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 中国人的通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的通史

一版一印库存新书,书衣后封破损如图

19 1.8折 108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绥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09

书友kw7734800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绥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87392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71页
  • 字数 1090千字
  • 丛书 历史新视野书系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
《中国人的通史》就是要讲述中华民族从『根』到『主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是个有记载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记载如此系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的历史是华夏各族在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最后汇聚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
中国境内的各族,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各族之间为了争取“生存空间”,曾有过激烈的争斗,甚至战争;各族之间又在共同的生活,共同的追求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地陆续融入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一批民族融合了,新的一批民族又走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批民族融合了,又有一批新的民族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也就因此愈来愈丰富,愈来愈色彩多样。本书很好地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张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生,籍贯上海市。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9年应台湾辅仁大学罗光校长邀请,于1990年5月到台湾访问,是上海第一位赴台湾访问的学者。从1990年起,曾在美国许多在学(主要是哈佛大学)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工作。研究范围包括:各个宗教的历史,当代中国宗教问题、当代中国边疆问题、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个人已出版的著作有:《宗教古今谈》、《东正教和东正教在中国》、《中世纪上帝的文化》、《数学和哲学》、《TheNuoCulture》(英文版)、《犹太教与中国开封犹太人》、《基督教会史》、《中世纪基督教会史》(台湾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有关“东正教”全部条目等。已经发表的论文有:《“天命观”对汉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也论“回回”》、《王岱舆的“以儒解回”和利玛窦的“易佛补儒”——论明代中外交流史上两个先驱》等数十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由原始走进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在文明曙光上的困惑
细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马家窑文化——庙底沟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半山一马厂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印陶纹文化——红山文化——巨石文化——沙井文化——屈家岭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
第二节 还处在民主选举时期的三皇、五帝和涿鹿籍的黄帝
第三节 君主世袭制的夏朝
羿浞搏乱,少康中兴——夏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天文历法——关于“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和“夏时期全图”
第四节以青铜闻名于世的商朝
成汤灭夏——商王传承情况——殷商王朝的社会性质和国王权力——商朝的军队——商代的刑法与监狱——殷商时期奴隶们的遭遇——商对外族的征讨穷兵黩武——商朝灭亡——商代的农业、畜牧业——商代的手工业——殷商时期商品交换得到迅速发展——商代的文字——商代的艺术——殷商时的科学技术和天文历法——殷商时期的宗教观念——关于商王国时期(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境内其他地方的国、方、氏、族的情况
第五节 汉族融合的向心力之一:代表当时文明的周礼建立
周人发祥——周王朝的巩固统治措施——西周的征讨和灭亡——西周时的官制——西周时的兵制——西周的刑罚——西周的农业——西周的手工业——西周时期的科学——西周的历法——西周时期的哲学思想西周时期的文学——西周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西周时期)在中国境内西周王朝控制区外的情况
第六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春秋时期
“大江东去”的东周王朝——“周郑交恶”对周王的教训一尊王攘夷,齐、晋、楚、秦、越五国相继称霸——礼乐崩坏,新的生产关系走上历史舞台——春秋时的农业和新的生产关系在成长——春秋时代的文化笔者日
第二章 秦皇汉武雄才大略和汉族的成丁礼:独尊儒术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各国新政
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改革——有远大志向的秦国的商鞅变法——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各国的中央官僚机构——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组织——征兵制和常备军——战国七雄纷争一“合纵”和“连横”政策——秦灭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学和文学——艺术——战国时的农业和水利事业——战国时的手工业发展——战国时期的商业和城市——战国时期的社会各阶层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其他地区(除“七雄”以外)的情况——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有关六国的灭亡,秦的统一
第二节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
第三章各族由碰撞向融合:两晋、八族二十国到南北朝
第四章各民族融合绽放出灿烂的隋唐文明和再次分裂的五代十国
第五章懦弱的两宋和理学由此成为统治思想的内容
第六章蒙古族潜移汉化和汉族饱受压迫的元朝
第七章机关算尽的朱元璋和皇帝集驻过“度”的明朝
第八章迅速汉化的女真族和奠定今日国土的清朝
附录清代前五朝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