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考古寻根记(精)/大家小书苏秉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考古寻根记(精)/大家小书苏秉琦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21 4.4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秉琦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149531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754164

上书时间2024-06-20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满天星斗”的中国史前文明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重建中的“中国史前史”
  文化与文明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考古老兵给青年人的话
  考古学是搞什么的?
  从“瓦罐排队”谈起
  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开拓
  给青年人的话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
考古与中华文明杂记
  斗鸡台考古见闻录
  姜城堡等三地调查报告
  百万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

内容摘要
 本书汇编了考古学家苏秉琦撰写的普及文章,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特点、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考古发现以及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展望,能够让读者对中国考古学有基本的了解。本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详细介绍了中国考古工作中与早期中国和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发现,比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陶寺遗址的发现等,通过这些遗址的考古学研究,探讨早期中国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重大问题,因此本书的书名为“考古寻根记”。

精彩内容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的源、根从何而来,三者成为同义词从何说起?中国考古学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对于这问题总算已经找到解答的钥匙。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都有自己的根(祖先)、自己的标志。两者出现或形成的时间约当距今六七千年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包括枝、叶、蕾、冠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龙鳞。
华(花)和龙最早分别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间的华山脚下和燕山之北,而两者的根(祖先)的成长时间则在当地距今七八千年间,产生的时间同步、条件相似,追根究底尽管我们不能说两者从开始就是“一家人”,但却可以承认这件事实本身意味着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东亚大陆了。
华(花)与龙的结合(距今五六千年间)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的中间对接点在桑干河上游(河北省、山西省北部)一带。
两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发现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省西部地区)一带,时间不晚于距今五千年间。那里近年发现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含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与彩陶盆的巧妙结合。玉雕猪龙放在男墓主人身上,彩陶玫瑰图案盆和筒座配置在积石冢四周。
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从而进发出文明“火花”。
历史的转折距今五千年左右期间,中华古文明面临又一个历史的大转折。现在已摆在面前诸多迹象,如:青铜器的传布和文字的发明,篮纹陶器、三空足陶器、朱绘陶器的起源等等。
例如中国古文化中有一组奇妙的器皿:小口尖底瓶和三空足的鬲类。前者流行的时间约当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后者流行的时间约当距今五千至两千四五百年间。商代甲骨文中也有一组和它们相应的象形字。在大青山下的河套地带和桑干河上游地带的考古发现,证明两者有过交错关系,可以论证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甲骨文有关的三个象形字代表了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时期(七千至五千年间,四千至五千年间和四千至两千年间)的特征器皿。第二,三个象形字的创造者只能是模仿他们亲眼看到、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器物形态。因此,甲骨文实物虽出自晚期商代人们之手,它们却为我们留下中国文字初创时期的物证。
中国——观念形态与政治实体的形成距今四五千年间,以晋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为代表的一种古文化,人们使用大石磬与鳄鱼皮鼓随葬,反映社会发展到比红山文化更高的阶段。他们使用的具有明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