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 总第23卷)
  •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 总第23卷)
  •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 总第23卷)
  •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 总第23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 总第23卷)

5 1.4折 35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赵秉志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A7-060

上书时间2024-10-09

湖畔雅社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赵秉志 编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0953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8页
  • 字数 4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总第23卷)》共载文18篇,秉承本论丛业已形成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区际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等刑法学科诸多领域。
本卷特设了“靠过专栏”,收录了3篇相关文章,其中李永升的“间接故意犯罪的主客观机制研究”对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心理机制和客观行为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温建辉的“事故型犯罪的罪过形式”提出事故型犯罪实质是一种率性犯罪,其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李怀胜的“技术过失行为的法理省思——基于啊络背景的刑事法考察”对技术过失行为的刑法定位和刑法评价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注意义务的法定化和扩大化应当是今后网络过失犯罪责任设定的重点和起点。
本卷其他栏目则收录了下面一些优秀成果:
赵秉志的“当代中国重大刑事法治事件评析”一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刑事法治事件及其法理与社会问题进行了回顾与评析。
许发民的“论刑法客观解释论应当缓行”一文提出由中国文化传统、社会法治现状、法官素能和刑法的价值立场所决定,单纯的刑法客观解释论应当缓行。
储槐植、李莎莎的。中奠刑法宪法化比较研究”一文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刑法宪法化的现状,找出两国刑法宪法化的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刑法宪法化的启示。
麦克·韦泰洛的“性犯罪者的刑事惩罚:初衷与实效的背景”一文提出目前美国围绕性犯罪的司法与立法建构不具有法理正当性,解决这种初衷与实效背离的可行办法是设立量刑委员会来考察具体案件与当事人的特质,避免不加区别地笼统刑罚适用。
【目录】
[罪过专栏]
间接故意犯罪的主客观机制研究
事故型犯罪的罪过形式
技术过失行为的法理省思
——基于网络背景的刑事法考察

[中国刑法]
当代中国重大刑事法治事件评析
论刑法客观解释论应当缓行
再论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界限
网络共犯问题对我国共犯制度模式的挑战
省际标准不一的数额犯定罪量刑问题初探转化犯研究
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现状与解构
恶意透支行为刑事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外国刑法]
信息刑法语境下的法益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建构
对等型共谋的德国问题与路径选择
英国刑法关于未遂罪行为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刑法]
中美刑法宪法化比较研究

[国际刑法]
关于国际刑法中官方身份无关性原则地位的思考

[区际刑法]
刑法主观主义论要
——以《澳门刑法典》为分析文本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性犯罪者的刑事惩罚:初衷与实效的背离
稿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