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中秋/中国节苏槿;萧三闲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24.6 4.9折 49.8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槿;萧三闲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9787508545462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087697

上书时间2024-05-17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槿,媒体人,行摄作家、专栏作者。《走遍中国》系列作者,摄友 爱的100摄影胜地》(中国篇、外国篇各一卷)《四时之歌:风物里的节气生活》“中国节”系列丛书等。萧三闲,作家,策划人、媒体人。“国家动漫品牌建设与保护计划”入选项目《荷包蛋》总策划;主编过《西藏旅游》、《旅游新报》等;著有《乌托之邦》《重庆美女》、《媒变》等作品。2016年起彩墨手绘《闹三闹万一》系列漫画,《四时之歌:风物里的节气生活》“中国节”系列丛书旨在以中国画再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播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目录
序    中秋月:圆满的哲学_ 003
第一章  中秋节的前世与嬗变_ 009
中国人对月的崇拜与想象 _ 012
逐本溯源中秋节 _ 016
从“中秋”到“中秋节” _ 021
中秋的民俗乡情 _ 031
第二章  中秋节的花式打开模式_ 039
祭月、拜月,一个都不少 _ 042
赏月、玩月,中秋节的高潮在此 _ 051
月亮代表我的心 _ 063
中秋少不得兔儿爷 _ 067
玩灯放灯灯映月 _ 074
烧塔:塔有多红,日子就有多红火 _ 079
舞火龙:当时尚香港遇上传统佳节 _ 083
九子斗蟋蟀,多子又多福 _ 087
钱塘江畔观秋潮 _ 091
第三章    中秋的味道记忆_ 097
月饼的记忆 _ 100
且饮一杯桂花酒 _  107 吃过螃蟹 百样无味 _ 111 挖藕采菱中秋忙 _ 116
秋高鸭肥好吃鸭 _ 121
两广人家吃田螺 _ 124
吃芋头,有“余头” _ 127
第四章   中秋节的诗情画意_ 131
诗词中秋 _ 134
画里的中秋 _ 140
名家写中秋 _ 147

内容摘要
“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的意向、大团圆的人生理想,是中国文化的情结……”正因为圆满的月亮,与人间情感生活有了这样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的诗人才会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在一年的时序中,中秋节所在的是秋季中期,天气不冷不热,白昼与夜晚均等,农忙秋收已过,是时候好好享受生活,迎接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季,并为来年绸缪打算了。秋高气爽,携一轮明月,邀
约亲朋好友,在桂花香里,就着皎洁月光,品着丰收的味道。因此,中秋之美,美在普通人眼里,美在诗人笔下,美在画家纸面,是静逸而深情的,是多思而美好的,不似别的节日那样热闹,却远比其他节日更具特殊的人文气质。
本书不仅介绍中国节的风俗、美食、传说、历史、传承,更通过精美插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国节的魅力。让读者不仅了解每个节日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还能了解一些跟节日有关的诗词经典、传统习俗。书稿的插画随文而画,灵动鲜活,为图书增添了不少亮色。

精彩内容
 中国人对月的崇拜与想象说起月亮,我们往往脱口便能吟诵出不少古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的确,中国人对月亮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文人们更是将月亮作为寄情的对象,付诸浓墨深情,娓娓倾诉。
月亮是神秘的、变幻莫测的,月亮也是柔美的、浪漫的,月亮给予中国古人极
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月亮之上有仙子嫦娥,有琼楼玉宇。中国古人之所以偏爱与月亮产生“纠葛”,更重要的缘由正如宋代文豪苏轼所言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住在月宫里的人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后人管嫦娥叫“仙子”,因为她一直住在天上的月宫里。嫦娥仙子善良、美丽、
温柔,是个让天蓬元帅被贬落凡间变身猪八戒都念念不忘的仙女。传说,嫦娥是远古神射手后羿之妻,在后羿射下9个太阳之后,西王母赐他不老仙药,后羿却舍不得吃,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日,后羿的门徒逄蒙上门索要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结果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向天上飞去。那一
日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嫦娥飞了好久,一直飞到月亮上才停住了飘荡。待后羿回家发现妻子不在,抬头一望,嫦娥正在遥远的月亮上巴巴望着自己。两人相望无语泪先流。而后的每年八月十五,后羿便在家中庭院设宴望月,人们也纷纷效仿,祈盼恩爱夫妻能够团聚。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就是以嫦娥命名的。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遥远的月宫里除了仙子嫦娥,还有一只拿着玉杵,跪地捣药的玉兔。玉兔为什么会出现在月宫中,说法莫衷一
是,总之,它是嫦娥的宠物,与她形影不离。
当我们望向明月的时候,会看到月亮上有一团黑影。在中国的另一则神话传说中,那团黑影是砍树人吴刚。吴刚本是一介凡夫,对修仙十分着迷,于是到深山中请教仙人,学习仙术。但是吴刚学习并不用心,这让仙人很是恼怒,于是,命他待在月亮上砍伐桂树,并且告诉他,只要砍倒了桂树,就能修仙成功。吴刚一想,这还不容易,兴高采烈地飞升月宫开始砍树。只是月宫里的桂树不是凡品,拥有超强愈合能力,吴刚一刀砍下去,刀痕立刻就消逝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一直在砍树,桂树一直保持着原
来的样子。吴刚的修仙之路遥遥无期。
嫦娥、玉兔、吴刚的故事为月亮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为后来的中秋节平添了更多谈资,让这个节日更加美丽动人。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
好,诗词歌赋也罢,古人对月亮的描摹,不仅出于对月亮的好奇,更在于对月亮的崇拜以及对拟人化月神的崇拜。深究其原因,除了古人对自然美的崇拜之外,更有人们关乎“团圆”“不死”的美丽想象。月有阴晴圆缺,正好寓意人的悲欢离合。月亮一轮轮地圆了,地上的人们也期待着和家人朋友团聚、
团圆。于是,月亮便不再只是月亮,更是一种希望,一
种护佑。
P12-1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