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

55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灏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书友8ERYM8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灏 著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50253
  • 定价 2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6页
  • 字数 184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的研究论著。它不是一部关于凶们的思想传记集。我的注意力放在19世纪90年代初到1911年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上,并以此作为探索“转变时期”(1890—1911)思想变迁的门径。我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都在此时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反映了以往4缺乏研究的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风貌。我相信,一并分析他们四人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来审视他们的思想和时代。然而,这种分析要求我们离开某些现有文献中居主导地位的课题和方法。下面开始的这些讨论将助于正确地表述我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过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渡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有为(1858—1927)

  一  思想历程的开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学世界观

  四  康有为的未来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  谭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汉和殉道者

  二  谭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学”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两条道路的选择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道德观

  四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章氏走向唯识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观

  六  来自佛家观点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观的两面性

第五章  刘师培(1884—1919)

  一  刘师培的思想渊源

  二  寻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会”

  三  刘师培诗中的自我和世界观念

  四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