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心之翼:一个法国青年的东西方探寻之旅[法]奕夫(Yves Ayoun)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

42.8 6.2折 69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奕夫(Yves Ayoun)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22201665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3846454

上书时间2024-06-2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作者自序

 

 

 

十四年前,我坐在澳大利亚家中的书桌前,开始构思一个年轻人的故事,我想以他的人生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时期来作为故事的线索。为了勾勒出这样一个人物,我必须深入到我自己的一段生命历程之中。
十八岁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温馨安逸的家,抛开充满魅力的巴黎都市生活以及世俗成功的召唤,毅然决然地走进一个未知的未来。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我辗转于世界各地,经历了各种历险和奇遇,这些都成为我难以忘怀的人生记忆。然而,本书却并非一部单纯的旅行传记,其真正的目的是想带领读者踏上一条非同寻常的旅程,这段旅途始于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却深深地通向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我们的人生方向往往由两个因素造就,一个是童年,另一个是当我们面临着有关自我认知的反复命题时所做出的思考和选择。这两个因素会带着我们通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一种有幸福和成长,一种则有数不尽的遗憾。在本书中,对于遗憾和悔恨并无过多着墨,但小说中所体现的快乐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
作为本书作者,我对快乐的诠释恐怕会令读者出乎意料。那是一种在重重的艰险和障碍中不断穿行,最终超越一切磨难,踏上灵性幸福之途的历程,为此我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方能以足够的真实和谦卑来面对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和读者。因此,本书既有虚构的成分,又有真实的历程,至于哪些是虚构哪些是现实,这将留由读者来判断。
在本书中,一种被正常思维所精心设定和架构的人生框架一再被主人公冲破,而代之以对人生真正意义的固执探寻。他的自我教育发生在中东和亚洲的浪迹跋涉中,险象环生的遭遇让他不断地在内心中反思生命的真相,也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搁浅在绝望之中。
如果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旅行不仅打造了人的个性和品格,而且也提供了无数机遇的话,那么也只有少数勇敢者才得以享用。本书的主人公完全不是你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代人。他没有保险,没有银行账号,没有信用卡,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任何可以救助他于危难之中的东西。他的旅程是一条自我发现之旅,为此他必须减少甚至剥除掉所有世俗保障意义上的层层包裹,只是赤裸裸地站在真理的面前。
故事中充满了冒险的经历和教训,似乎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有所距离,然而,如果没有这些,一个人又如何能彻底理解物质世界的脆弱,从而始终坚强而坚定地面对人生呢?主人公多次遇到生命中的导师或上师,其中每一位都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觉悟倾囊而授,为他打开一扇扇通往灵性之途的新窗户。从他们那里,他汲取到了有关物质和心灵的精华。
而与此同时,他和母亲的生命之线也从来没有断离过。虽然他与母亲有着万水千山之隔,但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那条神奇的纽带就一直牢牢地连接着母子之心,一直在给他输送养料。在这个故事中,她的角色举足轻重。几乎每一章里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由此我们对这对母子关系在各种跌宕起伏的境遇中的多重侧面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种关系的基础无疑是爱,因此最后的结局必定是美好而圆满的。
归根结底,这段旅程既是你的也是我的,你未必像主人公那样登上喜马拉雅之巅,深入西奈沙漠的腹地,但那种对自我觉醒的呼唤却是相通的。我们都希望能修正自我,穿越无知进入良善并迈向至善,我们都希望用智慧的眼睛看待和尊重包括动植物在内的天下众生,让真正的爱充盈并滋养我们的心灵。
算起来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之久,其实从三十年前,我就陆陆续续往来中国。这些年来,我目睹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中有的也许永远会是梦想。我强烈地感觉到,我有责任去分享我的生活所得,这是金钱和财产所无法量度的,那是一种走遍了东西方之后,由人生经验而来的财富。
知识和智慧的获取可以有三种途径。一种通过观察,确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确信应当把自己的心灵置于何处。第二种得通过不断的试错,一次次地吸取教训。最后一种,虽然一再犯错,却依然不得要领,毫无长进。
生活在中国,使我能从周围发生的事情中不断学习。我时常为看到的一切感到忧心,但同时又被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所蕴藏的潜在力量所震撼。然而,我也看到,如果人们再不给贪欲降一下温,再不把物质囤积削减一下,那么迫在眉睫的危险就会悄然浮现。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我希望开明的读者们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尝试着换一种眼光来观察生活,看待生命,不是仅仅透过外在的欲望之眼,而是用内在的真我的眼睛,因为那深藏的灵魂一直在渴望着散发它的永恒生命之光。

 

奕夫(Yves Ayoun)
2020年12月于印度西孟加拉邦


【书摘与插画】

眼前的情景就像是一个耳光,狠狠地扇在戴维的脸上,把他震醒了。从他所在的最佳角度,从上面坐着的石阶上往下看,这个奇景让人震撼。在众目睽睽之下焚烧尸体,并不是为了给墓地节省空间,而是为了就这个迫在眉睫的事情给大家一个提醒。它和时间、国家、性别、肤色或信仰都无关,因为每一个个体都得面对死亡。
“你的房屋、家庭、朋友、存款、财产,所有的一切——离开这个躯体时,什么都带不走。”那天晚上,桑托西这样对他说。
他们俩站在桑托西家的房顶上,依然沉浸在白天的景象里,微风吹拂,带来夜的清凉。戴维依然可以感觉到身上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就好像他的灵魂被这种空间里的能量给抓住了,怎么也抖搂不掉。猛地,他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地域,也不受个人文化的束缚,但是与桑托西的文化和恒河之间却又好像隔着些什么。他就像坐着旋梯一直下沉,顷刻间似乎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他被恐惧与一种突如其来的画面给吓倒了,在过去几个月中曾经令他不断上升的那些时光,仿佛被瞬间蒙上了阴影。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他的归宿又在哪里。
桑托西看出了戴维的不自在。他哼出一个小调,把他带回到当下,那歌声与街头传来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一头孤单的牛在墙外发出低沉的哞叫,邻近的庙宇传来柔和的风琴声,着急吃奶的婴儿使劲地啼哭,还有一个乞丐,用单调的声音祈求着夜晚里最后的施舍。这一刻仿佛凝固住了,这就是瓦拉纳西的灵魂。桑托西拄着拐杖,向戴维走近。
“恒河就像母亲,她答应了天神们的请求,降临这个世界,履行她的使命。她赐予生命,也收回生命。她洗涤了这些灵魂,将他们从生死束缚中解脱。”
恒河发源于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流经新德里和勒克瑙这些让她受尽污染的大城市,尽管千千万万的印度教徒要么崇拜她,要么践踏她,她却依然履行自己的使命。愚昧的村民把垃圾和残留的尸体倒入她的水中,然而她依然灌溉他们的稻田,维持他们的生计。但是,雨季来临的时候,她也会无情地摧毁不计其数的家园和田地。她是恒河母亲、妈妈、圣母,不受物质的碰触,被宇宙上下三界赞美荣耀。千千万万虔诚的灵魂笃信恒河水源自毗湿奴大神的足下,由冥想之神希瓦承接,再流向大地。印度具有某种特别的天赋,可以把灵与物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除了印度人,不是谁都可以明白或者接受的。
戴维的情绪有些低落。他原以为要融入印度非常容易,只需要对她完全接纳,一切就会自然发生。现在,他才意识到文化和宗教只是包裹着核心价值观的层层覆盖,是守护着纯粹的灵性之爱的藩篱,对于那些想要寻找到这份爱的人而言,他们的目光必须越过短暂的事物才能触及她的内核。
第二天清晨,他在邮局收到了父亲寄给他的另一封信,紧急要求他回到巴黎。如果戴维不在法国服兵役,就有可能被送进监狱。
但是,现在的他岂止是在六千英里外的异国他乡,那种被他抛在身后的生活就好像属于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父亲的信仿佛遥远而褪色的印记,连着一个他似曾相识的地方和那地方上的人。
就在那一天,他的钱和护照从包里不翼而飞。他一直把包放在西塔琴屋的一块毯子下面,而且上了锁。现在,还怎么离开这个国家?小偷是谁?他询问了清洁工,也询问了厨子和桑托西的儿子。
桑托西勃然大怒,没想到戴维居然会怀疑到这间屋子里的人头上。他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简直震怒了。“我花钱让你在这里免费吃住,现在你居然怀疑我家出了小偷?”他嚷道,“你们这帮西方人,再怎么费劲也永远理解不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他一边气呼呼地说,一边吐着混着槟榔的红色唾液。
戴维的怀疑使得两个好友之间产生了深深的裂痕。桑托西和戴维才相识了不过几个星期,但是此时的戴维已经从一位被款待的贵客变成了寄生虫,瞬间成了外人。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戴维收拾好自己的袋子,最后看了一眼那些西塔琴,蹑手蹑脚地离开了这座房子。调查未果,前途未卜,身无分文。为了回到德里,他悄悄混入了挤满了村民、乞丐和圣人的三等车厢,心里头暗自苦笑,至少印度还是对他有一份照顾的。
在帕哈甘吉(Paharganj)早市喧嚣的人群里,戴维遥遥无期地等待着戈文达的到来。经过了一整夜的大雨,街道上四处是泥泞,老鼠不停地从一个排水沟窜到另一个排水沟,而暴风雨后幸存的食物则成了流浪奶牛的美味大餐。
蚊子成群结队地争抢着戴维营养丰富的西方血液。他已经筋疲力尽,完全陷入了困境,这种情况到底在哪里对他有利呢?曾经听说贫困是遭遇灵性的最佳地点。没有了贪求和情感上的执念,心中的一点点信心再加上合适的环境就可能创造奇迹。
印度的历史上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王后琨蒂,她在日常的冥想中就注入了这种心态。在那段艰难的森林流放岁月中,她虽远离了昔日繁华的皇宫,失去了令人爱戴的父母和身体的美丽,却获得了最深刻的领悟:只有那些在物质上一无所有的人才会抱着真挚的情感走近灵性。在这世界上,一切仿佛穿过指间的流沙,转瞬即逝,对于那些放下了对世俗安逸生活的追求的人而言,这份深深的信仰和爱就会成为他们的财富。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是多数人却喜欢紧紧地抓住那些飘忽不定的事物,即便最终换来的只是痛苦和遗憾。
就戴维而言,他正当年,处于最完美的地方和最理想的处境。大自然在指挥着一切,让他不断学习灵魂的永恒与物质的短暂本性,让他身处世间却又脚踩大地,至于心灵,则始终畅游在快乐的源头。



 
 
 
 

商品简介

《心之翼》是奕夫基于自己的旅行和生活经历创作而成的小说,历经八年逐步完成。本书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出作者对生死、情感、物质、精神、宗教、生活等等命题的思索,唤醒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索。
此外,书中描述的各种异域文化和奇遇也极其引人入胜,作者不仅有意识地让读者领略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文化中的生活现实,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异国人看待中国的独特视角。



作者简介

出生于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英文文学与创意写作专业毕业。瑜伽哲学文化导师,国际素食文化导师和厨艺师,深度研习梵学经典四十余年,精通英、法、希伯来语,走遍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曾定居澳州二十年,现居住于北京,讲学于各地。 
2018年天津电视台《泊客中国》栏目11月期人物之一(片名《我行我素》)。著有《爱的作料》。


【媒体评论】

 新冠病毒全球肆掠,人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可以自由自在出行,天涯海角,浪迹徘徊于山水之间,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心之翼》讲述了一个人的世界之旅,主人公戴维十七岁开始,离开巴黎家乡,足迹所至三十余个国家,遭遇战火、见证奇迹。世界之旅也是他内在的心灵之旅。卡瓦菲斯在《伊萨卡》这首诗中写道: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抵达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
 读者诸君不妨跟着戴维走一走他的“伊萨卡”旅程。阅读此书也能让你体会宏大的历史意义,也许这就是抵达你心中的“伊萨卡”的一次精神旅行。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奕夫是犹太人,但却在法国出生长大,所以他身上兼具使徒的虔诚和法国人的浪漫,或许正是这两种貌似对立的性格让他走上了东方之路。
 本书是虚构的小说,但也是他人生经历的折射。透过这部奥德赛式的作品,中国读者可以发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西方新时代运动和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转折对于人类整体精神演进的深刻影响,它塑造了人类的未来和文明的进程,而中国亦无法置身其外。
 透过他深邃而诗意的表述,也许我们能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甚至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徐达斯
北京三智国学院导师,《世界文明孤独史》作者



目录

作者自序 -Ⅰ

第一章 巴黎的蓝天 - 001
第二章 爱德米特村 - 015
第三章 古城耶路撒冷 - 025
第四章 麦西洛特村 - 033
第五章 秋季的收获 - 041
第六章 从死海到贝都因 - 051
第七章 沙漠之谜 - 057
第八章 从海法到伊斯坦布尔 - 073
第九章 穿越亚洲 - 079
第十章 阿富汗 - 087
第十一章 印度之眼(上) - 095
第十二章 印度之眼(下) - 107
第十三章 扎卡伊先生 - 131
第十四章 真正的战士 - 147
第十五章 温达文 - 161
第十六章 喜马拉雅 - 175
第十七章 瑜伽大师阿瓦杜塔 - 205
第十八章 孟加拉大洪水 - 221
第十九章 孟买学术会议 - 245
第二十章 崭新的开始 - 259
第二十一章 挂满红灯笼的节日 - 273
第二十二章 拥抱中国 - 287
第二十三章 双重寂灭 - 301
第二十四章 德明 - 319

结 语? - 343


【前言】

主编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外在旅程和内在旅程的故事。 

他,出生于巴黎,十七岁时离家,在约旦河谷接受大自然的启示,
在黎巴嫩边境遭遇战争,在孟加拉洪灾后救援奄奄一息的受难者,
在喜马拉雅山徒步,在印度经历刻骨的洗礼,最后走进中国的文化腹地。
邂逅各种文化与宗教背景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经历生死考验,激励他勇于面对生命的真相,向那些灵魂臻达至善之境的人学习真理。本书的末尾道出了爱和自由的真谛。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