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63.3 7.2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朱莉娅·T. 伍德(Julia T. Wood)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63627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549026

上书时间2024-05-23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美]朱莉娅·T.伍德(JuliaT.Wood),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个人关系、亲密伴侣暴力、女性主义,以及性别、沟通和文化的交叉研究。在37年职业生涯中,她出版了25本书,发表了百余篇文章,荣获多个教学和学术奖项。
译者简介李康尼,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专业。在美学习工作三年,曾参与美国大选采访报道,现从事传媒工作。
黄泽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拥有多年翻译经验。

目录
目录
前? 言  / i 
导? 论  / 1 
第一章 人际沟通初探 
人际沟通的定义  / 14 
人际沟通的模式  / 24 
人际沟通的原则  / 36 
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媒体  / 42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指导原则  / 43 
本章总结  / 48 
第二章 沟通与自我认知 
什么是自我  / 58 
个人形象的呈现与协调  / 76 
社交媒体与个人形象  / 78 
自我丰富的指导原则  / 79 
本章总结  / 87 
第三章 感知与沟通 
人类感知的过程  / 98 
影响感知的因素  / 111
社交媒体与感知  / 118 
提升感知和沟通能力的指导原则  / 119 
本章总结  / 127 
第四章 语言的世界 
语言的符号本质  / 136 
语言沟通的原则  / 139 
象征能力  / 146 
言语社区  / 156 
提升语言沟通能力的指导原则  / 160 
本章总结  / 167 
第五章 语言之外的世界 
非语言沟通的定义  / 178 
非语言沟通的原则  / 181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 188 
社交媒体和非语言沟通  / 199 
提升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指导原则  / 201 
本章总结  / 204 
第六章 专注倾听 
倾听的过程  / 214 
倾听的障碍  / 220 
无效倾听的形式  / 227 
使倾听适应沟通目的  / 232 
社交媒体和倾听  / 237 
有效倾听的指导原则  / 239
第七章 情绪与沟通 
情 商  / 252 
理解情绪  / 255 
有效表达情绪的障碍  / 265 
社交媒体和情绪  / 273 
有效表达情绪的指导原则  / 274 
本章总结  / 281 
第八章 沟通氛围:人际关系的基础 
和谐关系的特征  / 292 
肯定与非肯定的氛围  / 301 
社交媒体与沟通氛围  / 313 
营造与维持肯定氛围的准则  / 314 
本章总结  / 320 
第九章 应对关系中的冲突 
人际冲突的定义  / 334 
冲突的原理  / 335 
冲突的取向  / 344 
冲突的应对方式  / 347 
冲突中的沟通模式  / 350 
社交媒体和冲突  / 359 
冲突中的有效沟通原则  / 361 
本章总结  / 366
第十章 生活中的友谊 
友谊的基本特征  / 378 
友谊的发展阶段  / 387 
友谊面临的压力  / 392 
社交媒体和友谊  / 397 
朋友之间的沟通准则  / 400 
本章总结  / 404 
第十一章 忠诚的恋爱关系 
忠诚的恋爱关系  / 416 
恋爱关系的发展阶段  / 423 
社交媒体和恋爱关系  / 436 
恋爱关系的沟通准则  / 437 
本章总结  / 445 
第十二章 家庭内部的沟通 
家庭生活的多样性  / 454 
家庭沟通  / 462 
家庭生命周期  / 466 
社交媒体与家庭沟通  / 474 
家庭有效沟通准则  / 475 
本章总结  / 481 
后记 话题延伸  / 487 
参考文献  / 493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剖析了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际沟通问题,向读者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沟通知识和技巧。全书分为12大章节,结合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成果,辅以丰富的阅读材料,为读者提供了针对各种沟通情境的解决方案。作者采用活泼的互动对话式写作,结合经典美剧、电影、漫画展开分析,从而带领读者轻松理解和应用书中理论。本书还包括大量自测练习和情境模拟,以供读者在自我实践中有效提升沟通能力。

精彩内容
人际沟通的原则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八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人际沟通不可避免我们需要铭记于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时,人际沟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会通过我们的做与不做、说与不说来理解我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沟通,我们保持沉默的意义和他人对此的解读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通常来讲,西方人会更加注重语言的力量,而把沉默视作愤怒、冷漠或无知的表现;而一些印第安人和大多数东方文化成员则把沉默理解为深思或尊重。无论何种理解,沉默本身都是一种沟通。 有时即使我们不是有意的,客观上也在沟通。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鬼脸会表露出我们内心的不认同,一个翻白眼的动作会表明我们不喜欢某人,但这些都是沟通。无意识的沟通往往发生在意义的关系层面上,我们通过微妙的、往往是非语言性的沟通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不管我们是否以沟通为目的,不管他人是否理解我们的意图,我们都在不断地、不可避免地与人沟通。 原则二:人际沟通不可逆转也许你曾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发了脾气,说了一些感到后悔的话,因为你伤害了别人,或者透露了一些你本想保密的隐私。之后,你可能试图通过道歉、解释或否认等方式努力弥补造成的伤害。但是你终究无法抹去这段对话,不能收回说过的话。 在写邮件或在网上发帖时,你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也许你读到了一条让你非常生气的消息,然后你飞快地发送了一个粗鲁的回复,之后却开始后悔。也许你在网上发了一张自己不清醒的照片,却被你的父母看到了。沟通的不可逆转性提醒我们,要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旦我们对某人说出了某些话,它们就会成为这段关系的一部分。记住这条原则能让我们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说与不说有所斟酌。 原则三:人际沟通包含伦理选择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道德议题关乎对错。由于人际沟通不可逆转,且会影响他人,因此它总是涉及道德问题。我们的言行会影响他人的感受、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因此,有责任感的人会仔细考虑他们的沟通所产生的道德影响。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道德选择。如果告诉他人某事会导致他不再愿意按你的意愿做一件事,你还会告诉他吗?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让你生气的信息,你会不会恶语回击(假设你再也遇不到这个人,不会承担任何不好的后果)?你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来评判别人的沟通方式,还是会从他人的立场来理解对方?在工作中,如果给予负面反馈会有助于同事的工作,你会为了避免伤害他们而选择不说吗?在这些例子中,我们都面临着道德选择。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关注沟通过程中的道德选择。阅读本书时,请思考一下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是什么道德原则引导你做出这种选择。 原则四:人们在沟通中建构意义沟通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语言和行为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解读沟通。人类会使用符号,这使我们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
在第四章中,我们会知道符号和语言一样,本身并没有内在意义。我们必须对符号进行解读。如果有人说“你生病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呢?要解读这句话,就要考虑说话的背景(咨询会议、商务会议、一场滑稽表演之后),说话人(心理医生、经理、下属、朋友、敌人),以及语言本身。这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它可能是对你的医疗诊断、对你职业能力的质疑、对你古灵精怪的赞美,或是对你的不认同。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会逐渐发展出一套意义体系,这样他们就能对重要的议题和感受产生共同的理解。在一段关系刚开始时,一方可能会认为争执是正常和健康的,而另一方可能会避免争执。随着时间推移,伴侣之间会对争执产生共同的理解,逐渐明白它是什么,该如何应对,它是对关系的威胁还是促进关系发展的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着我们对冲突的定义。在美国,人们鼓励表达和捍卫自己的意见。因此,与在亚洲传统家庭长大的人相比,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人往往更注重冲突的价值。对于不同群体来说,冲突的意义并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时间和心情的不同,他对同一事物的含义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你心情很好,那么别人的一句嘲笑可能只是玩笑和打趣;但若你心情低落,那么同样一句话就可能会伤害和激怒你。像所有的沟通一样,嘲笑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沟通的含义是人们在具体的交流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原则五:元信息传递会影响意义“元信息传递”(metacommunication)这个词的前缀“meta”是“关于”的意思,词根“communication”意为“沟通”。因此,这个词是指“关于沟通的沟通”。例如,在与你的朋友帕特沟通的过程中,你发现他身体僵硬,说话音调很高。这时,你可能会说:“你看起来非常紧张。”这句话就是元信息传递,因为它是关于帕特身体语言的沟通。 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谈论其他对话或非语言交流。例如,如果乔和马克激烈争吵,然后乔对马克进行了不当的人身攻击,乔可能事后会解释:“我并不是那个意思,那只是一时的气话。”这样的元信息传递就可能会减轻之前带来的伤害。如果两人更加心平气和地谈论了彼此的分歧,马克总结说:“这次谈话非常成功,我想我们现在都更加理解对方了。”这一评价就是对之前那次谈话的元信息传递。 元信息传递可以加深理解。例如,老师有时会说:“下面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句话暗示学生要对接下来的内容格外重视。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我刚刚说的可能听起来很严厉,但这是因为我在乎你。”这是在告诉孩子应该如何解读自己的批评。管理者可能会对下属说:“我真的这样认为,我没有在开玩笑。”以此强调内容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太确定,我们可能会说:“我还在思考这件事,暂时没有坚定的立场,但是目前我倾向于认为……”这句前提是在告知听众你对自己所说的并不十分确定。 通过元信息传递,我们也可以确认对方是否正确理解了你说的话。“我说清楚了吗?”“你知道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吗?”“你能明白为什么我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吗?”等问题能帮助你确认对方是否理解了你的意图。你也可以通过元信息传递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你的意思是你很担心,是吗?”“如果我理解正确,你的意思是你觉得自己被困在想做的事情和父母想让你做的事情之间?”你甚至可以说:“我不明白你刚刚说的,你能换种方式解释一下吗?”这个问句式的元信息传递能让对方知道你没有领会他的信息。
有效的元信息传递有助于朋友和伴侣表达他们对互动的感受。琳达·阿奇泰利(LindaAcitelli,1988,1993)研究了伴侣间对于彼此交流的感受。研究表明,对于关系中必须解决的冲突和问题,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元信息传递非常重要。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很有必要了解对方对于两人差异的看法,他们也希望了解如何更好地通过沟通来解决差异。在一次冲突中,一方可能会说:“我感觉我们都非常固执,你觉得我们可以各让一步吗?”这传达了他对两人沟通状况的不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冲突过后,其中一方可能会说:“这确实解决了我们之间的问题,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塔拉:不管对于什么问题,只有安迪和我都认为双方在讨论之后感觉好多了,我才觉得争论真正结束。除非我们都说“真开心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或者我们所经历的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不然我不会觉得争吵真正过去了。 阿奇泰利也发现,在没有冲突或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女性会比男性更重视元信息传递。例如,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女性可能会跟她的男伴说:“依偎在你身边让我感觉很舒服。”这句话就是对两人的关系和非语言沟通的评价。根据阿奇泰利和他人的研究(Wood,1997,1998),在没有亟须解决的问题时,男性通常认为没有必要讨论他们的关系。了解这种在元信息传递偏好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有助于你更准确地解读他人。
原则六:人际沟通可以发展和维持关系人际沟通是我们建立、确认和转变关系的主要方式。人们通过交谈来确定对彼此互动的期望和理解,区分适当和不适当的话题与沟通方式,以及关系本身的性质。这段关系是友情还是恋情?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依靠?我们如何应对分歧,是该正视、忽视还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关系的底线在哪里,何为不可饶恕的背叛?什么才算是关心—言语、行动,或者两者兼有?由于沟通本身并没有内在意义,我们必须在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意义体系。 沟通也能帮助我们构建或重构个人和共同的历史。例如,当人们陷入爱情时,他们常常将过去的感情经历定义为“短暂的痴迷”或“不成熟的感情”,但绝不是真正的爱情。当感情出现问题时,伴侣们会共同寻找对冲突的解释方式,以使感情得以继续。婚姻专家表明,如果伴侣间出现不忠行为,他们常常会找出一种保全面子的解释方式,使双方可以继续一起生活(Scarf,1987)。伴侣们常常谈论起过去经历的困境和欢乐,追忆过往能让双方意识到他们已经在一起那么久,有那么多共同的经历。通过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伴侣们可以产生共同的关于他们自身、沟通和关系的理解。 沟通也是人们为自己和关系构建未来的主要方式。例如,对于亲密无间的人来说,谈论对共同未来的憧憬是联系双方最有力的纽带之一(Dixson&Duck,1993;Wood,2006)。伴侣们常常畅想未来,讨论他们的家庭计划和20年后的境况。同样地,朋友之间也会讨论未来的计划,约定未来如果必须分开的话,一定要找机会重聚。同事之间也会谈论未来的工作发展和挑战。沟通让我们能够表达和分享梦想、想象与回忆,并将这些编织成维持关系的共同理解。 卡伦:我喜欢跟我的未婚夫讨论未来。有时候,对于未来的房子、孩子,以及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几个小时。我知道未来不可能完全是现在想象的样子,但是谈论未来让我觉得与戴夫非常亲近,就好像我们的未来是真实的一样。 原则七:人际沟通不是万能药我们已经知道,人们可以通过沟通满足许多需求,并建立与他人的关系。然而,如果认为沟通是万能药,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问题光靠说话是解决不了的。沟通本身并不能解决饥荒、人权践踏、种族歧视、家庭暴力或一些身体疾病。语言本身也无法弥合人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或抹去背叛所带来的伤害。虽然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理解,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但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也要明白,“把事情说清楚”是纯西方式的理念,并非所有文化都习惯在关系中强调沟通,或者过多地谈论感受。虽然人际沟通有很多优点和价值,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它的有效性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原则八:人际沟通的有效性是可习得的有一种观念错误地认为有效沟通的能力是天生的,有的人对此有天赋,而有的人则没有。虽然有些人在运动或写作上有着超凡的天赋,但这不意味着另一些人不能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样地,有些人可能在沟通上颇有才能,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沟通者。通过阅读本书,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人际沟通的运作方式,同时学会提升沟通效率的技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