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化腾的坎彭征当代中国出版社
  • 马化腾的坎彭征当代中国出版社
  • 马化腾的坎彭征当代中国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化腾的坎彭征当代中国出版社

8.69 3.0折 2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河源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征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2468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9787515402468

上书时间2024-06-25

小熊熊和小飞飞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每个人在创业路上都会遭遇困境,也都会犯错,QQ帮主马化腾也是如此。腾讯QQ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聊天工具,甚至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QQ的诞生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因为资金困境,马化腾当初险些卖掉QQ。而从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到游戏、门户、腾讯搜搜等后续产品的开发,更是被称为“全民公敌”,经历了无数波折。

作者简介
田旭凤:法学学士,响石文化财经作者,新经济观察者,长期关注中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列研究,在媒体发表论文和评论多篇。
彭征:青年学者,财经畅销书作者,管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广天响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总编辑,著有《谁认识马云》、《巨人不死密码》、《华为教父任正非》、《华谊内幕》等财经类书籍。

目录
导读创业坎:不成功便成仁的创业之路  第一道坎  守业还是创业?  第二道坎  方向不明,路在何方?  第三道坎  缺乏资金,险些卖掉“QQ”  第四道坎  遭遇知识产权问题,被迫换名战略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盈利模式  第五道坎  用户在增长,收入却原地踏步  第六道坎  互联网泡沫破裂,寒夜降临  第七道坎  MIH持股腾讯,QQ是否会成为“外企”  第八道坎  QQ收费,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九道坎  和媒体开打口水战  第十道坎  后起之秀,趁火打劫  第十一道坎  QQ秀,差点胎死腹中  第十二道坎  进军门户,门户在何方管理坎:问题频发,马化腾成为众矢之的  第十三道坎  挑战商业规则,腾讯深陷“监测门”  第十四道坎  SP遭整治,腾讯也难逃  第十五道坎  与主流门户贴身肉搏,鹿死谁手  第十六道坎  香港上市,遭遇资本洪流  第十七道坎  不文明用语,激发民族情绪  第十八道坎  瘫痪事件欲盖弥彰  第十九道坎  马化腾辞职,腾讯怎么了?  第二十道坎  降薪裁员,人心涣散  第二十一道坎  大企业病,如何诊治?品牌坎:全面开花,却成为全民公敌  第二十二道坎  遭遇MSN,狭路相逢智者胜  第二十三道坎  网络游戏,一场全新的战争  第二十四道坎  腾讯SOSO,生死未卜  第二十五道坎  腾讯拍拍,遭遇电子商务鼻祖  第二十六道坎  Q币泛滥,质疑声四起  第二十七道坎  QQ号码也值钱,猖狂盗号伤网民  第二十八道坎  网络诈骗成风,腾讯痛心疾首市场坎:江湖混战,马化腾四面楚歌  第二十九道坎  与千橡开战,是谁对腾讯不怀好意?  第三十道坎  移动新宠飞信出炉,腾讯QQ遇上劲敌  第三十一道坎  PICA突起,互联互通谁说了算?  第三十二道坎  外挂程序,马化腾心中永远的痛  第三十三道坎  过招51.com,另一个“腾讯”来袭  第三十四道坎  业内指责:马化腾是“抄袭大王”  第三十五道坎  腾讯360大战,史无前例的互联网混战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每个人在创业路上都会遭遇困境,也都会犯错,QQ帮主马化腾也是如此。腾讯QQ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聊天工具,甚至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QQ的诞生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因为资金困境,马化腾当初险些卖掉QQ。而从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到游戏、门户、腾讯搜搜等后续产品的开发,更是被称为“全民公敌”,经历了无数波折。彭征、田旭凤编著的《马化腾的坎》首次梳理了马化腾在创业历程中所遭遇的种种难题或挫折,并通过他的应对策略深入剖析其经验启事。《马化腾的坎》值得管理者和创业者仔细阅读,反复品味。

精彩内容
 QQ收费,一石激起千层浪QQ的简单模式和强大的功能积累了越来越大的用户群。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小企业”登陆上去,QQ的普及和风靡让马化腾既兴奋又焦躁。到了2001年中期,腾讯的新增注册量达到每天90万人以上,这个数据使腾讯公司不堪负荷。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行业不同,虽然用户量多,但是因为QQ之前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如何将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转化为消费者,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最简单的途径便是向新注册的用户收费,于是在2001年的时候,腾讯计划推出收费方式,但此举一出,如巨石入河,激起了网民的极度反感,QQ付费也遭遇了网民的大肆声讨,马化腾因此陷入到了付费风波之中。他,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坎里那些事儿付费风波起源于2000年12月18日,腾讯正式推出它的收费业务“QQ俱乐部”。一时间,网上开始风传QQ即将收费,腾讯公司对于这一传言没有给予任何答复,也增加了网民的怀疑。谈到QQ收费的问题,还是源于与移动合作,也正是这次合作,让马化腾看到了QQ盈利的模式。事情起源于2001年6月21日,那一天,腾讯宣布与移动服务商合作,最后两家联手推出手机注册QQ号码的便捷服务。不过,手机注册可不是免费的午餐。想要用手机申请QQ号码,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每条信息0.5元,其后每条信息上涨为1元。有了盈利以后,马化腾看到了QQ未来发展的方向,既手机注册QQ号码的便捷服务后,2001年7月9日,腾讯推出了拨打声讯电话注册QQ号码的服务。这使得普通电话注册QQ成为可能。不过,该项服务也是收费的,标准为每分钟0.8元。马化腾推出收费服务的勇气源于QQ的一家独大,当时国内大部分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线人数在几十人至几千人之间,从未超过万人。与QQ庞大的用户群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据估计,当时QQ占据了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份额。当风声刚刚传出的时候,腾讯没有其他的动作,开始人们还以为QQ收费的方式只是一个风言而已,但几个月后,腾讯开始行动起来,网民们开始相信起这个传言。2001年2月起,腾讯开始对用户注册进行限制,并逐月减少,直到用户几乎不可能注册No但每日的新注册用户仍然高达39万人。那个阶段,腾讯公司每个月的费用开支在200万元左右,其中仅增加设备的费用便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三,形势相当严峻。2002年3月,腾讯又推出“QQ行靓号地带”的业务,开始出售QQ号码;为控制QQ用户飞速增长,2002年9月QQ行号码正式登场,每月收费2元,免费号码和一次性号码申请被逐步停止。“全员”收费以“增员”收费的最终面貌出现;11月,QQ发出法律警告函,封杀憨卖电子网站从事买卖QQ号码的行为;2002年底,免费号码和一次申请(付费)长期使用号码基本停止发放,QQ主打每月2元租用费的QQ行号码。网民对腾讯的做法很是伤心和恼火。有网友说,我们已经容忍了腾讯弹出式广告条和窗口闪烁的广告,现在又用这种做法来增加收入,事先也未有任何通知,实在是太不光明磊落了。随后,网民和媒体对腾讯的付费方式展开了口水战。但是当时的马化腾或许太想盈利了,他不管网民的反应,最终还是坚持了收费计划。前面已经提到,马化腾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有了QQ以后,他不断开拓营销渠道,以此来增加企业的收入。这次他想到了向QQ用户直接收费,这可能是一条最简单的方法,因为不费力、不费神,只要有用户注册就有收入。但是,马化腾显然低估了广大网民。随着网络和媒体对腾讯收费行为的曝光,人们开始认识到QQ收费行为背后的隐情。其实一丽元钱对QQ用户来说无关痛痒,但腾讯的处理态度却着实让用户愤怒不已。其中一名佚名网友的一篇名为《腾讯QQ,你做得太绝了》的文章被广泛转载。了解真相的人宣泄了对QQ的不满,不了解真相的网友也通过这篇文章开始对腾讯另眼相看了。腾讯QQ陷入广大网民的大规模的声讨中,QQ用户会不会因此抛弃QQ,抛弃马化腾?面对用户的责问,面对媒体的质疑,马化腾该如何应对?QQ收费将何去何从?马化腾的战术及时辟谣腾讯在一片责问声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解铃还须系铃人,是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腾讯总部发出声明,表示QQ收费传言纯属谣言,希望广大网友仔细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不要轻易相信传言。谁是谁非,都不再重要。保住腾讯的客户群才是最重要的。腾讯此举,出手及时,发力得当,平息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网上纷争。表明态度对于用户此前争议颇大的态度问题,腾讯也给与了积极的回应。正面对待问题,争取用户的谅解。在声明中,腾讯提到了另外一层原因,由于腾讯QQ用户数量一直激增,目前又临近“十一”假期,QQ用户网上交流日益频繁,腾讯服务器的负担也日趋加重,这就导致外地网友在高峰时段申请QQ免费账户速度变慢。由此,提醒广大新用户避开高峰时段申请。更重要的是,马化腾明确表明了企业的态度及立场:腾讯公司将继续努力为广大网友提供更加快捷、可靠的免费网上QQ聊天通讯服务。悬挂在用户心中的石头落地了,马化腾也松了一口气。坎外真经诚信为本腾讯欲借QQ收费盈利,但未曾料到社会舆论所持的反对意见。不得不说,QQ收费是一招险棋。网民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了比以前更广泛,更真实的信息来源。强大的互联网让众多网民形成统一战线,一致对抗腾讯。用户就是上帝,惹恼了上帝,腾讯的未来还会有希望吗?“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断断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腾讯最终做出了退让,及时收手,果断宣布QQ收费是网上谣言,保证继续提供免费服务,解除了QQ用户心中的疑虑。有效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说能带来钱的盈利模式都是好模式,有些盈利模式可能只是饮鸩止渴。向QQ用户收费无异于杀鸡取卵,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很有可能会失去客户。360杀毒软件的取胜离不开该企业对有效盈利模式的分析和探索。2009—2010年,360重磅出击,依靠免费杀毒的优质服务,几个月内便占领了广大网民的桌面。360通过免费服务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点击量的提升,随后依靠衍生产品来实现盈利。这样,网民既得到了想要的服务,360也实现了盈利模式模式上的突破。企业的盈利模式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更应经得住广大消费者的考验。P45-4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