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衰之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兴衰之鉴

3 1.5折 2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亚奇;常仕本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x17

上书时间2024-06-23

黄金书店66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亚奇;常仕本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215110465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而成,是担任策划和撰稿并在央视播出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中国故事》、《天下华人》、《先锋本色》、《鉴史问廉》等作品的顾亚奇,常仕本二人的*大作。以历史学家的理性、扎实与严谨呈现了历朝历代腐败与反腐败跌宕起伏的历史。翻开历朝历代的史册,腐败一直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挥之不去,如影随形。专家们认为,历朝历代的衰亡史其实就是腐败史,朝代更迭的这一“周期律”,就是王权统治的宿命。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同样源远流长,其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本书是围绕“廉则兴,贪则衰”一千古不变的治国之道为主题,涵盖历朝历代的初期廉而兴,后期腐而衰的周期性现象,列举阐述几个朝代各自覆灭的具体起因,从而根本上取决与统治者的腐败和失去民心所致。
  通过阐述历代统治者对于制度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待贪腐的严惩,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讲述历朝历代清官和贪官的典型故事,探寻中国廉政文化背后的历史逻辑,从而形象、生动的概括中国廉政法制建设的历史性意义。
【作者简介】
顾亚奇,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撰稿。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纪录》学刊编辑部主任。常仕本,文学博士,现为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顾亚奇,常仕本二人担任策划和撰稿的在央视播出作品有《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中国故事》、《天下华人》、《先锋本色》、《鉴史问廉》等。
【目录】
第一章 秦汉烟云…………………………………………3

 

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5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3

3.受赇以枉法,及行赇者,皆坐其臧为盗。………………………19

4.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28

5.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36

 

第二章 长安遗恨………………………………………45

 

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46

2.以古为鉴,可知兴替。…………………………………………52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华夏光被九州。………………………58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65

5.口有蜜,腹有剑。………………………………………………73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81

7.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89

第三章 东京残华………………………………………99

 

1.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99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7

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114

4.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119

5.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126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2

 

第四章 大明浮沉………………………………………141

 

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142

2.几有两汉之遗风,且驾唐宋而上哉。…………………………148

3.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54

4.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业!……………………………………159

5.功在社稷,过在身家。…………………………………………167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76

7.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181

 

第五章 盛世余晖………………………………………189

 

1.历仕甘棠随地荫,两江清节至今传。…………………………190

2.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198

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208

4.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212

5.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220

6.内外朝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22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