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库存书】微电影创作技巧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库存书】微电影创作技巧

38.12 5.5折 69 九五品

库存8件

北京海淀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玉霞,白喆,郝强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53614

出版时间201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1258425

上书时间2025-03-23

评价70好评率 97.14%

  • 包装仔细 17
  • 品相不错 17
  • 值得信赖 13
  • 发货速度快 13
  • 价格实惠 12
  • 物流很快 12
  • 非常满意 12
  • 服务态度好 11
  • 物超所值 11
  • 品相超预期 8
查看全部评价

阿才书斋

二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微电影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节 微电影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的特点
微电影的特性
微电影的创作类别
微电影的功能及意义
第二节 微电影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微剧情类
微纪录类
微实验类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微电影剧本创作
节 微电影剧本构思与创意
微电影剧本的创作灵感
微电影选题技巧和原则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微剧本情节设计
情节设计相关概念
情节类型及其设计技巧
情节叙事设计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微剧本人物设计
人物设计相关概念
人物角色类型及其功能
构思与创造人物
人物关系模式设计
人物关系图设计
运用细节塑造人物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微剧本冲突设计
冲突
冲突的类别
冲突设计原理
微剧本冲突设计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微剧本场景设计
场景
场景的分类及其特点
微剧本场景设计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微电影导演技巧
节 微电影筹划拍摄
剧本认知与定夺
演员选定与塑造
场景选定与设计
艺术构思与导演阐述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微电影时间设计
时间分类
微电影时间设计类型与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微电影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类型及其特点
微电影空间设计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微电影场面调度设计
场面调度基本类型
微电影场面调度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微电影声音设计
语言运用
音乐的运用
音响的运用
思考与练习
第六节 微电影分镜头设计
分镜头设计的目的
分镜头的设计原则
分镜头的设计内容与格式
分镜头设计常见问题
微电影《六十》分镜头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七节 微电影故事板设计
故事板的功能
故事板设计的基本要素
故事板设计基本标示符号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微电影摄影技巧
节 微电影画面构成
主体位置
平衡与不平衡布局
方向变化
大小反差
地平线处理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微电影景别运用技巧
景别的类型及其特点
景别的意义与作用
景别的设计与拍摄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微电影镜头运用技巧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及其特点
长镜头与短镜头及其特点
关系镜头、动作镜头和渲染镜头及其特点
中性镜头与空镜头及其特点
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及其特点
升格镜头与降格镜头及其特点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微电影轴线运用技巧
轴线规律及轴线分类
越轴及其作用
合理越轴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微电影机位设计技巧
机位设计基本类型
单机位拍摄、双机位拍摄与多机位拍摄
设计技巧
对话机位设计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六节 微电影光线设计技巧
光线的类型及其特点
利用色温调节光线的技巧
布光元素的戏剧性使用
光线设计意义与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七节 微电影色彩运用技巧
色彩的相关概念
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运用
调节影片色彩的手段和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微电影剪辑技巧
节 剪辑基本原理:蒙太奇
蒙太奇
蒙太奇分类及其运用
蒙太奇在剪辑中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剪辑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画面剪辑
声音剪辑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场面转换原则与技巧
场面转换的作用
场面划分的依据
场面转换分类及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微电影合成技巧
节 微电影的颜色校正与处理
颜色校正与处理的作用
颜色校正与处理的基本类型与技巧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片头与片尾设计
片头与片尾的设计类型
片头与片尾的设计原则
片头的创意构思与制作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微电影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微电影是继数字技术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环境形成后,电影在对自身继承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样式。区别于大银幕电影和电影短片,丁亚平将之称作“第三电影”。

随着Web3.0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推出,“微传播”开始兴起,2009年,国内网络短片的创作也进入了“微时代”。2010年10月,中影集团与优酷联合出品了电影短片《老男孩》引起轰动,成为网络短片的标志性作品。2010年12月,由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和中影集团联合制作的90秒微电影广告片《一触即发》在央视首映,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部“微电影”作品。由此,“微电影”开始作为一个特定的名称得以流传。2011年1月,国内“微影之父”杨志平提出了“微影”概念,“微电影”一词开始广泛流传。在理论研究领域,从中国知网检索可见,2010年学界研究还普遍采用“网络短片”的概念,到2011年“微电影”已经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得到学界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微电影无论在创作形式、创作内容、创作类型上都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理论研究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微电影”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定论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节将尝试从微电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开始展开。

第一节微电影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micro film)是指借助于数字制作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技术,运用现代手段生产并传播的具有相对完整情节的微型电影短片。

微电影的特点

相对于大荧幕电影来说,微电影具有微投入、微制作、微时长、微叙事、泛传播等特点。

微投入

微投入是指微电影在制作资金投入上相对较少。一些商业属性较强的微电影投入相对多一些,而一些个人独立创作的微电影投入相对少一些,甚至实行低成本运作。

微制作

微制作是指相对于大荧幕电影的庞大制作团队和制作力量,微电影制作团队少则一人多则几十,往往一人多用,制作团队和制作设备、条件相对精简。

微时长

微时长是指微电影通常篇幅较小,片长在1分钟到30分钟左右。还可以进行细分,1分钟左右为超微短片,3分钟到10分钟为微短片,10分钟到20分钟为微中长片,20分钟以上为微长片。

微叙事

微叙事是指微电影的结构相对微小紧凑,采取单线或者简单明晰的复线、多线的方式;影片叙事场景和内容比较集中,少则一个场景,多则十几个场景,围绕一个冲突或者几个冲突而展开叙述,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

泛传播

泛传播是指微电影放映或传播主要在网络或移动等新兴媒体上投放,通过观众自愿观看和转发等方式进行放映和传播,具有实时发布、随时观看、交互评论、广泛传播的特点。

微电影的特性

微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微电影具有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文化性和思想性。

艺术性

作为影视艺术创作样式之一,微电影从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等方面都必须遵循影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同时结合“微”特征和新媒体传播特点,实现审美价值和净化心灵的目的。艺术性是微电影最主要的特性。

技术性

微电影的发展是影视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显现,微电影的创作需要技术支撑,也体现了新兴技术发展和运用的成果,微电影本身也是技术产物,因此,技术性是微电影的基本属性。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电影的创作也逐渐体现出高技术性的特征。

商业性

商业性是指在市场运行机制中,微电影生产出文化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消费,因此,微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了商业属性,并且通过售卖可能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进而形成了微电影创作生产的再循环。

文化性

微电影的文化性是指微电影的创作离不开创作主体——人,人是社会文化的承载者,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主体,因此脱离不了文化背景的影响;另外,其表现内容必然在不同程度上承载一定历史、国家、地域、民族、种族、阶层的文化,最终通过艺术生产和传播又加深或延续了这种文化属性。



精彩内容
  为了满足微电影创作者以及影视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微电影创作技巧》以微电影创作为主要内容,围绕微电影类型特点、微电影剧本创作、微电影导演技巧、微电影摄影技巧、微电影剪辑技巧、微电影合成技巧六大方面展开论述,形成了比较有新意的微电影创作完整体系,以期为广大影视教育工作者、微电影创作爱好者提供一本具有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的入门基础教材和创作指导教材。
  《微电影创作技巧》的特点是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经典案例和原创案例相结合,尤其是将微电影的类型分析与创作理论、创作技巧连贯一体,使读者能够沿着学习创作理论—掌握应用方法—巩固实战技巧的学习思路和应用路线,更快捷、更全面、更系统、更新颖地了解并掌握微电影创作的理论知识与技巧。
  《微电影创作技巧》适用于新闻、数字媒体、新媒体和动画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供影视编导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广大微电影爱好者参考阅读。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