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张晓明|惠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张晓明|惠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发货前杀菌消毒,保证符合品相,不缺页,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9.5 2.1折 45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明|惠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5012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023813412260003851

上书时间2024-12-19

启灵正版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从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到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1949年以后,中国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大公共机构群,事业单位中包含有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机构。与其他公共部门一样,由政府直接管辖的文化机构也同时受到党的领导,而且由于文化被赋予“意识形态”属性,文化领域更是被称为“宣传文化领域”。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展开,文化领域的“计划体制”逐渐蜕变,中国的文化市场逐渐出现。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市场”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法规性文件中。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中国文化市场的“双轨制”特征基本上形成。这一政策的基本主旨是:在保持市场微观主体——“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基本未动的情况下,放开收费服务,赋予个人和文化生产机构越来越大的自主权。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文化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带来了文化生产力的显著提升和文化市场的持续繁荣。

  这一形势在2000年以后迅速改变。为了应对加入WTO开放服务贸易的挑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开始将大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纳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范围。2003年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并于2006年开始全国性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两种文化市场主体正式进入“分类改革”的统一部署,文化市场从局部开放走向全面开放。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为题专门论述,标志着文化市场建设目标的正式提出。

  以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为背景,文化市场建设贯穿了改革开放全过程;以新时期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为背景,文化市场建设显示出向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主线的改革新阶段发展的显著特点。中国的文化发展已经开始了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逐渐起支配作用的时期,文化市场构建成为中心环节。

  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目标的文化市场建设新阶段,有着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在“文化经济政策”主导下文化市场发展阶段完全不同的面貌,中国的文化市场化进程开始了从局部走向全局、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深入研究“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尽管“文化市潮一词出现在政策文件中已经26年,但是对于文化市场的系统理论研究却极为鲜见。由于发展历史和逻辑不同,国外相关研究似乎也少见。若能以此书引起讨论,也算为此问题的开掘略尽了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张晓明,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法改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代表作有:《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加入WTO队中国文化产业又什么影响》、《关于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等。

  

  惠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文化政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文化哲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执行主持人。曾参加“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项目研究。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2014)、《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2009)总课题组成员。出版专著《文化强国: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主编、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数部。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目录
前言 从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到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一章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一般属性

二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殊属性

三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点

四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五 充分认识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复杂性

第二章 现代文化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 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以非市场的脱离大众的精英文化为标志,主要特点是“供养制”

二 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初级阶段,主要特点是分工和专业化

三 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全面扩张期,主要特点是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四 以知识性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成熟和转型期,主要特点是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五 以艺术和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走向“后文化市场”,主要特点是寻找全球本土化路径

第三章 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全球化背景

一 新一轮全球化的三个理解:词义、性质与特点

二 走向全球化之路: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 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格局:传媒汇流

四 新一轮全球化的体制创新:放松管制

第四章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 我国文化产业兴起是改革开放的必然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市场不断开放的结果

三 展望今后5~10年的市场机遇,中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四 以体制机制创新确立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章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一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提出

二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

四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一场发展与改革交织的深刻实践

第六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双轨制的形成(1979~1991)

一 商业广告的出现:我国文化市场的破晓记

二 双轨制:文化领域多方探索的市场化之路

三 从压制到规范:文化市场艰难的建构过程

第七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壮大阶段(1992~2002)

一 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与文化市场建设观念的突破

二 开放市场准入:建设文化市场体系的根本性举措

三 开放市场定价机制:为分散化资源配置开辟道路

四 互联网的冲击:新业态和新产业推动文化市场加速开放

五 集团化改革:以行政化整合构建市场主体

六 文化经济政策的新转向

七 市场监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八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整体建构阶段(2003~2014)

一 新文化发展观: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思想基础

二 全面改革文化体制试点:目标、任务与关键环节

三 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统一市场体系下的“双轮驱动”战略

四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描述:文化市场主体是如何构建的

五 从打造市场主体到建设市场环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六 政府职能转变与文化市场宏观管理体制的优化

七 文化产业的“政策红利”:一个值得讨论的市场建构基础性命题

八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发展

结语:对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目标的展望

内容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分析了文化市场的交易对象(产品和服务)、交易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易中介(各种专业化机构)以及交易环境四个基本环节,探讨了文化市场与一般市场相区别的特殊属性,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文化市场的分析框架,并用这个分析框架来解答目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文化市场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