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马可·波罗(精)/金色俄罗斯(俄)什克洛夫斯基|译者:杨玉波
  • 【假一罚四】马可·波罗(精)/金色俄罗斯(俄)什克洛夫斯基|译者:杨玉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马可·波罗(精)/金色俄罗斯(俄)什克洛夫斯基|译者:杨玉波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22.9 6.4折 36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什克洛夫斯基|译者:杨玉波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099182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688836

上书时间2024-05-24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为20世纪俄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坚持应“创作出真正具有陌生化效果的艺术文本”。《马可·波罗(精)/金色俄罗斯》正是他这种坚持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其史诗般的语言读来酣畅淋漓,使其从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稿中关于丝绸之路的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精彩描写,为今天的读者了解丝绸之路提供了一扇窗口,也为今天丝绸之路的研究者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作者简介
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俄罗斯著名文艺学家和作家,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在20世纪欧美文艺理论界颇具影响。1893年生于圣彼得堡的教师家庭,曾就读于彼得堡大学语文系。中学时代起便在刊物上发表作品,1914年开始文学研究工作,是俄国“诗歌语言研究会”的主要成员,著有《词的复活》、《作为手法的艺术》、《散文理论》等文论著作,他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成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重要理论纲领。此外,20世纪20年代什克洛夫斯基还先后创作了《感伤的旅行》、《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第三工厂》等一系列自传性的散文体小说,记录了他辗转于国内外的各种经历,反映和描绘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以“陌生化”的手法表达着作家本人的感悟和体会。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体小说,不仅展露了作家本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一个文论家在创作实践中的成功“冒险”。可以说,什克洛夫斯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书写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目录
圣马可之城
圣马可飞狮屹立于亚得里亚海之滨
鞑靼人
商人波罗兄弟在里亚托岛上的房子以及其他房子
商人兄弟遭遇困境
杰尔宾—卡卢加
商人兄弟旅途中收集有关西伯利亚汗国和哈萨克汉国的信息
前去觐见大汗
商人易主
年轻的马可·波罗,商人尼科洛·波罗的儿子,开始为期二十六年的旅行
穿越波斯南部之旅
商人波罗一家在帕米尔附近过冬
玉石之国与黄沙之国
忽必烈大汗的皇宫
威尼斯人来到中国都城,马可·波罗对其予以记述
忽必烈大汗行猎,马可·波罗先生随行
马可·波罗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波罗兄弟和年轻的马可·波罗先生尽力为大汗效劳
马可·波罗讲述雄伟的城市
马可·波罗与运维汉族老人交谈
企图煽动汗八里城发动叛乱
马可·波罗先生去当行省长官
马可·波罗为国家命名,该名时代流传
行省长官马可·波罗先生寂寞,伟大的忽必烈也寂寞
中国大地上战火四起,而商入波罗一家想要离开
关于启程与海船
珍贵树木之国
关于锡兰和印度海岸
海船迷失航向
波斯的事件与战争
商人将公主托付于合赞
红色短靴和戒指
“请摘下帽子”
科尔丘拉岛战役
地狱的典范
马可.波罗返回故乡
马可.波罗遇见自己
“百万先生”最后一次讨价还价
尾声

内容摘要
 《马可·波罗(精)/金色俄罗斯》是什克洛夫斯基的一部历史小说。什氏依据马可·波罗本人的游记以及大量的真实史料,极尽所能地展开了他对丝绸之路的文学想象。他以马可·波罗的人生经历和丝路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纪实与评注结合的方式对马可·波罗的个人遭遇与东方文化进行了详实描写。通过讲述马可·波罗及父亲和叔父在其东方之旅中的遭遇和经历,不仅描写了马可·波罗坎坷的一生,同时再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尤其是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政治、
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和风物人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系列书介绍——19世纪以降,俄罗斯诞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学巨匠,如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这些金子般的名字迄今仍在向世人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作为一座富矿,俄罗斯文学在我国所显露的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宝藏仍在我们有限的视阈之外。“金色俄罗斯丛书”进一步挖掘那些静卧在俄罗斯文化沃土中的金锭,向中国读者展示赫尔岑的人性,丘特切夫的智慧,费特的唯美,苔菲的幽默,什克洛夫斯基的精致,波普拉夫斯基的超现实,哈尔姆斯的怪诞……可以这样说,俄罗斯文学史即一部绝妙的俄国思想史,它所关注的始终是民族、人类的命运和遭际,还有在动荡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
金色俄罗斯丛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人、翻译家汪剑钊主编,遴选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向中国读者呈现优美而深厚的俄罗斯文学。

精彩内容
 威尼斯城出现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在斯特拉波生
活的时代,威尼斯如今的所在地当时还是一片冷冷清清的沙滩。
在草地上,渔民们住在吊脚楼里,他们用编织的篱栅抵御海浪和沙子的侵袭。
威尼斯城出现在浅滩上,是因为大地变得危险了。
草原从多瑙河一直通向遥远的中国,牧民自古以来就在那里过着游牧生活;在欧洲,人们甚至不知道是哪个民族在那里游牧,各民族原本的名字传到欧洲都已经失真了里海将辽阔的草原带一分为二.通向南方的道路沿海岸而行,途经杰尔宾特’附近的狭窄通道;另外一条道路更长,它穿过草原,向东通向里海北岸。
草原上生活着游牧民族。他们夏天到山上去,冬天下来进入山谷。在冬季,牲畜吃的是从积雪下刨出来的干草。
畜群行走的路线是固定的,且与外界隔绝。每一
个游牧圈都归属于某个独立的部族。在歇脚的地方挖有水井,水井往往极深。井壁用枯树枝编制的篱栅或砖石加固。人们从井里拽上来长长的皮桶,把水倒进饮牲口的水槽。
在饮水处羊群挤作一团。
畜群饮好了.人们再次上路.走在畜群后面的是牧民,还有骆驼,它们驮着帐篷。
许多宽阔的商路穿过游牧圈,那些商路通往欧洲完全不了解的遥远的国度。
商路是骆驼那长满老茧的蹄子踏出来的,是强壮的马蹄和驴子的小蹄子踩出来的。
路面低洼——好像一道道沟似的;路边点过篝火的地方黑魃魃的,而干枯的骆驼骨头和马骨则像是稀
疏的白色篱笆。
在干旱年份,在战争年代,或者一个部落战胜另一个部落,而酋长将草原上各个游牧部落联合起来的时候,游牧圈便遭到破坏,一些游牧部落则沿着商路或者流动到中国,或者到一些富庶的波斯城市,抑或到遥远的欧洲。
草原总是动荡不安。游牧圈袭击游牧圈,畜群混杂在一起,人们聚集起来。战败者被编人部落联盟的先头部队。
部落联盟在行进,牲畜啃食青草。牧民砍伐树木,用树枝喂羊。
然而,即便那时,士兵们也还是保护着商队走的大路’因此商人们可以前往交战的各国。
5世纪时匈奴踏遍了欧洲。
他们的单于阿提拉‘占领了意大利波河’沿岸的整个上游地区。这在当时令人深感恐惧,甚至有人说,好像连鸟儿为了救下幼崽,都把它们含在嘴里飞向了大海,飞向海边的盐沼地。
海岸边总是泛着白色的泡沫。
河流汇人大海之时,冲积而成沙嘴。
混浊的海浪浪尖发白,迎着淡水奔腾而来。伊尔河‘汇聚了大海的泥沙,而浅滩阻断了河水的去路,一些小岛以长形沙丘围起潟湖,并从中间横贯而过。
人们为躲避匈奴,逃到潟湖后面的岛上。
这里的威尼提人接纳了逃亡的人们。
匈奴没有占领这些岛屿。
此后进攻威尼斯的是德国国王查理大帝’的军队
,但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斯拉夫人击败了查理的部队
,威尼斯潟湖的居民点得以保全下来。
浅滩上的村落逐渐增多,由一座座桥梁连接起来。
起初,威尼提人的民权在各个岛上还有所保留,城市由各街区的当选者管理;较大的岛屿被称为大岛,其他岛屿则被称为小岛。
城市逐渐发展,但是并不安宁,其管理者不是大公,而是选举出来的总督;早期的二十九位总督中有四人被刺瞎,四人被驱逐,三人被打死,五人自己主动放弃了权力。
这个不安宁的城市越来越富有,一直做着买卖;它买卖食盐。
威尼斯人载着食盐来往于各个海域,在不同的港口拋下自己的双齿锚。
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