的传奇
  历朝商界风云,何处安放马云?
  危机过后,韩国是怎样走出低谷的?
  历史有张相似的脸:A股市场20 年波动记忆
卷二  金融市场之乱花渐欲迷人眼
  监管的眼泪在飞
  错乱的手:泛亚悲剧的背后
  虎兕出于柙,谁之过?——光大证券“816事件”之问
  “A股韭菜周年祭”三部?
  二胎、生育率和房价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关心股市?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那座工厂那座城的故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国版“两房”债会引发“次贷危机”吗?
  101 次求婚之后:携子之手去远方——携程并购去哪儿漫谈
  当三一集团遇上奥巴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美丽与哀愁
  万科VS宝能:理想向左,资本向右——万科观察之一
  股权VS控制权:万科围城——万科观察之二
  并购时代之风起云涌——万科观察之三
卷三  金融学那点事儿
  金融学为什么要“闹独立”?——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一
  那些年,华尔街的“异教”革命——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二
  华尔街,继续革命——极简白话金融学之三
  无套利的魔法——极简白话金融学之四
  股票市场的投机因子能赚钱吗?
  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A股市场的“噪音交易者风险”
  期权和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能理解的金融小概念
  资产证券化就在你身边——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的秘密
  资产证券化的前世今生
跋  做金融江湖里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陈龙

内容摘要
 香帅无花编著的《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
涌动和金融逻辑)(精)》介绍了,资本市场观察、
经济改革大势和金融史在笔下流转,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人间烟火也别有趣味。
她写韩国经济改革,犹如在看中国的改革一般;她写商人的历史地位,写马云最合适回到哪个朝代;写中西方的金融简史,写极简香港金融经济史;写美国股灾,写A股市场惊心动魄几十年,写2015年的熔断三部曲,写万科宝能;她也写资产证券化,写蚂蚁
花呗、京东白条,写期权和存款保险制度,用白话写金融常识……在香帅笔下,金融市场和经济现象都是有温度的,有知识也有情怀。江湖熙熙攘攘,有金钱、有情感
,有朋友、有陷阱,有资本冷漠、有古道热肠。你犹如在看一幕幕资本操控的剧,一边看,一边叹息,一
边回味,犹如六神磊磊读金庸,读出一个不一样的金融江湖。

精彩内容
 历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谈在16世纪中叶前,东西方的“金融意识”分歧不大。转折点是万历到顺治这段时间——中国始终维持
着“士农工商”的稳态社会结构,此时的荷兰人却已逐步开创现代金融体系。由此,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渐行渐远,终于在历史的河流中被风吹雨打,零落而去。
又到周末了,下午坐在咖啡馆里备课。看着商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其实都被“金融”或者说“金融市场”紧紧地绑定,不可分割。从日常的微小支付,到大额的房贷、车贷,再到股票和各种理财产品投资决策……生活的每个场景都和“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金融资本”驱动运行的世界。
如果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来描述金融,大概就是所
谓的“资金融通”吧。而资金融通借贷算得上人类最
古老的活动之一。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金融”像是个舶来品,不过回头看历史,其实中国的“资金融通”业务历史之久远,可以直接回溯到公元前1000年。
有关中国最早借贷行为的记载始于西周(《周礼
》),当时,一个叫“泉府”的机构(类似今天的财政部和央行的混合体)掌管着没利息的“赊”和有利息的“贷”。到了战国时期,民间借贷更是发达,当时最“仗义疏财”的孟尝君也常常借点高利贷来应付时不时的资金缺口。《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南北朝以后,“抵押借贷”又开始流行,典当(当时叫“质库”“解库”)正式进入三百六十行的行列。唐宋元时期,民间的、官府的,各种类型的资金融通行为,都屡屡见
于史料。
而从莎翁名著《威尼斯商人》所折射出来的民间借贷活动来看,一直到16世纪中叶,也就是我国明朝中后期,东西方的“金融意识”还没有发生重大的分歧和变化。然而从万历走到顺治,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在这一甲子的时间中渐行渐远。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历史吊诡地发生了逆转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以我粗浅有限的历史知识来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曾给出模模糊糊的答案:1587年(万历十五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当大明帝国庞大的建筑体开始经受蚁蠹之困时,1588年(万历十六年),在遥远的欧洲,濒临北海的一片弹丸之地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富裕商人阶层
为主体的国家成立了,它的名字叫“荷兰”(荷兰联省共和国)。为了生存,这个只有150万人口的联邦制小国需要开拓远洋贸易航线,而开拓航线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如何吸引资金、如何处理投资人和贸易船队的关系成为这个新生国家最迫切的命题。
1602年(万历三十年),明神宗停止上朝已经有15个年头,言官们照样词锋激烈地品评时政,弹劾帝相,时间在东方古老的殿堂里像凝滞的潭水,波澜不惊。而在这一年,欧洲一隅的荷兰却开始了一段奇幻之旅。一家名叫“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公司发行了股票——人们为这个公司即将开始的远洋贸易投资,公司许诺以利润分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所有投资者都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者,将以所
持股份的比例分享这个公司成长的价值。一时间整个荷兰社会(包括政府和各个阶层的居民)都被卷入了这史无前例的“股份制公司”热浪之中。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