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手书,发货前杀菌消毒,保证符合品相,不缺页,圆通发货(圆通不到走邮政),下单后24小时内发货。
¥ 26.12 3.6折 ¥ 72 八品
仅1件
作者《生活月刊》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52986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782699653675471360
上书时间2024-12-13
寻找茶的源头,
也就是找寻中国人精神的源地。
(一)
我们相信已经找到了沟通情感的媒介,那就是茶。
我们邀请茶人、摄影师和编辑记者,踏上前往中国那些茶树的种植地的山路。行走在这些茶山里,绘画一幅关于茶的旅途。寻找茶的源头,也就是找寻中国人精神的源地。
找寻茶源,并非出于好奇心,它应是我们的本心。在作为桌上那一道青翠或金黄的饮品之前,它在怎样的景象里生长,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这是明代茶人所缺乏的自然之道,他们在书斋茶室里悬挂山水画幅,焚香插花布道,意图营造自然,但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茶源,感受当地的风土。
(二)
车子在武夷山的正岩行走时,急雨如注。在那些山峰消失于雨雾之中的巨岩边,一道道瀑布从天而降,山气之刚,水汽之柔,竟可以共汇一景。钟灵毓秀,这里出产的茶被视为正岩茶,茶客称之为“岩韵”,岩韵气酽者,谓之极品。
到了下梅村的时候,雨小了点。水从邹家祠堂的石雕门楼屋檐滴下,门外便是梅溪,雨水、山涧水都汇流到村里的梅溪里。这急淌的溪水,让我确信,这里就正是当年的那个“茶商水道”,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之路”的起点。在康熙年间,每日行筏三百艘,筏上满载的正是山上采集下来的新茶,茶市盛极一时。
我们的“茶之路”采访组的行程,在2013年春夏之际,来到的是中国茶叶最为鼎盛兴旺的原产地:武夷山。当其时,我们的访茶之旅已经行程过半。在武夷山茶区探寻的茶,莫不以茶气虹冠其上,茶汤酽浓纯正著称。韵味为上,这里的茶人喝茶,品第一道茶汤之前,会先闻茶杯盖上的香气。
中国人在茶的香气里感受到的是什么?我们所思索的茶韵,是一种由土地的自由和淳朴的气氛所培育出来的真福。
(三)
在陆羽所在的时代,云南的崇山峻岭与大江峡谷是难以企及的所在,他出生于湖北,行走于太湖,晚年隐居在浙江。即使在可以直接飞抵版纳的今天,到达云南西南部那些寨子依然得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耗费一整个白天,在脚下那些云雾萦绕的峡谷森林里,蕴藏着各种野生古树,其中就有着古茶树。
有人说,是在明朝时期,借由驻军的力量,种植下成片的茶树林,数百年后这些茶树躲过了战事、朝代更迭与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它们曾经的主人都已经化为尘土,当地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借着人类获益的本能接管了它们。也有学者猜测本是野生植物的茶树,随着人类的移居,从云南的深山里向四川、南方丘陵地带迁移出来,其中,布朗族与畲族充当了茶叶文明使者的角色。他们把茶树种子不断散播,直至衍变出完全适应了当地风土的茶树品种。
近年,普洱茶价格的持续走升,陈年、山头、树龄成为人们看重价格的坐标,然而我们更看重茶的什么价值?我们更应注重感受茶叶中蕴藏着天空、雨露和山魂。是这些自然的原力而不是金钱角力,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茶的洗礼。利休大师说:“想象一下没有茶的生活,如果和现在有区别,那么你就不懂茶。”
(四)
我们可以假想如果有本叫《茶史》的千页鸿篇巨制,那么茶作为一种饮品和商品的历史可能只开始于那倒数的一两页。其他页面,它存在于原野山林里,它一直伴随着山魂而生。
我们无法具备那些隐士的山中经验,但我们愿意倾听山里的茶农、工人和茶人大师他们原生态的、活生生的山里智慧。
这些野生茶讲述的是大山的语言。如果只看到茶带来的枯寂与禅静是不足够描述茶的世界里所蕴藏的磅礴自然之气的,中国人更应有大气之象,滚烫茶汤有如奔腾的山河之势,与使用古法传统制作的茶叶产生激烈撞击,每一泡都会产生复杂的味觉感受。
我更看重被视为“九龙之水”的澜沧江赋予中国茶的自然进化之道,正如古茶树就在云南南部由江河水汽养育的茂密丛林里,其来自圣洁高原的唐古拉山雪山水,汇集多个支流后,一叶茶,却是大地的恩情、高山的精魂。
(五)
茶有三味:鲜味之茶,真味之茶,韵味之茶。“韵”是和大家分享的时候的社交辞令。茶对于中国人社交生活的重要性,由古至今,都是上席的首选。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既在茶汤中,亦在茶之气韵内,它无从描述,只可在茶席的经验中言传身教。席间的情味,借由枯淡山野的茶汤,隐避之言,婉曲之志,浩荡之气,萧寂之情……均可在一杯杯茶水中淡化。
借此可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往酽如茶。作为我们已知和所言的精华之物,茶于中国人,有如竹于中国文化。苏东坡说,“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以茶度之,不可饮无茶,无茶令人俗。茶是我们既熟知,又难以捕捉的文化巢穴,茶亦俗亦雅,在于是否好好体会“韵”之所在。
茶韵所营造的小环境,借助茶所带来的土地、自然、熏烧木头的韵味并营造的各种气味,让人的味蕾、嗅觉在各种自然气味的记忆中巡回通感。“茶”那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味道,其实隐藏着的是整个“自然”。
茶,可以让我们知晓“当下感”,通过品尝茶以及其间的礼仪,或繁或简,饮茶的人亦获得了情感沟通与诗意生活的修炼。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相传陆羽在1200多年前开始写《茶经》,唐代茶文化的兴盛,与陆羽的记录相辅相成。在今天,记录茶人,挖掘茶源,作为一个孜孜以求的“茶之旅人”,前往茶的源地,把它们的今时茶味和想法记录下来,本身便是属于这个新的复兴年代的“新《茶经》”。
茶是沟通古今的神奇丹药,古法古道,今法今道,在徇古和创新中得以追求无限之境。时聚风亭月观,煮一壶茶,谈道达旦。茶的故事,就是中国人最值得叙说的文化故事。
茶是禅宗。古有禅宗公案“吃茶去”。茶如上善之水,让我们可以追求清净无垢的心灵及其可以令全身进入的心体本寂——即使是短暂的、理想主义的。
(六)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The Book of Tea,1906年)中提及:茶,“对我们而言,已经超出了饮品的概念,它变成生活艺术的一种信仰”,形成了一种“神圣仪式”,为的是“创造宇宙间至福的瞬间”。这些说辞也许看起来比较玄妙。时至今日,茶已无道,但其“真性”,正如在此探寻到的一处处有着真实生活、风土气息浓厚的茶源地,更值得珍视。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扬中华礼仪,从中国开始,传扬四海。
我们希望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礼仪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分享和裨益。我们也将致力于推动这项工作,通过出版和各种文化推广的手段,在此,以《茶之路》系列为先启之作,可以成就前所未有的文化新天。
《生活月刊》,一本讲述“生命”与“生活”的人文杂志,创刊于2005年12月,以“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为创作理念,寻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的真正内在价值。从传统中国获取灵感,以“天地人真善美诗礼乐”为内容框架,注重印刷工艺美学与考究的装帧,《生活》亦是一本美艺之书。历年出版的优秀专题包括:“重走梁思成之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茶之路”“家书”“民艺中国”等等,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特写报道”“摄影报道”“杂志设计”等荣誉。
序
前言:茶源
Ⅰ蒙顶
【蒙顶甘露】
茶中故旧
南方有嘉木
Ⅱ峨眉
【峨眉绿茶】
刚柔相济
四时有序
做一百年茶
Ⅲ太湖
【阳羡茶和顾渚紫笋】
风土与茶韵
果农茶事
工科男的阳羡茶
饮春之味
Ⅳ余杭
【径山茶】
旧时余韵
尘梦内外
Ⅴ西湖
【龙井】
大隐于市
执着古早味
茶如镜
绿茶的花样年华
Ⅵ皖南
【徽绿】
手工的极致
茶季·归途
那时候……
【祁红和安茶】
精制的尊严
最神秘的味道
重组记忆拼图
Ⅶ潮州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的前世今生
守山人
Ⅷ云南
【普洱】
茶山远在时光中
建立正确的口感
岩教心事
终老的地方
普洱茶的历史和现场
【景谷大白茶】
丛林之中觅本真
种茶记
【滇红】
高山上的瑞草
我和红茶的缘分
Ⅸ闽东 闽北
【福鼎、政和白茶】
返璞归真香
古老又鲜活的茶
【福州茉莉花茶】
茶为骨,花为魂
鲜灵浓郁的理想世界
【岩茶】
岩茶的地土之香
大红袍的播火者
【正山小种】
溯溪寻正山
金骏眉的故事
“红色液体”的神秘历史
Ⅹ闽南
【闽南乌龙】
原乡的繁华与哀愁
回到土地
西风独自凉
禾怕寒露风
Ⅺ台湾
【台湾茶】
回到茶的初心
云雾深处
自然之茶
从台北城大稻埕茶港谈起
后记: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致谢
2014年6月,《生活月刊》“茶之路”系列别册荣获SOPA(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卓越生活时尚报道奖,被评“笔触传神富感染力;全篇充满浓烈文化气息,兼具专业知识性。整体筹划及制作宏大而细腻”。《茶之路》为此系列别册的结集,并在原册基础上作了重要补充和修订,鲜明区别于普通的茶类图书,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档案价值,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
2013年春茶开采,“茶之路”站抵达四川,随后历时一年的时间,采访小组到达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共计踏访四十多座茶山,涉及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经历了怎样的各自区别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
《新民说·茶之路》为四色图文书,所配图片均为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既有茶山茶树样态,又有制茶工艺呈现,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生活》杂志原《茶之路》别册的结集,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卓越生活时尚报道奖:“笔触传神富感染力,全篇充满浓烈文化气息,兼具专业知识性,整体筹划及制作宏大而细腻。”
第二,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档案价值,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鲜明区别于普通的茶类图书。
第三,四色图文书,所配图片均为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既有茶山茶树样态,又有制茶工艺呈现。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第四,反思之路:在依托自然与人工成就茶的文明里,追寻茶人是如何从自身出发观照土地、生态和生命的,藉此潜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第五,造访四川、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重要茶区,涉及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山间茶树的生长样态、种植过程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