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范小青
  • 【假一罚四】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范小青
  • 【假一罚四】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范小青
  • 【假一罚四】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范小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范小青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15.4 4.1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小青

出版社山东文艺

ISBN9787532954261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900617

上书时间2024-10-05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浓妆淡抹总相宜(范小青经典散文)》是“名家经典散文书系”之一。作者范小青或倾情追述,挥洒自如;或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读之别有一番淋漓酣畅。
它就像水一样朴素、纯净的文字,大量苏州地方性语言的运用,形成了与别的作者区别开来的独具一格的特质。

作者简介
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19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文艺理论教师,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汀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籍,江苏省政协九树常委,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丰,创作字数一千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十九部,代表作有《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等,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另有散文随笔、电视剧本等。有多种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第一辑 我行我诉
 唯见长江天际流
 坐火车
 灵山的夜晚
 我们到李市干什么
 老 街
 有一个山村叫虹口
 梅花驿站
 以花为名,幸会武进
 在水开始的地方
 苏州小巷
 从山塘街到鼓浪屿
 苏州园林
 阳澄湖边是我家
 坐在山脚下看风景
 高邮,我们共同的家乡
 永远的故乡
 走过石桥
 过往今来说兴化
 七都在哪里
 永远留下那一片海
 出门在外
 世间桃源
 感悟江南
 回家去
 西行日记
 《乡间野趣》之沈万三秀上杭州
 《乡间野趣》之小岛一夜
 《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
 《乡间野趣》之退思补过
 《乡间野趣》之二十年没去乌镇

第二辑 我见我感
 思想的湖
 人 生
 心 情
 旧藤椅
 旧家具
 衣 服
 镜 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现代生活
 路 途
 写 信
 说 玉
 病
 清 唱
 养鸡阿婆
 阿弥陀佛
 余音绕梁
 表 亲
 乡 下
 文 满
 母 校
 口 味
 玩具羊
 文学路路通
 意外的相逢
 写作的时光
 不像作家
 栖息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意外的相逢如果要说一说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帮助,恐怕又是一个言而不尽的话题了。而且因为可说的话题太多,恐怕还会有无从谈起的麻烦。就像我们站在某一
个起点上,面对的不是一条直达终点的路,而有无数条的路线,你反而迈不开步子了。要想在这个言不能尽而且无从谈起的起点出发,尽快地走到终点,就必须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不左顾右盼地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还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别选了自己不熟悉的路去走,结果迷失方向。
我不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我是一个写多于读、坐多于走的人,因此常常会有朋友劝我,书还是要读的。我有时候在学校的文学社和热爱文学的学生们谈读书,也说一样的话,开卷有益,至少,读你喜欢读的书。话虽是这么说,但我却知道自己读书很少,读外国的书尤其少,与许多打骨子里热爱外国文学的同行们相比,我几乎是无地自容的。他们随口说出来的,某某克斯,某某德拉,某某什么,我经常是闻所未闻的。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灵魂和心灵最深处的那些振聋发聩的经典作品,我却是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在这样的时候,我只能紧紧闭上嘴巴,不让怯意和无知从嘴里跑出来。
说实在话,除了在早些年,刚刚开始有书读的时候,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大仲马等等的作品,我是读了不少,也很读得下去,像《基督山恩仇记》读起来算得上是如饥似渴,甚至好像已经身临其境,恨不得能够帮上基督山一臂之力呢。但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来了,先锋派的外国文学来了,现代派的外国文学来了,后现代派的外国文学来了,后后的什么什么也都来了,而且还在不断地来到,但我的外国文学阅读却渐渐地少起来,不再如饥似渴,也不再有很多身陷其中的感受。即使有时候逼着自己读一读,常常会觉得疙涩(这个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是将疙瘩和干涩合起来),读得咬文嚼字仍不知所云,因为难以卒读,渐渐地就知难而退了。如果这时候,恰又读到本土的某一部好作品,尤其是那些语言特别好的作品,那些细微的感觉能够一直传达到神经末梢的作品,就不由自主地傻想,对一个中国读者来说,到底是中国文学好还是外国文学好呢?又想,不读外国文学,就不能当中国的作家吗?喝牛奶能长大,喝米汤也能长大,如果喝了牛奶拉肚子,喝了米汤长膘,那么喝米汤也是可以的吧。这么想着的时候,却又不免绝望而伤心起来,觉得我与外国文学越来越远了。
其实我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从来没有远离过外国文学,这是我想远离也远离不了的,人类的艺术,原本就是沟通的,横竖都是贯穿的,又是互助的,是胶着的。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有人说,哇,你是意识流。我吓了一跳,我不知道什么是意识流。在我写了至少四五篇被称作意识流的东西后,我还没有读过意识流。于是我急急地去寻找意识流。在八十年代初期,还没有多少意识流作品被介绍被翻译过来,介绍意识流的文章也很少,后来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普鲁斯特的“小玛德兰点心”,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前者是一个长篇中的一段,后者是作者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我读了它们,又看了一些评价的文字,我仍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意识流,但是有一点我知道了,那就是:我的作品不是意识流。
这样一看,我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就倒置过来了,人家是先阅读,再收益,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呢,是先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是意识流的孩子,再去寻找老祖宗,结果发现不对头,以为无师自通,实际上不是那回事。但这是一次意外的相逢,收获就是,我读了意识流作品。
其实无师自通的事情也是会有的,我们慢慢往前走,是会发现的。
这是一次意外的相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