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1卷第2版)(精)编者:秦大同//谢里阳
  • 【假一罚四】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1卷第2版)(精)编者:秦大同//谢里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1卷第2版)(精)编者:秦大同//谢里阳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150 7.5折 199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秦大同//谢里阳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33379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9元

货号30591448

上书时间2024-05-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篇 机械设计基础资料
第1章常用资料和数据
1.1常用字母1-3
1.2国内及国外标准代号1-4
1.3机械传动效率1-5
1.4常用材料的密度1-6
1.5松散物料的密度和安息角1-7
1.6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1-7
1.7摩擦因数1-8
1.8金属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1-10
1.9常用材料的线胀系数1-10
1.10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1-11
1.11机械传动和摩擦副的效率概略值1-12
1.12各种传动的传动比推荐范围(参考值)1-13

第2章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
2.1法定计量单位1-14
2.1.1国际单位制(SI)单位1-14
2.1.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14
2.1.3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计量单位1-15
2.2常用单位换算1-31

第3章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3.1术语与定义1-38
3.1.1优先数系(GB/T 321—2005、GB/T 19763—2005)1-38
3.1.2系列代号1-39
3.2优先数的计算与序号N的运用1-40
3.3系列选择原则1-40
3.4优先数的应用示例1-40

第4章常用数学公式
4.1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1-44
4.2二项式系数1-48
4.3代数1-49
4.3.1二项式公式、多项式公式和因式分解1-49
4.3.2指数和根式1-49
4.3.3对数1-50
4.3.4不等式1-50
4.3.5代数方程1-51
4.3.6级数1-52
4.3.7傅里叶级数1-53
4.3.8行列式1-53
4.3.9矩阵1-55
4.3.10线性方程组1-62
4.4常用平面几何1-63
4.4.1平面三角1-63
4.4.2正多边形的圆内切、外接时的几何尺寸1-66
4.4.3弓形几何尺寸1-67
4.5复数1-67
4.6坐标系及坐标变换1-68
4.7常用曲线1-69
4.8几种曲面1-73
4.9常用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位置1-74
4.10微积分1-76
4.10.1导数1-76
4.10.2积分1-78
4.10.3常微分方程1-90
4.10.4拉氏变换1-92

第5章常用力学公式
5.1理论力学基本公式1-95
5.1.1静力学基本公式1-95
5.1.2运动学基本公式1-98
5.1.3动力学基本公式1-100
5.1.4常用转动惯量公式1-101
5.2材料力学基本公式1-109
5.2.1主应力理论公式1-109
5.2.2常用的强度理论1-114
5.2.3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选取1-115
5.2.4常用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1-117
5.2.5杆件计算的基本公式1-125
5.2.6非圆截面直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式(线弹性范围)1-127
5.2.7受静载荷梁的内力及变位计算公式1-129
5.2.8单跨刚架的弯矩计算公式1-150
5.2.9接触应力计算1-152
5.2.10平板中应力与位移的计算1-156
5.2.11薄壳的应力与位移的计算1-163
5.2.12厚壁圆筒和球壳的应力、位移计算与强度设计1-165
5.2.13旋转圆筒、轴、圆盘的应力和位移计算1-166
5.2.14压杆稳定性计算1-167
5.3热力学基本公式1-170
5.3.1热力学第一定律1-170
5.3.2热力学第二定律1-172
5.3.3状态方程1-173
5.3.4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Maxwell)关系式1-174
5.3.5比热容1-174
5.3.6热力过程基本方程1-176

参考文献1-177

第2篇 零件结构设计
第1章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1机械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2-3
1.1.1功能使用要求2-3
1.1.2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要求2-3
1.1.3其他要求2-3
1.2结构设计的内容2-3
1.2.1满足功能要求的结构设计2-3
1.2.1.1利用功能面的结构设计2-3
1.2.1.2利用自由度分析法的零件结构设计2-3
1.2.1.3功能面法结构设计示例2-6
1.2.1.4自由度法结构分析及示例2-8
1.2.1.5现代机械结构及功能分析示例2-9
1.2.2满足工作能力要求的结构设计2-12
1.2.2.1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2-12
1.2.2.2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2-19
1.2.2.3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2-22
1.2.2.4考虑发热、噪声、腐蚀等问题的结构设计2-25

第2章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2.1常用铸造金属材料和铸造方法2-29
2.1.1常用铸造金属材料的铸造性和铸件的结构特点2-29
2.1.2常用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30
2.2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2-32
2.2.1简化铸造工艺2-32
2.2.2提高铸造性能2-39
2.2.3受力合理2-43
2.2.4便于切削加工2-44
2.2.5组合铸件2-46
2.3对铸造结构要素的具体尺寸要求2-47
2.3.1铸件壁厚2-47
2.3.2加强肋2-47
2.3.3壁的连接与过渡2-49
2.3.4孔边凸台、内腔、铸孔2-53
2.3.5铸件尺寸公差2-55
2.4特种铸造对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2-56
2.4.1压力铸件的结构工艺性2-56
2.4.2熔模铸件的结构特点2-57
2.4.3金属型铸件的结构特点2-59
2.5组合铸件结构2-59
2.6铸件缺陷与改进措施2-62
2.7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现代精确铸造技术2-71

第3章锻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3.1锻造方法与金属的可锻性2-82
3.1.1各种锻造方法及其特点2-82
3.1.2金属材料的可锻性2-84
3.2锻造方法对锻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2-85
3.2.1自由锻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2-85
3.2.2模锻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2-87
3.2.2.1模锻件的结构要素(JB/T 9177—2015)2-88
3.2.2.2锻件尺寸标注及其测量法2-91
3.3模锻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2-91

第4章冲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4.1冲压方法和冲压材料的选用2-96
4.1.1冲压的基本工序2-96
4.1.2冲压材料的选用2-98
4.2冲压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2-99
4.2.1冲裁件2-99
4.2.2弯曲件2-102
4.2.3拉伸件2-104
4.2.4成形件2-105
4.3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形状和位置的相关公差与极限偏差2-108
4.4冲压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2-113

第5章切削件结构设计工艺性
5.1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118
5.2切削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120
5.2.1保证加工质量2-120
5.2.2减少切削加工量2-126
5.2.3提高加工效率2-126
5.2.4减少生产准备和辅助工时2-133
5.2.5结构的精度设计及尺寸标注符合加工能力和工艺性要求2-141
5.3金属切削件结构设计中的常用标准2-148
5.3.1标准尺寸2-148
5.3.2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2-149
5.3.3棱体的角度与斜度2-150
5.3.4中心孔2-151
5.3.5零件倒圆与倒角2-152
5.3.6球面半径2-153
5.3.7滚花2-153
5.3.8砂轮越程槽2-154
5.3.9刨切、插、珩磨越程槽2-155
5.3.10退刀槽2-155
5.3.11插齿、滚齿退刀槽2-157
5.3.12T形槽2-158
5.3.13燕尾槽2-160
5.3.14润滑槽2-160
5.3.15锯缝尺寸2-161
5.3.16弧形槽端部半径2-161
5.3.17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 3—1997)2-162
5.3.18紧固件用孔2-164
5.4切削件结构工艺性设计注意事项2-166

第6章热处理零件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6.1零件热处理方法的选择2-170
6.1.1退火与正火2-170
6.1.2淬火与回火2-171
6.1.3表面淬火2-171
6.1.4钢的化学热处理2-171
6.2影响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因素2-175
6.2.1零件材料的热处理性能2-175
6.2.2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和表面质量2-176
6.3对零件的热处理要求的表达2-176
6.3.1在工作图上应标明的热处理要求2-176
6.3.2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2-177
6.4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2-178
6.4.1防止热处理零件开裂的注意事项2-178
6.4.2防止热处理零件变形的注意事项2-181
6.4.3防止热处理零件硬度不均的注意事项2-183
6.5几类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实例2-185

第7章快速成形零件的加工工艺性
7.1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2-192
7.2快速成形制造用材料2-192
7.2.1快速成形对材料的要求2-192
7.2.2快速成形材料的分类和使用方法2-193
7.2.3国外主要快速成形材料的产品及用途2-193
7.2.4国内主要快速成形材料的产品及用途2-193
7.3金属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参数对成形精度的影响2-195
7.3.1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成形精度的影响2-195
7.3.2激光烧结快速成形精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2-197
7.4快速成形设备技术参数、加工精度2-198

第8章其他材料零件及焊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
8.1粉末冶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01
8.1.1粉末冶金材料的分类和选用2-201
8.1.2传统粉末冶金零件制造工艺2-201
8.1.3可以压制成形的粉末冶金零件结构2-205
8.1.4需要机械加工辅助成形的粉末冶金零件结构2-206
8.1.5粉末冶金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参数2-206
8.1.6粉末冶金零件的形位公差及标注2-208
8.1.7粉末冶金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2-210
8.2工程塑料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12
8.2.1工程塑料的选用2-212
8.2.2工程塑料件的制造方法2-212
8.2.3工程塑料零件设计的基本参数2-214
8.2.4工程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2-216
8.3橡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2-218
8.3.1橡胶件材料的选用2-218
8.3.2橡胶件结构与参数2-218
8.3.3橡胶件的精度2-220
8.3.4胶辊尺寸公差2-223
8.3.5橡胶制品的尺寸测量2-226
8.4焊接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26
8.4.1常用金属的焊接性2-226
8.4.2焊接方法及适用范围2-228
8.4.3焊接接头的形式2-232
8.4.4焊接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2-233
8.4.5焊接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2-239
8.4.6焊接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公差2-241

第9章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要求
9.1一般装配对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2-243
9.1.1组成单独的部件或装配单元2-243
9.1.2结合工艺特点考虑结构的合理性2-244
9.1.3便于装配操作2-245
9.1.4便于拆卸和维修2-247
9.2零部件的维修工艺性要求2-250
9.2.1保证拆卸的方便性2-250
9.2.2考虑零件磨损后修复的可能性和方便性2-250
9.2.3减少机器的停工维修时间2-251
9.3过盈配合结构的装配工艺性2-252
9.4自动装配对零部件结构设计的要求2-254

参考文献2-259

第3篇 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
第1章机械制图
1.1制图一般规定3-3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3-3
1.1.2图幅分区及对中符号、方向符号3-5
1.1.3标题栏和明细栏(GB/T 10609.1—2008、GB/T 10609.2—2009)3-5
1.1.4比例(GB/T 14690—1993)3-7
1.1.5字体(GB/T 14691—1993)3-7
1.1.5.1汉字3-7
1.1.5.2数字和字母3-8
1.1.5.3图样中书写规定3-8
1.1.6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3-9
1.1.6.1线型3-9
1.1.6.2图线宽度3-10
1.1.7剖面符号(GB/T 4457.5—2013)3-12
1.1.8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3-14
1.1.8.1基本规则3-14
1.1.8.2尺寸标注示例3-14
1.1.8.3尺寸注法的简化表示法3-19
1.1.9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GB/T 4458.5—2003)3-27
1.1.10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标注(GB/T 15754—1995)3-28
1.1.11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GB/T 4458.2—2003)3-31
1.2图样画法3-32
1.2.1第一角投影、第三角投影、轴测投影3-32
1.2.2视图3-34
1.2.3剖视图和断面图3-39
1.2.4图样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GB/T 16675.1—2012)3-46
1.2.4.1特定画法3-46
1.2.4.2对称画法3-49
1.2.4.3剖切平面前、后结构的画法3-49
1.2.4.4轮廓3-50
1.2.4.5剖面符号的简化3-51
1.2.4.6相同、成组结构或要素画法3-52
1.2.4.7特定结构或要素画法3-54
1.3常见结构表示法3-60
1.3.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1—1995)3-60
1.3.1.1螺纹的表示法3-60
1.3.1.2螺纹的标注方法3-62
1.3.2齿轮表示法(GB/T 4459.2—2003)3-64
1.3.2.1齿轮及齿轮啮合的表示法3-64
1.3.2.2齿轮的图样格式3-66
1.3.3花键表示法(GB/T 4459.3—2000)3-67
1.3.4弹簧表示法(GB/T 4459.4—2003)3-69
1.3.4.1弹簧的画法3-69
1.3.4.2弹簧的图样格式(GB/T 4459.4—2003)3-70
1.3.5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4459.7—2017)3-71
1.3.6动密封圈表示法(GB/T 4459.8—2009、GB/T 4459.9—2009)3-75
1.3.7中心孔表示法(GB/T 4459.5—1999)3-79
1.3.8展开图画法3-80
1.4CAD制图有关规定(GB/T 18229—2000)3-84
1.4.1CAD工程制图的基本设置要求3-84
1.4.1.1图纸幅面与格式3-84
1.4.1.2比例3-85
1.4.1.3字体3-85
1.4.1.4图线3-85
1.4.1.5剖面符号3-86
1.4.2CAD工程图的尺寸标注3-87
1.4.3CAD工程图的管理3-87
1.5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有关规定(JB/T 5054—2000)3-87
1.5.1基本要求(JB/T 5054.2—2000)3-87
1.5.2编号原则(JB/T 5054.4—2000)3-90
1.5.3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JB/T 5054.7—2001)3-91
1.5.4通用件管理(JB/T 5054.8—2001)3-93
1.5.5借用件管理(JB/T 5054.9—2001)3-95

第2章尺寸精度
2.1尺寸精度基本概念3-97
2.1.1精度设计3-97
2.1.2互换性3-97
2.1.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3-98
2.1.3.1优先数系3-98
2.1.3.2优先数3-98
2.1.3.3系列的种类和代号3-98
2.1.4标准化3-100
2.2极限与配合基础3-100
2.2.1基本术语和定义3-100
2.2.2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及表示3-103
2.3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3-105
2.3.1标准公差系列3-105
2.3.2基本偏差系列3-106
2.3.2.1轴的基本偏差3-106
2.3.2.2孔的基本偏差3-109
2.3.2.3基本偏差js和JS3-111
2.3.2.4基本偏差j和J3-111
2.3.3孔与轴的极限偏差3-111
2.4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3-136
2.4.1公称尺寸至500mm公差带与配合的规定3-136
2.4.1.1轴、孔公差带3-136
2.4.1.2配合3-137
2.4.2公称尺寸大于500~3150mm公差带与配合的规定3-143
2.4.2.1轴、孔公差带3-143
2.4.2.2配合的选择3-143
2.4.3公称尺寸至18mm轴、孔公差带的规定3-143
2.5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3-144
2.5.1适用范围3-144
2.5.2总则3-144
2.5.3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3-145
2.5.4一般公差的图样表示法3-145
2.5.5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和解释3-145
2.6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3-146
2.6.1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方法3-146
2.6.2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3-146
2.6.2.1基准制的选用3-146
2.6.2.2公差等级的选用3-147
2.6.2.3配合的选用3-152
2.6.2.4配合的应用示例3-154
2.6.3应用示例分析3-157
2.7圆锥的公差与配合3-159
2.7.1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3-159
2.7.1.1术语及定义3-159
2.7.1.2一般用途的锥度与锥角系列3-159
2.7.1.3特定用途的圆锥3-159
2.7.2圆锥公差3-161
2.7.2.1术语及定义3-161
2.7.2.2圆锥公差3-162
2.7.2.3圆锥直径公差所能限制的最大圆锥角误差3-163
2.7.2.4圆锥公差按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和圆锥直径公差时的标注3-163
2.7.3圆锥配合3-165
2.7.3.1圆锥配合的特征3-165
2.7.3.2圆锥配合的结构型式3-165
2.7.3.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3-166
2.7.3.4圆锥角偏离基本圆锥角时对圆锥配合的影响3-167
2.7.3.5内圆锥或外圆锥的圆锥轴向极限偏差的计算3-167
2.7.3.6基准平面间极限初始位置和极限终止位置的计算3-170
2.7.4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3-171
2.8尺寸链计算方法3-171
2.8.1尺寸链的术语和定义3-171
2.8.2尺寸链环的特征符号3-171
2.8.3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174
2.8.3.1计算参数3-174
2.8.3.2计算公式3-174
2.8.3.3尺寸链的计算种类3-176
2.8.3.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176
2.8.3.5装配尺寸链计算顺序3-177
2.8.3.6相对不对称系数e与相对分布系数k的取值3-178
2.8.4尺寸链计算示例3-178
2.8.4.1正计算示例3-178
2.8.4.2反计算示例3-179
2.8.4.3中间计算示例3-180

第3章几何公差
3.1几何公差的概念3-181
3.2几何要素3-181
3.2.1几何要素分类和术语定义3-181
3.2.1.1几何要素分类3-181
3.2.1.2几何要素基本术语和定义3-181
3.2.2几何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182
3.2.3要素线型表3-183
3.3几何公差的定义及标注3-184
3.3.1几何公差术语定义3-184
3.3.2几何公差类型及符号3-187
3.3.2.1几何公差类型及特征项目符号3-187
3.3.2.2几何公差附加符号3-187
3.3.3几何公差带3-188
3.3.3.1几何公差带形状3-188
3.3.3.2几何公差带位置3-189
3.3.4几何公差的标注规范3-189
3.3.4.1几何公差的全符号3-189
3.3.4.2几何公差框格的指引线3-190
3.3.4.3几何公差框格3-191
3.3.4.4辅助要素框格3-203
3.3.4.5补充说明3-204
3.3.5几何公差的定义、标注和解释3-20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