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35.75 4.1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5

新典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032532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334千字
【内容简介】
哪些人属于“街头官僚”?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为什么说作为基层公职人员的街头官僚常常是实质上的政策“制定者”?
  街头工作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会给街头官僚及其服务对象带来哪些影响?
  在面临资源不足、控制不够、目标不明确等各种挑战的情况下,街头官僚会发展出哪些做法,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是街头官僚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迈克尔·李普斯基的代表作品。在本书中,作者将“街头官僚”定义为那些在工作过程中直接与公众打交道,并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拥有实质性裁量权的公职人员,并提出,典型的街头官僚包括教师、警察、社会工作者、法官、公共律师、医务工作者等。本书旨在探寻街头官僚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尽管他们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执行者,处于政策链条的最末端,但由于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对公众进行赏罚决断,因此他们的政策执行行为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一种政策制定行为。
  本书从个体视角出发,考察了街头官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遭遇的广泛困境。作为街头官僚的服务或管理对象,公众也常常面临行动上的困境。这些困境来自政策规范、组织目标及公众需求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面对复杂、凌乱、紧张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环境,街头官僚可能不得不采取限量配给资源、根据官僚组织的偏好筛选申请者、不多加思考就批准申请、“一刀切”等做法来简化工作任务,以使自己在完成繁重工作的同时,避免被问责的消极后果。深入分析上述困境和冲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街头官僚的行为及其策略,也有助于人们了解法律和政策在现实中是如何真正得到执行的。
  作为街头官僚研究的奠基性著作,本书于1980年首次出版,标志着街头官僚理论正式诞生。在其后的40多年中,本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街头官僚研究成为公共管理、政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外,本书从政策执行研究的角度,对街头官僚的工作环境及其在政策执行中的行动策略展开分析,开辟了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揭示了政策执行的底层逻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美国公共行政科学院院士,街头官僚理论的提出者。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历,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政治学教授,先后在知名智库Dēmos担任高级项目主任、杰出高级研究员,还曾在乔治城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任教。长期从事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专长为民主与治理、政府运作与创新、非营利组织与慈善、社会服务等。出版《城市政治中的抗议》《雇佣非营利组织:合约时代的福利国家》等多部著作,《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为其代表作品。

译者简介

韩志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出版《让权利运用起来——公民问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等专著,《官僚制》等译著。

颜昌武,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学理论、基层治理等。出版《公共行政学简明史:以西蒙-沃尔多争论为主线》等专著,《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公共行政学百年争论》等译著。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街头官僚提供奖励和进行惩罚的方式,建构和设定了公众的生活和机遇。这些方式规定了人们行动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因此,每当公众的福利增加时,国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扩张。作为公共利益的供给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街头官僚是政治论争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两种诉求中被撕扯:一边是服务对象对提高服务有效性和回应性的诉求,一边是公民团体对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效率的诉求。

 

第一章  街头官僚的关键角色

关于公共服务范围与本质的冲突

与公众打交道时的冲突

第二章  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权

源于组织权威的相对自主权

街头官僚与管理者的差异

抵抗的资源

 

第二部分  工作情境

街头官僚机构往往会陷入平庸的循环中。项目越完善,对公民的需求反应越灵敏,服务需求也就越多。这种更多的需求迫使机构人为地限制服务,或者在缺乏定价机制的情况下向服务对象强加费用。服务质量低劣或者是难以获得服务的代价,一直持续到极端情况下,该机构将恢复到以前对服务对象需求漠不关心的均衡状态。组织越成功,就越有可能遇到这种困境。

 

引言

第三章  资源问题

需求与供给:为什么资源在街头官僚机构中总是匮乏的

第四章  目标和绩效评估

目标

绩效评估

第五章  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非自愿的服务对象

冲突、互惠和控制

服务对象的社会建构

第六章  街头工作中的维护与疏离

维护

疏离

疏离的影响

 

第三部分  实践模式

对街头官僚机构的研究可能会和其他研究有所不同,因为在街头官僚机构中,不仅要制定出令人满意的 (而非最理想的)决策,而且心理及组织过程也要令人满意。因此,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街头官僚机构,我们就必须仔细地探究街头官僚为应对工作上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惯例和带有主观性的回应方式。

 

引言

第七章  限量配给服务:对使用与需求的限制

服务的代价

排队

惯例与限量配给

第八章  限量配给服务:管理中的不均等

对偏见之普遍性的评论

第九章  控制服务对象和工作情境

精打细算

对常规做法的结果予以管理

第十章  与服务对象打交道时的心态

改变街头官僚对工作的看法

改变街头官僚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第四部分  街头官僚的未来

街头官僚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越大,我们就越不能推断量化指标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即便是警察逮捕人数或急诊室治疗人数这样看似简单的评估指标,我们也不知道逮捕是否谨慎,或者治疗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经验丰富的管理专家承认,从量化指标推断服务质量,是会产生问题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量化指标作为评估服务质量的替代指标,也不妨碍他们忽视其使用中的推理问题。

 

第十一章  对人性化服务的抨击:官僚控制、问责制与财政危机

使员工遵守机构目标

问责与生产率

街头官僚与财政危机

第十二章  官僚关系的大背景

街头官僚关系中的矛盾倾向

第十三章  对人性化服务的支持:改革与重建的方向

提升服务对象自主性的方法

当前的实践方向

专业主义的前景与问题

让新员工守住初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