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库存书】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库存书】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32.84 5.7折 58 九五品

库存53件

北京海淀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立云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45612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8430839

上书时间2025-03-24

评价70好评率 97.14%

  • 包装仔细 17
  • 品相不错 17
  • 值得信赖 13
  • 发货速度快 13
  • 价格实惠 12
  • 物流很快 12
  • 非常满意 12
  • 服务态度好 11
  • 物超所值 11
  • 品相超预期 8
查看全部评价

阿才书斋

二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是近代中国大学的一面旗帜。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因为有一批杰出的校长如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在为北大的建设鞠躬尽瘁,而令人缅怀。韩立云、朱庆葆的《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大学与现代中国》选取1917到1937年的20年,分析了北京学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创立与传承过程。

作者简介
朱庆葆,1963年生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研究、当代台湾地区研究等领域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十多种;主要代表作有《鸦片与近代中国》《中国毒历程》《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一品质大学建设路在何方》等;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十多项,并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靠前学术会议或访学。

 韩立云,女,山东人,1979年生,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史及大学教育教学。在《江苏高教》、《云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人才培养
  第一节  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的转变
    一、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二、清末的京师大学堂
    三、清末京师大学堂人才培养的成绩与特点
  第二节  首任北京大学校长——严复
    一、严复的人才培养观
    二、严复对北京大学的贡献
  第三节  何燏时、胡仁源对北京大学的坚守
    一、何燏时整顿北京大学
    二、胡仁源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第四节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状况与特点
第二章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蔡元培的人才培养观
    一、蔡元培的大学观
    二、蔡元培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蔡元培的教育方针
    四、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
  第二节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一、变革学校宗旨,确立学校性质
    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三、进行教学改革,培养硕学闳材
  第三节  北京大学硕学闳材培养体系
    一、壬戌学制与大学人才培养
    二、学科设置与课程设置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教学管理制度的再创新
  第四节  蔡元培时期的教职员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
    一、教授治校
    二、学生自治
    三、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五节  蔡元培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果
    一、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二、人才培养的特点
第三章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和发展
  第一节  蒋梦麟就任校长
  第二节  蒋梦麟的人才培养观
    一、大学的唯一使命——学术
    二、个性主义教育
    三、教育管理思想
  第三节  健全个性人才培养体系
    一、综合性发展的院系设置与课程设置
    二、务实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四节  蒋梦麟时期的教职员管理与学生管理
    一、教授治学与设立“研究教授”
    二、学生自动自治
    三、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第五节  蒋梦麟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果
    一、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二、人才培养的特点
第四章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第一节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二、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三、北京大学毕业生的特点
  第二节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一、校长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教师群体的资质
  第三节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现代启示
    一、以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
    二、以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
    三、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黄金时期,北京大学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科学合理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无形的大学精神。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是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韩立云、朱庆葆的《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大学与现代中国》从教育学角度入手,旨在通过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状况的考察,展示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与传承过程,为当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精彩内容
《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内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也是一个黄金期,北京大学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科学合理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形成了一种内存的、无形的大学精神。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是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创立与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从教育学角度入手,旨在通过对二十卜啦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状况的考察,展示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与传承过程,为当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