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海上一千年(110张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彼得·惠特菲尔德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72.7 7.4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彼得·惠特菲尔德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9934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093592

上书时间2024-09-17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航海图出现之前的导航
第二章 航海图与地理大发现
第三章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
第四章 战争、帝国与技术:刚过去的200 年\\\\\\\\\\\\\\\"

内容摘要
\\\\\\\\\\\\\\\"1000年,维京人在纽芬兰海岸建立居民点,成为第一批到达美洲的欧洲人。
1487年,迪亚兹绕过好望角,欧洲船只第一次从大西洋驶入印度洋。
1493年,哥伦布返回欧洲,带回了描绘新大陆风景的图画。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地球的形状终于被实践证明。
1821年,戈特利布·别林斯高晋的探险队发现了南极洲大陆,并成功环航。
1906年,罗尔德·阿蒙森成功穿越西北航道,人类第一次横渡北冰洋。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从海洋开始。
伟大的航海探险都离不开航海图的指引,这些传奇的故事也都在一幅幅航海图中留下了特殊的记录。凭借越来越完善的航海图,航海家们离开家园驶向海洋,让世界从中世纪走向现代,从分裂走向整体。
镀金的罗盘/梦魇般的海洋生物/威严壮观的船只……这些令人目眩神迷的要素融合成航海图这种精致的艺术形式。本书不仅追溯了航海图的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也还原了欧洲人探索世界/对海洋的了解日益增加的历史。书中集中展示大英图书馆珍藏的110余幅罕见航海图,传达着人类对海洋永不消退的热情。
\\\\\\\\\\\\\\\"

主编推荐
"★ 打破传统世界史视角,重现人类认识世界全过程。
★ 110余幅大英图书馆珍藏的古地图,古色古香,激发了我们对于大航海时代无限的想象。
★ 从科学与技术角度出发,专业梳理一千年来人类航海的演进与发展,解码人类如何一步步将对世界分割的认识连接成一个整体。
★ 地理大发现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引发海权的争夺,书中详细描述了最近200年来西方强国之间的海权争霸史。"

精彩内容
\\\\\\\\\\\\\\\"引言
1522年9月的一天,一艘载着18个人的小船——维多利亚(Victoria)号停泊在西班牙塞维利亚(Seville)附近的海岸。这艘船满载着香料和舶来品,船上的人却处于极度的体力衰竭和营养不良之中。他们是三年前从塞维利亚出发的一支由5艘船,共270人组成的船队中的幸存者,在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的指挥下,他们踏上了航海史上最大的冒险——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们的归来意味着人类对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的了解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成了为真实的人类体验。早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海上贸易商已经在全世界的海湾和小岛间流连了数个世纪了,欧洲的探险家们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愿意出发深入未知的海域有计划地开展越洋远航。1490年到1520年间的几十年形成了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欧洲人冲破自己的地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打造一个延续至今的世界格局:,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就象征了着这种独一无二的扩张。
对海洋的精确掌控成为加速历史进程的关键。一系列科技变革的叠加使得越洋远航成为可能:指南针/天文导航/改良的造船术和火枪能够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挑战。15世纪的政治版图中,牢牢占据中东世界的穆斯林,迫使欧洲探险家们只能驶向南边和西边的海域。异域的新发现为欧洲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使命感和控制欲,——世界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掠夺。在这样的文化里,贪婪因为宗教的升华而变得神圣起来,就像一位西班牙历史学家写到的那样,他们在新世界中所寻找追求的是“服侍他们的神和国王,给予黑暗中的人们以光,积累财富,像所有人欲想的那样。”1494年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TheTreatyofTordesillas)通过教皇的权力将新发现的领土瓜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一场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傲慢行径。这种精神在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Marlowe)的剧作《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主角帖木儿郁闷地对着世界地图沉思,丈量着亚洲/非洲和欧洲土地后然后哀痛地说道:“难道我就要这样去死去,留下这未征服之地吗?”航海图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关注到,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如何变化的。航海图上的世界,由地中海开始逐渐扩大。人们在16世纪绘制出了大西洋和印度洋,18世纪绘制出了太平洋,然后在19世纪标注出了两极地区。这些航海图同时展现了当时的地理和政治形态。欧洲各国绘制航海图的技术明显取决于他们掌握海洋信息的能力,以及背后的商业需求。因此,从1400年到1900年间,意大利的制图师相继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制图师所取代,各自对应着这些国家积累海上实力的时期。如果不能时刻意识到这样的政治背景,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了解航海图的发展过程。航海图的历史同时也是航海技术发展史的一部分,不论航海家曾用哪种途径来定位他自己处于地球的哪一位置,是天文的,或是其他,都无法与航海图的发展分隔开。
由于绘制世界海洋图总体上是一项欧洲事业,所以本书也是一本完全以欧洲为中心的研究。其他即使十分发达的文明,如中国,也没有绘制航海图的传统,而像日本的航海图则更是在17世纪以后完全建立在欧洲模型的基础之上。假如亚洲和美洲的航海家发现了或殖民了中世纪的欧洲,那么世界历史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早期船员及探险家的勇气与成就赢得了我们的尊敬,但这依旧无法削减欧洲侵略者给非洲/美洲和亚洲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被许多当代作品描绘了出来,但按我们现在的审美,对这些无止境地展现残暴场景的作品是避之不及的,比如特奥多雷·德·布里的作品《航海》(Voyages)。早期的探险家和冒险者对他者文化所表现出的麻木不仁无疑是他们对自己所要求的冷酷无情和钢铁般忍耐力的又一表现。15世纪到19世纪的航海时代见证了一个对世界极富冲击力的欧洲式攻击。这种历史潮流如今已经在政治领域中衰退了,但它的影响可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好几个世纪以来,航海图都与陆地地图保持着一种流动的关系。对于现代的地图来说,地理特征的描述,比如海岸/岛屿/河口不仅仅是地貌本身,更是未来航海信息的框架。现代的地图要想投入使用的话,必须准确地用一种语言将此类数据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是一贯的做法,15世纪到19世纪之间的许多航海图实际上都是两用图,在描绘海洋元素的同时也展现了陆地的特征。这背后的历史原因也很明显:航海图经常是描绘世界上许多地方唯一的地图,尤其是岛屿,所以制图师能够兼任这样的双重角色也将内陆的风景描绘出来。现代的航海图带有太多经过编码的数据,它也许更接近一张技术图表而不是一张地形图,但航海图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航海技术系统里的一部分了。过去的航海图更接近于真正的地图:不论年资深浅,所有的水手都能轻易读懂。同时,它们也是直观展现世上许多海岸线和岛屿的地理图片。
引言
1522年9月的一天,一艘载着18个人的小船——维多利亚(Victoria)号停泊在西班牙塞维利亚(Seville)附近的海岸。这艘船满载着香料和舶来品,船上的人却处于极度的体力衰竭和营养不良之中。他们是三年前从塞维利亚出发的一支由5艘船,共270人组成的船队中的幸存者,在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的指挥下,他们踏上了航海史上最大的冒险——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们的归来意味着人类对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的了解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成了为真实的人类体验。早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海上贸易商已经在全世界的海湾和小岛间流连了数个世纪了,欧洲的探险家们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愿意出发深入未知的海域有计划地开展越洋远航。1490年到1520年间的几十年形成了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欧洲人冲破自己的地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打造一个延续至今的世界格局:,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就象征了着这种独一无二的扩张。
对海洋的精确掌控成为加速历史进程的关键。一系列科技变革的叠加使得越洋远航成为可能:指南针/天文导航/改良的造船术和火枪能够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挑战。15世纪的政治版图中,牢牢占据中东世界的穆斯林,迫使欧洲探险家们只能驶向南边和西边的海域。异域的新发现为欧洲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使命感和控制欲,——世界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掠夺。在这样的文化里,贪婪因为宗教的升华而变得神圣起来,就像一位西班牙历史学家写到的那样,他们在新世界中所寻找追求的是“服侍他们的神和国王,给予黑暗中的人们以光,积累财富,像所有人欲想的那样。”1494年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TheTreatyofTordesillas)通过教皇的权力将新发现的领土瓜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一场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傲慢行径。这种精神在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Marlowe)的剧作《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主角帖木儿郁闷地对着世界地图沉思,丈量着亚洲/非洲和欧洲土地后然后哀痛地说道:“难道我就要这样去死去,留下这未征服之地吗?”航海图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关注到,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如何变化的。航海图上的世界,由地中海开始逐渐扩大。人们在16世纪绘制出了大西洋和印度洋,18世纪绘制出了太平洋,然后在19世纪标注出了两极地区。这些航海图同时展现了当时的地理和政治形态。欧洲各国绘制航海图的技术明显取决于他们掌握海洋信息的能力,以及背后的商业需求。因此,从1400年到1900年间,意大利的制图师相继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制图师所取代,各自对应着这些国家积累海上实力的时期。如果不能时刻意识到这样的政治背景,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了解航海图的发展过程。航海图的历史同时也是航海技术发展史的一部分,不论航海家曾用哪种途径来定位他自己处于地球的哪一位置,是天文的,或是其他,都无法与航海图的发展分隔开。
由于绘制世界海洋图总体上是一项欧洲事业,所以本书也是一本完全以欧洲为中心的研究。其他即使十分发达的文明,如中国,也没有绘制航海图的传统,而像日本的航海图则更是在17世纪以后完全建立在欧洲模型的基础之上。假如亚洲和美洲的航海家发现了或殖民了中世纪的欧洲,那么世界历史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早期船员及探险家的勇气与成就赢得了我们的尊敬,但这依旧无法削减欧洲侵略者给非洲/美洲和亚洲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被许多当代作品描绘了出来,但按我们现在的审美,对这些无止境地展现残暴场景的作品是避之不及的,比如特奥多雷·德·布里的作品《航海》(Voyages)。早期的探险家和冒险者对他者文化所表现出的麻木不仁无疑是他们对自己所要求的冷酷无情和钢铁般忍耐力的又一表现。15世纪到19世纪的航海时代见证了一个对世界极富冲击力的欧洲式攻击。这种历史潮流如今已经在政治领域中衰退了,但它的影响可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好几个世纪以来,航海图都与陆地地图保持着一种流动的关系。对于现代的地图来说,地理特征的描述,比如海岸/岛屿/河口不仅仅是地貌本身,更是未来航海信息的框架。现代的地图要想投入使用的话,必须准确地用一种语言将此类数据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是一贯的做法,15世纪到19世纪之间的许多航海图实际上都是两用图,在描绘海洋元素的同时也展现了陆地的特征。这背后的历史原因也很明显:航海图经常是描绘世界上许多地方唯一的地图,尤其是岛屿,所以制图师能够兼任这样的双重角色也将内陆的风景描绘出来。现代的航海图带有太多经过编码的数据,它也许更接近一张技术图表而不是一张地形图,但航海图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航海技术系统里的一部分了。过去的航海图更接近于真正的地图:不论年资深浅,所有的水手都能轻易读懂。同时,它们也是直观展现世上许多海岸线和岛屿的地理图片。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