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 周平|范歆蓉 北京联合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发货前杀菌消毒,保证符合品相,不缺页,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
13.48
2.3折
¥
58
八品
仅1件
作者周平|范歆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0256187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452110049148781568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从在大学当老师,到转向商业培训师,去企业做培训,22年的职业生涯里,我见过无数讲课能力很强的培训师由于不擅长课程开发,没有自己的独门课程和专长课程,因而他们所讲的课程同质化严重。课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出现了讲这门课的培训师比听这门课的学员还多的“繁荣景象”。同时,有很多企业和学员需要的培训课题却无人开发。
因此,培训师加强课程开发修炼的意义在于,既拓宽了其课程范畴,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又填补了课程空白,推动了培训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2012年,有一位在企业从事培训管理的朋友委托我向他推荐讲销售沟通课程的培训师,为此,我在30多个QQ群发布了课程需求信息。出乎意料的是两小时内收到300多份主讲沟通技巧课程的培训师简介及其课程介绍,比对之后,没有一位培训师被选中。因为企业要的是销售沟通,目的是让销售员提升在销售活动中的沟通能力,而报名的培训师讲的都是常规的、通用的社会沟通课程。
试想,如果有人开发出销售沟通课程,众多想提升销售沟通能力的人就有了专业课程。专门讲销售沟通课程的培训师屈指可数,却有上千万销售人员有这类培训需求,这位培训师一定能脱颖而出,建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多的优秀培训师,也有更多的培训课题等待开发。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根据自己与团队多年来辅导企业培训师开发课程的理论及套路流程编写本书,旨在帮助没有独门课程和权威课程,不知如何针对特定需求开发课程的培训师自主开发课程。本书集合了周平、范歆蓉、洪海江、范一智、林海等多位培训师10多年的课程开发经验和实战培训经验,并结合了指导企业和学员进行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书中提供的课程开发的方法流程、步骤环节和工具技巧,在我们多年的课程开发培训实践中效果显著。
书中还提供了练习题与点评,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微信与我们互动。
导语摘要
培训师课程开发必备工具书!
《培训师授课技能手册》作者周平、范歆蓉最新力作!
近300场培训师培训,5000天课程的案例积累,超2万受训培训师从中获益!
超大容量授课技能,最新典型案例分析,更多有效实操工具!
《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完整梳理了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既对内容开发要点有深入讲解,有融入了对内容的讲解技巧的设计,让培训师不仅会开发课程、能开发课程,更能对开发的课程讲得好,让内容完美落地。书中不乏拿来即用的表格工具,更配有app等定制内容。完成书中的相关练习,还可获得作者的点评,有效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
作者简介
周平,中国著名培训师导师,,中国PTT教育培训发起人,独创“三立”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系,为企业进行过培训。著有《培训师授课技能手册》《培训师核心能力突破》等。
范歆蓉,“PTT国际专业讲师培训”“三立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课程授权导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高层管理,培训经验丰富服务客户:珠海培训师协会、云南人力资源管理师协会、工商银行新疆省分行、北京现代兰州永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
目录
前言 / XIII
第一章
课程开发概述
一、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 2
1. 课程开发:开发、编写课程内容 / 2
2. 课程设计:设计授课形式和技巧 / 4
二、“三立”课程开发 / 8
1. 课程立题:确定课程方向 / 8
2. 课程立纲:构建课程体系 / 8
3. 课程立节:完善课程内容 / 11
三、培训课程的四大类型 / 14
1. 知识普及型课程 / 14
2. 问题解决型课程 / 15
3. 专题修炼型课程 / 15
4. 系列修炼型课程 / 16
四、培训课程的四大取向 / 17
1. 内容知识取向 / 17
2. 素质提升取向 / 17
3. 能力提升取向 / 18
4. 标准法规取向 / 19
第二章
360分制培训需求调研与360分值课前评审
一、360分制培训需求调研 / 23
1. 360分制培训需求调研表格示例 / 23
2. 360分制培训需求调研的优点在于指标精细化 / 24
3. 如何根据培训需求分配授课时间 / 24
二、360分制培训需求调研训练 / 25
1. 调研信息发布 / 25
2. 培训需求调研表的回收与整理 / 27
3. 第三方调研确定培训取向 / 28
4. 360分制培训需求与360分值课程时间转换 / 29
三、360分值课前评审 / 30
1. 360分值课前评审:课程成功的保障 / 30
2. 360分值课前评审的3个方法 / 32
3. 360分值课前评审的4个标准 / 34
第三章
课程立题
一、课程立题的标准及原则 / 36
1. 让每个课程都成为精品 / 36
2. 让课程成为精品的4个要素 / 37
3. 课程立题的两大原则 / 38
4. 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 / 39
二、课程介绍说明及编写训练 / 40
1. 课程介绍的产生依据 / 40
2. 课程介绍的目的 / 41
3. 课程介绍示例及编写训练 / 41
4. 课程介绍的“四要”和“三不可” / 43
5. 课程介绍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 43
三、课程核心宗旨说明及编写训练 / 44
1. 课程核心宗旨的产生依据及步骤 / 44
2. 课程核心宗旨的价值及管理要点 / 44
3. 课程核心宗旨的规范格式及示例 / 45
四、有效立题评审 / 47
1. 培训师自我评审 / 47
2. 需求单位评审 / 47
第四章
课程立纲
一、课程立纲概述 / 50
1. 大纲让课程功能得以支撑 / 50
2. 课程大纲产生的基础 / 50
二、课程常见的6种大纲类型 / 50
1. 课程理论型大纲 / 51
2. 课程执行型大纲 / 51
3. 高端学术型大纲 / 52
4. 问题分析型大纲 / 53
5. 问题解决型大纲 / 54
6. 标准规范型大纲 / 56
三、6种大纲的3种处理方法 / 57
1. 什么是课体量 / 57
2. 课程和大纲所需课体量的计算步骤 / 58
3. 课程大纲的合理讲课时间 / 59
4. 大纲的3种处理方法 / 60
四、花田逻辑大纲分析及开发 / 61
1. 什么是花田逻辑大纲 / 61
2. 花田逻辑大纲的优缺点 / 63
3. 花田逻辑大纲的要求 / 63
4. 花田逻辑大纲开发训练 / 64
五、顺常规逻辑大纲分析及开发 / 68
1. 什么是顺常规逻辑大纲 / 68
2. 顺常规逻辑大纲的优缺点 / 68
3. 顺常规逻辑大纲的要求 / 68
4. 顺常规逻辑大纲开发训练 / 69
5. 花田逻辑大纲与顺常规逻辑大纲的结合 / 77
六、3种学员级别下顺常规逻辑大纲的时间分配 / 77
1. 培训学员的3种级别 / 78
2. 不同级别学员的内容分级 / 78
3. 不同级别学员对应内容的时间分配 / 81
七、课程大纲鉴赏 / 82
1. 课程鉴赏和分析常用标准 / 82
2. 花田逻辑大纲鉴赏示例 / 85
3. 顺常规逻辑大纲鉴赏示例 / 86
八、课程大纲开发表填写示例 / 86
1. 课程开发示例一 / 87
2. 课程开发示例二 / 89
第五章
课程立节
一、立节对课程落地有重要价值 / 92
1. 立节让课程大纲的价值得到体现 / 92
2. 立节让课程大纲的知识系统得以丰富 / 92
3. 立节让学员需求得到满足 / 92
4. 立节让课程大纲的功效得以落地 / 92
二、课程小节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 / 93
1. 原生知识 / 93
2. 实时知识 / 94
3. 困惑解答 / 94
三、课程小节内容的开发方法 / 94
1. 学员需求内容应对法 / 95
2. 相关资讯联想法 / 98
3. 培训师经验检索法 / 103
4. 查阅书籍参考法 / 105
5. 名家课程学习法 / 107
6. 三五成群头脑风暴法 / 107
7. 原生知识借用法 / 108
8. 时事资讯引用法 / 109
9. 数据搜集汇总法 / 110
10. 牵强附会妙用法 / 111
11. 企业经验、知识转化法 / 112
12. 向资深员工或专家采访法 / 113
13. 跨行业知识方法套用法 / 115
四、细节、微细节的布局开发 / 118
1. 课程细节开发 / 119
2. 课程微细节开发 / 121
五、课程小节内容分级标准 / 122
1. 课程小节内容的3个级别 / 122
2. 各级内容的时间分配与内容布局 / 123
六、课程一级小节内容强拆法的步骤 / 124
七、课程开发示例 / 128
第六章
课程艺术设计
一、课程感性、理性、互动设计 / 136
1.感性设计:抓住学员注意力 / 136
2. 理性设计:让学员学到知识 / 137
3. 互动设计:活跃课程氛围 / 139
二、研讨会及讨论设计 / 142
1. 研讨会的5个“最” / 142
2. 每天课程中研讨会的安排 / 144
3. 研讨会的设计步骤 / 144
三、案例设计 / 147
1. 案例是最好的感性素材 / 147
2. 案例的四大来源 / 147
3. 案例的展现形式 / 148
4. 案例的使用频率 / 148
5. 案例开发相关表单 / 149
四、快乐元素设计 / 151
1. 快乐元素能营造良好的氛围 / 151
2. 课程中的开心金库素材 / 151
3. 开心金库的使用频率 / 152
4. 课程开心金库清单 / 152
五、组合问话设计 / 154
1. 开场三问设计与训练 / 154
2. 一对一三组合问话设计与训练 / 157
3. 对话三组合问话设计与训练 / 158
4. 一般性对话三组合问话设计与训练 / 159
5. 对话五组合问话设计与训练 / 161
六、重要内容思想建设设计 / 163
1. 重要内容思想建设可以让学员重视内容 / 163
2. 每个培训班的学员都有3种对学习的重视度 / 163
3. 对重要内容进行思想建设的方法 / 164
七、实战性内容的训练步骤设计 / 168
1. 实战性课程是设计出来的 / 168
2. 课程实战性内容的设计步骤 / 169
八、有效内容结束设计 / 173
1. 有效的内容结束为下一个内容的成功打下基础 / 173
2. 课程中内容结束的位置设计 / 174
3. 组合式课程结束设计 / 176
第七章
课程幻灯片设计
一、常用课程幻灯片背景模板 / 180
1. 企业规定的幻灯片模板 / 180
2. PPT自带模板 / 181
3. 培训师个性化模板 / 181
二、课程幻灯片的横向布局 / 182
1. 幻灯片232横向布局 / 182
2. 幻灯片151横向布局 / 183
三、课程幻灯片的纵向布局 / 184
1. 幻灯片181纵向布局 / 184
2. 幻灯片343纵向布局 / 184
3. 幻灯片55纵向布局 / 185
4. 横向布局与纵向布局结合应用 / 186
四、课程幻灯片的两大类型 / 186
1. 课程规定幻灯片的应用与标准 / 186
2. 课程内容幻灯片的应用与标准 / 188
3. 课程幻灯片总数量计算 / 188
五、课程幻灯片美学标准 / 189
1. 字体设计 / 189
2. 字号(字形)设计 / 189
3. 文字数量 / 190
4. 图片应用 / 190
第八章
课程开发的六大评审
一、结合需求与课程目的的评审 / 194
1. 第一次评审介绍 / 194
2. 评审前的需求内审 / 194
3. 培训师在评审前的准备 / 196
4. 第一次评审的形式和标准 / 196
二、学员需求、课程介绍、核心宗旨的综合评审 / 197
1. 第二次评审介绍 / 197
2. 培训师对第二次评审的准备 / 197
3. 第二次评审的步骤及标准 / 198
三、课程大纲数量、方向评审 / 199
1. 第三次评审介绍 / 199
2. 培训师对第三次评审的准备 / 199
3. 第三次评审的标准 / 200
四、课程小节与课程大纲功能比对评审 / 201
1. 第四次评审介绍 / 201
2. 培训师对第四次评审的准备 / 202
3. 第四次评审的标准及原则 / 203
4. 第四次评审的步骤 / 203
五、课程展示艺术对课程功能提升的效果评审 / 205
1. 第五次评审介绍 / 205
2. 培训师对第五次评审的准备 / 205
3. 第五次评审的标准及原则 / 206
六、课程开发的可普及性、可传承性评审 / 207
1. 第六次评审介绍 / 207
2. 培训师对第六次评审的准备 / 207
3. 第六次评审的标准及原则 / 208
第九章
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与培训系统完善
一、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212
1. 解决了企业发展和人才欠缺的矛盾 / 212
2. 保证了企业培训的质量 / 212
3. 降低了组织员工集体参加培训的难度 / 214
二、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 214
1. 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对企业培训的价值 / 214
2. 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有4个清单 / 215
3. 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目录清单的设计制作 / 216
4. 企业培训的9种学习方法 / 217
三、企业培训师两年三阶段培养计划 / 220
1. 企业培训师第一阶段培养计划 / 220
2. 企业培训师第二阶段培养计划 / 222
3. 企业培训师第三阶段培养计划 / 226
四、企业培训师课程开发能力训练 / 230
1. 企业培训师自主开发课程的重要性 / 230
2. 结合两年三阶段培养计划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 231
五、企业培训师课程开发辅导与评审 / 238
1. 第一次辅导:知识辅导 / 238
2. 第二次辅导:授课技巧辅导 / 242
3. 第三次辅导:幻灯片设计与授课技巧辅导 / 243
4. 第四次辅导:总成果验收和抽查试讲辅导 / 247
致谢 / 249
内容摘要
立题、立纲、立节,是课程开发必经的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做好了,课程开发就成功了一大半。
作者周平独创“三立”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系,从分析学员需求出发,完整梳理了整个课程开发流程,详细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开发要点。同时,对开发的内容加以适当的技巧设计,使其收到讲授效果。80%的受训培训师反馈,通过培训,自己开发的企业专业岗位课程实战性大大提高,课程内容与学员需求契合度达98%,深受企业领导满意。
结合自己及团队多年来辅导培训师开发课程的实战经验,周平与范歆蓉推出《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一书。本书凝结了“三立”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系的精髓,有案例分析,有工具方法,也有拿来即用的表格模板,更提供了获得作者点评的互动机会,全方位有效提升培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不论你是刚入行不久,还是资深培训师,本书都是你不容错过的经典。有了它,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不再难。
主编推荐
培训师课程开发必备工具书
《培训师授课技能手册》作者新力作
近300场培训师培训,5000天课程的案例积累,超2万受训培训师从中获益
超大容量授课技能,新典型案例分析,更多有效实操工具
作者之一周平是培训界领军人物,对课程开发、授课技巧等有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培训实战经验,可为理论与经验兼备的培训师导师。《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完整梳理了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既对内容开发要点有深入讲解,有融入了对内容的讲解技巧的设计,让培训师不仅会开发课程、能开发课程,更能对开发的课程讲得好,让内容完美落地。书中不乏拿来即用的表格工具,更配有app等定制内容。完成书中的相关练习,还可获得作者的点评,有效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
精彩内容
一、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有着绝对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两者的意义和价值又截然不同。课程开发是将课程内容开发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员对本课程知识有所了解;课程设计则是在内容开发完成之后,根据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授课效果进行艺术、
技巧设计与编排,以达到让学员对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授课目的。
1.课程开发:开发、编写课程内容(1)课程开发的定义课程开发是针对明确的课程需求,由专业课程开
发人员或课程开发小组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编写的过程。
(2)课程开发的形式课程开发的形式通常有以下3种:①培训师个人独立完成课程开发。
由一位有专业工作经验或者做专题研究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经验,独立完成课程编写,形成解决目标需求的课程体系。
②成立专题紧密课程开发小组。
一些企业培训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课程开发培训,不具备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企业培训管理者也不放心将重大课题交给没有独立开发过课程的人去单独完成。于是,往往选择由一个专业团队来共同完成一
个课题的课程开发。
③成立专题松散课程开发小组。
松散课程开发小组由本单位对同一课题有一定研究的几位专家组成。每位专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专长完成课程开发,事先不需要进行任何讨论,否则会受别人观点的影响,打乱自己的课程开发计划,让自己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3)课程开发的步骤以上3种课程开发形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多年来在从事企业课程开发培训辅导中,发现第三种形式的方法及成果最为有效,故本书只介绍这一形式的课程开发步骤。
课程开发步骤如下——第一步:每位专家根据课程需求和课程目的,在规定期限内按自己的想法完成课程开发;第二步:在特定的时间召开小组会议,每人阐述自己的大纲内容、结构和授课方法,供评审小组选出每位专家的保留内容;第三步:直接形成组合性、高水平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二度开发与完善新开发出来的课程内容在最初几次课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边讲边调整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的二度开发与完善。
步骤如下——第一步:每次课程后,主讲培训师填写“培训师自我课程评估表”,所有学员填写“学员课程收获反馈建议表”;第二步:课程开发者和主讲培训师阅读每一张学员评价表,分析二度开发的方向;第三步:4~5次授课调整后,完成导师讲义手册,形成一段时期内的固定课程模板;第四步:当课程所涉及内容、操作流程、法律法规标准有所变化时,课程培训师必须在第一时间根据变化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及时更新。
2.课程设计:设计授课形式和技巧(1)课程设计的定义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开发完成后,为确保课程氛围良好、课程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对授课形式、授课技巧的设计。
(2)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有以下4个目的:①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
很多培训师只做内容讲解,没有授课技巧,以致内容虽好,却无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授课质量。
②为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授课目的保驾护航。
每个内容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如果只需要让学员了解,就不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如果要达到让学员掌握的目的,靠简单的内容讲解是不够的,需要设计案例、演练、讨论等。
③强调重要内容的作用,让学员重视课程。
对于重要内容,培训师必须运用相应技巧强调重要性,提升学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学员只有重视课程了,才会认真学习。
④有效提升授课氛围,让学员对企业培训产生好感。
学员喜欢课程是课程能有效进行的保证,沉闷的授课形式只能让学员反感,甚至使其对今后的课程都充满抗拒。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员工喜欢参
加企业组织的培训,培训师在课程开发中,一定要加入快乐性、互动性的课程设计。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