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寒川子 江苏文艺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寒川子 江苏文艺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寒川子 江苏文艺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寒川子 江苏文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寒川子 江苏文艺

正版二手书,完整不缺页,实拍图片为准。

4.1 1.4折 29.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寒川子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39949956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9元

货号9787539949956

上书时间2024-06-26

启灵旧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寒川子编著的《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讲述谋略家、兵法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共同的祖师爷——鬼谷子布局天下的辉煌传奇。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看鬼谷子如何指点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纵横战国,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汲取他深不可测的谋略与智慧。翻开《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了解中国一切智谋、诡谋、阴谋、阳谋的终极境界。 

作者简介
寒川子,原名王月瑞,2003年开始着手写《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数年笔耕不辍,六易其稿,方成此书。期望能借笔下鬼谷子深不可测的智慧,为读者揭开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谋略的全貌。 

目录
第一章 居心叵测的诸侯会盟第二章 公孙鞅孤身入虎穴,秦国示弱与魏结盟第三章 庞涓家破人亡,被逼远走他乡第四章 魏侯称王进攻卫国,孙宾初出茅庐第五章 张仪避祸入洛阳第六章 墨家巨子入鬼谷,寻救世良方第七章 魏秦逼亲王室,鬼谷子出山遇苏秦第八章 张仪戏苏秦,魏国兵败河西

内容摘要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由寒川子编著。《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内容简介: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先是庞涓下山,大施拳脚,帮助魏国傲视群雄;不久孙膑出任齐国军师,打得魏国灰头土脸;接着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说服诸国合力,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后张仪两为秦相,凭三寸不烂之舌戏弄天下诸侯,让苏秦功亏一篑,揭开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序幕。弟子们征伐天下,鬼谷子坐镇深山、翻云覆雨,不动声色地看着弟子们一点点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结束诸侯混战,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

精彩内容
 第一章居心叵测的诸侯会盟公元前344年,时交三月,秦宫后花园春意盛浓,百花斗艳,百鸟鸣啭。芳草坪上,蜀国国君去年进贡的几只孔雀正在嬉戏。两只发情的雄孔雀为赢取不远处的雌孔雀芳心,在草坪上肆意奔跑、呜叫、开屏,竭其所能地展示雄性魅力。百步开外的赏春亭上,秦孝公和大良造公孙鞅(即商鞅)相对而坐,似乎对这些春景春情视而不见。秦孝公阴沉着脸,目光落在几案上的那只檀木传檄上。传檄是魏惠侯半个月前发来的,檄文要他于丁未日申时之前赶赴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县东北),朝见周天子。一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公孙鞅抬起头来,语气不无恳求:“君上,该备的微臣全都备下了,五千将士整装待发。眼下尚有三日,若是马上动身,路上赶急一点,也还来得及!”秦孝公的两眼仍旧牢牢地盯在传檄上,似乎要将这几片写着黑字、被金丝串起来的木椟看穿。公孙鞅再度恳求:“君上,要不,微臣陪护殿下走一趟?”秦孝公依旧没有说话,眼睛也未从传檄上移开。公孙鞅长叹一声,复又垂下头去。秦孝公终于抬起头,眼睛盯向公孙鞅:“哼,什么孟津朝王?他魏罃(ying)眼中何时有过周王?他这是居心叵测,是借机号令天下!”公孙鞅应声接道:“号令天下倒在其次,寻衅伐我才是其心!君上,这些年来,我变法图强,国势日大,魏侯坐卧不安,早就寻思谋我了。眼下他是万事俱备,只差借口。此番会盟,君上不可不去啊!”秦孝公略显吃惊:“哦,爱卿是说,魏罃(即魏惠侯)会盟,意在伐我?”“微臣探知,几个月来,魏侯以护驾为名,频频调动兵马,将驻守大梁的四万武卒移防崤山、函谷一带,河西少梁、临晋关、阴晋等地亦大幅增兵,关防盘查甚严。这且不说,少梁、安邑等处征召许多工匠,日夜赶制攻城器械!”秦孝公冷笑一声:“他要敢来,让他来好了!”公孙鞅急道:“君上——”一阵更长、更难熬的沉默之后,秦孝公抬头望向公孙鞅,轻叹一声:“唉,纵使寡人赴会,魏警真要寻刺儿,还能寻不出来?”“君上若是不去,这刺儿就不用寻了!”“若是列国公侯不去,唯独寡人去了,岂不成为天下笑柄?”“君上,如果不出微臣所料,列国公侯说不准早就到了!”“爱卿为何这般肯定?”“因为魏侯寻的借口,实在太好。庆贺武王誓师伐纣七百周年暨朝见周王,听起来冠冕堂皇,列国公侯没有理由不去!”“哦?”秦孝公似乎不太相信,“你且说说,哪些公侯会去?”“中山及泗上小国自不必说,单说几个大国,燕国最弱,燕公不敢不去。赵、韩与魏同属三晋,且又与魏比邻而居,赵侯、韩侯不会不去。魏、齐近年并无交恶,齐公犯不上在此事上与魏罃翻脸。至于楚王给不给他面子,微臣倒是不敢断定!”秦孝公沉思有顷,眉头紧皱:“爱卿是说,连齐公也可能去?”“嗯。”秦孝公再人沉思。公孙鞅的目光一丝儿也没离开孝公,等待他的最后决定。秦孝公缓缓抬头,表情刚毅,几乎是一字一顿:“公孙爱卿,十八年前,先君为光复河西,与魏罃大战三月,中箭晏驾(me)。寡人曾在先君灵前起过重誓,不报先君之仇、不雪河西之辱,寡人誓不踏入魏境半步!十八年来,寡人这么做了。这一次,寡人也不想破例!列国公侯若去朝王,就让他们去朝吧。”秦孝公缓缓起身,未与公孙鞅作别,沿走廊扬长而去。望着他渐去渐远的背影,公孙鞅目光错愕。在洛阳东北一百来里处,地势陡然平坦。自临晋关咆哮而下的河水流至此地,十分力道也自软去八分。河岸也变宽两倍,远远望去,就如一串带状湖泊。在这条带状湖泊里,奔腾的河水总算宁静下来,形成一个天然渡口,人们称它孟津。据周史记载,公元前1044年暮春,武王姬发率众东出函谷,在距孟津不远的一处高坡上设坛祭天,大会八百诸侯,誓师伐纣。誓师过后,周人就从此处渡过河水,两年后在牧野大败纣王,兵临朝歌,坐享大周天下。整整七百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44年,同样在这暮春时节,一向沉寂的孟津旷野再次喧嚣。一队接一队的车马纷至沓来,在离渡口二里处的那个极其著名的黄土坡前停下,绕高坡扎起营帐,形成一道道辕门。辕门一共十四道,大小不等,排列错落有致。每个辕门上各竖长杆,上面飘着各家旗帜,赤橙黄绿黑白蓝,众色纷呈。丁未日后晌,申时将至,春风习习吹来,不同颜色的旗帜左右摆动,使人眼花缭乱,难以辨清旗上的字号。“楚”字旗号的辕门前面是块天然草坪。草坪上,服饰华贵、姿态英武的齐国太子田辟疆和楚国太子熊槐各自张弓引矢,朝箭靶略瞄一。瞄,嗖嗖嗖连射三箭。报靶兵士各拿箭靶急跑过来。两只箭靶的靶心上各插三支利矢。田辟疆、熊槐互望对方靶子,相视一笑。身后传来不紧不慢的击掌声。两人皆是一震,回身望去,十步开外处站着年近五旬的韩昭侯。韩昭侯身材矮壮,身着皮制弁服,腰挂佩剑,脸上挂着诡秘的笑,不紧不一陧地又拍三次巴掌。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