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扉页有印 签名 介意勿拍 原书定价高 希谅解

450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汉宾、张振芳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1-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汉宾、张振芳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7059894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16页
  • 字数 81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核磁共振(NMR)好似一棵长青树,枝繁果硕,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5次诺贝尔奖。
  第1次,美国科学家Rabi发明了研究气态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获l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2次,美国科学家Bloch(用感应法)和Purcell(用吸收法)各自独立地发现宏观核磁共振现象,因此而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3次,瑞士科学家Ernst因对NMR波谱方法、傅里叶变换、二维谱技术的杰出贡献,而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4次,瑞士核磁共振波谱学家KurtWüthrich,由于用多维NMR技术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结构的三维构象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同获此奖的还有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日本科学家。
  第5次,美国科学家PaulLauterbur于1973年发明在静磁场中使用梯度场,能够获得磁共振信号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物体的二维图像;英国科学家PeterMansfield进一步发展了使用梯度场的方法,指出磁共振信号可以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从而使磁共振成像技术成为可能,他发展的快速成像方法为医学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打下了基础。他俩因在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
  另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章中,有关核磁共振方面的文章最多,排名第一。
【目录】
第1章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1.1原子核的角动量与磁矩
1.2宏观磁化矢量
1.3磁感应强度、导磁率和磁性饱和
1.4核磁矩的拉莫进动、射频场和核磁共振
1.5磁偶极子、局部磁场和偶极相互作用
1.6磁化矢量运动方程与旋转坐标系
1.7铁磁共振
1.8线宽与线形
1.9分辨率
1.10灵敏度
1.11化学交换
1.12核电四极矩与核四极矩共振(NOR)

第2章化学位移
2.1化学位移
2.2化学位移标尺
2.3化学位移参考
2.4大分子的屏蔽常数
2.5影响l3C化学位移的因素

第3章偶合常数
3.1自旋-自旋偶合(标量偶合)
3.2J偶合常数分类与Dirac向量模型
3.3磁旋比对偶合常数的影响与约化偶合常数
3.4H-H偶合常数
3.5C-H偶合常数
3.6C-D偶合常数
3.7C与其他核(19F、31P)的偶合常数

第4章弛豫
4.1磁化矢量的弛豫过程
4.2自旋-晶格弛豫
4.3弛豫定律
4.4自旋-自旋弛豫
4.5其他弛豫
4.6相关时间和谱密度函数
4.7弛豫机制
4.8T1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5章图谱解析
5.1自旋系统的分类规则
5.2近似方法解析图谱
5.3精确方法解析图谱

第6章脉冲傅里叶变换NMR谱仪
6.1磁体
6.2谱仪控制台
6.3探头和探头调谐
6.4磁场稳定度
6.5匀场
……
第7章理论计算工具
第8章表象理论
第9章脉冲序列设计方法
第10章一维谱
第11章自旋回波和驰豫时间的测量
第12章双共振
第13章二维谱
第14章多量子跃迁
第15章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
第16章实用脉冲序列分析
第17章元素的NMR参数表
常用物理常数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