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 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 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8 2.9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耀鹏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11

上书时间2024-05-17

糖糖古旧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耀鹏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130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3页
  • 字数 295千字
【内容简介】
《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以马克思制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确立以所有制及相关宏观经济制度为核心、以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互动的分析框架,客观分析前人理论设想和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正负路径依赖效应,理性认识中国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在历史、理论、实践前提下,从所有制、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三者互动中论述中国如何进一步冲破路径闭锁,建构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作者简介】
马耀鹏,陕西横山人,江苏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经济哲学等。
【目录】
导论
(一)路径依赖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诉求
1.理论与实践诉求
2.目前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主题、视角方法、核心概念
1.研究主题
2.研究视角与方法
3.核心概念界定
(三)内容与结构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与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和方法论
1.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
2.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方法论
(二)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要义及方法论
1.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作用机理和论证基础
2.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缺憾及说明
3.格雷夫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拓展
(三)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比较中融合
1.产权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
2.国家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
3.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的可能性
二、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及其路径依赖效应
(一)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1.“理论难题”与目标任务的确定
2.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二)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1.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正效应
2.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三、列宁实践对理论社会主义的路径依赖及突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
(二)新经济政策:显现理论社会主义影子的突破
(三)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评价
1.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2.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效应分析
四、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一)中国实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安排的影响因子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路径依赖效应分析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合理性形成路径依赖正效应
2.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导致路径闭锁
(三)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的评价
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正效应
2.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五、中苏冲破路径闭锁的选择及评价
(一)苏联冲破路径闭锁的改革与最终选择
(二)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探索与最终选择
1.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意识形态准备
2.政府在冲破路径闭锁中的主导作用
3.渐进式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选择
(三)中苏冲破传统体制路径闭锁的基本结论
六、中国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构基础与原则
(一)理论基础:理性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1.坚持延续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正效应
2.客观认识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负效应
(二)实践基础: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审视
1.新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分析
2.新经济制度安排的问题审视
(三)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1.经济制度安排的人本性维度原则
2.经济制度安排的结构性协调原则
3.经济制.度安排的适应性效率原则
七、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所有制
(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
1.所有制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手段、方法
2.私有制未必是最有绩效.的手段、方法
3.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
(二)着力体制内的制度创新
1.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的社会所有制
2.体制内改革需要深化对公有制的认识
3.体制内创新需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三)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
1.市场经济就是制度经济
2.市场化制度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四)一个必要的题外话:强化制度激发技术创新能力
1.马克思的观点和诺斯的观点:历史证实
2.马克思的理论与诺斯的理.论:现实互补
3.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关系
八、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政府作用
(一)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
1.政府的重要性及其局限
2.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二)我国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制度政府”
1.安排制度的“破”与“立”的结合
2.发挥制度治理与制度激励的职能”
3.培育制度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
九、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
(二)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
1.意识形态的转变
2.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