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27.4 5.7折 ¥ 4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孙薇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74410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4356161
上书时间2024-11-26
第一章 绪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与雾霾的影响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愈来愈多的关注。本书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本章作为绪言,概括叙述了江苏制造业的特征,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并对相关文献作系统的分析、回顾与评述。
一 从能源环境与气候治理视角看制造业绿色发展
人们的生存需要能源。但是,能源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能源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世界各国都遇到能源缺乏的问题,中国同样如此,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污染和高能耗。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
近年来,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中国雾霾天气在2014年初特别严重,人们出行离不开口罩,尤其在重工业城市,细颗粒物(PM2.5)严重超标,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与雾霾问题。国家能源总局提出对能源消耗强度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双重控制,既要令能源使用效率尽量提高,又要使能源的消费总量得到控制。我国目前正在工业化及城市化时期,生产总值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强劲增长,中国的能耗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同时,过度消耗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也愈加严重。中国的环境污染及不断增加的能耗威胁着生态安全,可能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迅速发展,但发展方式粗放,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带来高污染和高能耗的问题。制造业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能源消耗也越大。现在,环境容量不足和能源匮乏使制造业经济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从能源效率角度分析,制造业的能耗量大是粗放增长方式引起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较低,同时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制造业发展主要以石油及煤炭为能源,有害气体及温室气体产生多、排放量大,影响生态平衡,带来了环境污染。环境和能源约束矛盾表现在能源环境承受的有限性和能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
目前,制造业为了高速发展,肆意排放污染物,大量浪费能源,带来我国环境污染增加和能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制造业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环境和能源约束的矛盾,影响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及能源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将坚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因此,制造业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环境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令行业能耗总量得到控制,使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环境与能源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分析制造业绿色发展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江苏制造业处于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对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对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要控制住能源消耗总量,还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含量、注重自主创新、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二 江苏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表现出国家生产力的水平,也是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较为重要的标准,在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份额。目前,制造业表现出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和全球发展的态势。通过科学技术、自由贸易和股份制,英国开启现代制造业大门。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日本看重科技发展,开创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目前在多个领域,我国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理念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出现了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和全球发展的趋势。
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只是扮演“打工者”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全球大量的产品都是由中国生产出口的,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但是,中国虽然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只是充当着打工者的角色,主要承担产品的加工、包装等简单的工序,处于制造业产业的最低端。中国企业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加工产品,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相反,国外企业控制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等关键环节,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利润。例如,中国出口的手机占全球市场的80%,但是手机行业99%的利润都被美国、韩国等手机巨头赚取,中国手机行业的众多企业抢夺不足1%的利润。
第二,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产品大多依赖外国的技术,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出口的多数产品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产品,主要是服装、纺织品、玩具及机电产品等。而中国制造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多是从国外引进,例如,集成芯片、工业机械装备等都依赖进口。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落后,制造业企业引进外国的技术,一方面要付出巨额的专利费,另一方面靠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外国产权的产品。因此,中国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低廉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距离自主创新的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粗放低效、结构不合理、污染环境的特征。近年来,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制造业企业将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是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环境不协调,呈现出增长方式粗放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的特征。
首先,制造业增长方式粗放低效。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廉价,使得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是粗放低效的。这种粗放低效的特征体现在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快速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造出来的却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赚取极少的利润。这种高投入、高耗能的生产方式也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影响制造业高效、健康地发展。
其次,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虽然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全球,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但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制造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极易受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高新技术、制造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厂。制造业缺乏技术创新客观上制约了制造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再次,制造业导致污染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太湖蓝藻”这类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技术水平低,中国制造业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将很多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比如染料、造纸工艺等转移到中国境内,造成了环境恶化。第二,中国制造业绝大部分产值是由石油化工等污染严重的行业所创造的,这也是导致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第三,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使得污染排放严重,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成为制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制造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资料短缺以及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等困境出现,制造业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造业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低廉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的发展模式,向着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制造业评价与预测体系来管理和引导制造业按照新的发展模式来运行迫在眉睫。
(二)江苏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以江苏制造业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江苏制造业在经济创造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动情况,可总结其总体发展的以下特点:制造业经济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制造业就业人数平稳上升,制造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1.制造业经济总量增加较为迅速
近十年,江苏制造业仍然维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2009年相对2008年增长的幅度比较小,但总体呈现增长势头。江苏是一个大省,制造业对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江苏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较大。近十年,江苏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上也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作为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收入减除各项耗费后的盈余,是在报告期内体现盈亏总额的一个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江苏制造业企业在利润获取实力上的一些情况。
2.制造业就业人数平稳上升
制造业涉及产品设计、采购、制作、运输、销售等若干环节,需要众多的从业人员为之服务。制造业就业人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制造业就业的总体规模,展现了制造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不断增加,2011年以后制造业就业人口数量有所减少。制造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由以数量需求为主转向以技能和素质需求为主。当前,制造业仍然是江苏城镇就业的主要岗位来源,亦是提升就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产业。
3.制造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亦在不断地增加,能源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苏制造业发展耗费了大量能源,能源的缺乏已然成为对于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约束。江苏能源紧缺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节能减排必须加紧实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是政府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江苏制造业的总体能耗强度呈现出下降的势头,制造业能耗强度在不断地减弱,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提升。
总体而言,近年来,江苏凭借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贸易大省,但是仍然处于中国产业链的较低端。江苏制造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依赖人力资本,加强创新,提升效率,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点的制造业“新型化”之路。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研究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为解决当前江苏制造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两难困境提供新思路。
孙薇,教授,任职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商学院。
第一章 绪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与雾霾的影响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愈来愈多的关注。本书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本章作为绪言,概括叙述了江苏制造业的特征,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并对相关文献作系统的分析、回顾与评述。
一 从能源环境与气候治理视角看制造业绿色发展
人们的生存需要能源。但是,能源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能源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世界各国都遇到能源缺乏的问题,中国同样如此,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污染和高能耗。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
近年来,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中国雾霾天气在2014年初特别严重,人们出行离不开口罩,尤其在重工业城市,细颗粒物(PM2.5)严重超标,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与雾霾问题。国家能源总局提出对能源消耗强度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双重控制,既要令能源使用效率尽量提高,又要使能源的消费总量得到控制。我国目前正在工业化及城市化时期,生产总值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强劲增长,中国的能耗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同时,过度消耗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也愈加严重。中国的环境污染及不断增加的能耗威胁着生态安全,可能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迅速发展,但发展方式粗放,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带来高污染和高能耗的问题。制造业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能源消耗也越大。现在,环境容量不足和能源匮乏使制造业经济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从能源效率角度分析,制造业的能耗量大是粗放增长方式引起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较低,同时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制造业发展主要以石油及煤炭为能源,有害气体及温室气体产生多、排放量大,影响生态平衡,带来了环境污染。环境和能源约束矛盾表现在能源环境承受的有限性和能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
目前,制造业为了高速发展,肆意排放污染物,大量浪费能源,带来我国环境污染增加和能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制造业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环境和能源约束的矛盾,影响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及能源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将坚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因此,制造业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环境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令行业能耗总量得到控制,使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环境与能源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分析制造业绿色发展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江苏制造业处于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对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对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要控制住能源消耗总量,还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含量、注重自主创新、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二 江苏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表现出国家生产力的水平,也是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较为重要的标准,在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份额。目前,制造业表现出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和全球发展的态势。通过科学技术、自由贸易和股份制,英国开启现代制造业大门。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日本看重科技发展,开创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目前在多个领域,我国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理念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出现了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和全球发展的趋势。
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只是扮演“打工者”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全球大量的产品都是由中国生产出口的,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但是,中国虽然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只是充当着打工者的角色,主要承担产品的加工、包装等简单的工序,处于制造业产业的最低端。中国企业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加工产品,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相反,国外企业控制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等关键环节,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利润。例如,中国出口的手机占全球市场的80%,但是手机行业99%的利润都被美国、韩国等手机巨头赚取,中国手机行业的众多企业抢夺不足1%的利润。
第二,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产品大多依赖外国的技术,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很多大型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出口的多数产品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产品,主要是服装、纺织品、玩具及机电产品等。而中国制造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多是从国外引进,例如,集成芯片、工业机械装备等都依赖进口。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落后,制造业企业引进外国的技术,一方面要付出巨额的专利费,另一方面靠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外国产权的产品。因此,中国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低廉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距离自主创新的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粗放低效、结构不合理、污染环境的特征。近年来,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制造业企业将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是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环境不协调,呈现出增长方式粗放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的特征。
首先,制造业增长方式粗放低效。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廉价,使得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是粗放低效的。这种粗放低效的特征体现在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快速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造出来的却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赚取极少的利润。这种高投入、高耗能的生产方式也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影响制造业高效、健康地发展。
其次,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虽然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全球,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但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制造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极易受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高新技术、制造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厂。制造业缺乏技术创新客观上制约了制造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再次,制造业导致污染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太湖蓝藻”这类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技术水平低,中国制造业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将很多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比如染料、造纸工艺等转移到中国境内,造成了环境恶化。第二,中国制造业绝大部分产值是由石油化工等污染严重的行业所创造的,这也是导致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第三,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使得污染排放严重,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成为制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制造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资料短缺以及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等困境出现,制造业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造业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低廉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的发展模式,向着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制造业评价与预测体系来管理和引导制造业按照新的发展模式来运行迫在眉睫。
(二)江苏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以江苏制造业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江苏制造业在经济创造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动情况,可总结其总体发展的以下特点:制造业经济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制造业就业人数平稳上升,制造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1.制造业经济总量增加较为迅速
近十年,江苏制造业仍然维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2009年相对2008年增长的幅度比较小,但总体呈现增长势头。江苏是一个大省,制造业对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江苏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较大。近十年,江苏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上也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作为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收入减除各项耗费后的盈余,是在报告期内体现盈亏总额的一个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江苏制造业企业在利润获取实力上的一些情况。
2.制造业就业人数平稳上升
制造业涉及产品设计、采购、制作、运输、销售等若干环节,需要众多的从业人员为之服务。制造业就业人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制造业就业的总体规模,展现了制造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不断增加,2011年以后制造业就业人口数量有所减少。制造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由以数量需求为主转向以技能和素质需求为主。当前,制造业仍然是江苏城镇就业的主要岗位来源,亦是提升就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产业。
3.制造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亦在不断地增加,能源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苏制造业发展耗费了大量能源,能源的缺乏已然成为对于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约束。江苏能源紧缺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节能减排必须加紧实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是政府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江苏制造业的总体能耗强度呈现出下降的势头,制造业能耗强度在不断地减弱,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提升。
总体而言,近年来,江苏凭借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贸易大省,但是仍然处于中国产业链的较低端。江苏制造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依赖人力资本,加强创新,提升效率,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点的制造业“新型化”之路。
……
本书从理论高度对江苏地方的实际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因素对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本书属于研究专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