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页面有笔记

8 1.4折 56 九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编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2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9-03

书友kw4239626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编写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4
  • 版次 2
  • ISBN 978701023355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4页
  • 字数 488千字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高校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经济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目录】
导 论 1

节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1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

二、政治经济学的变革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7

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1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7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2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4

二、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5

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29

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32

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果: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33

第五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35

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5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7

篇 商品和货币

章 商品 42

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42

一、商品二因素 42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5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48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49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 50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50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52

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53

第三节 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 55

一、当代劳动形式的新变化 55

二、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 57

三、几种与“劳动价值论”对立的观点 60

第二章 货币 63

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63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63

二、货币的职能 69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75

一、货币形式的演化 75

二、货币层次 78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79

一、货币流通量 79

二、纸币流通规律 81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82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85

节 市场经济 85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85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88

三、市场机制 90

第二节 价值规律 93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93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 95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97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 97

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100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105

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105

一、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更迭 105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08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112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 112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113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 116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116

二、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17

三、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19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 124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 128

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28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28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 132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32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34

三、剩余价值率 13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136

一、剩余价值生产 136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38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规律 14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141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41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143

三、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 144

四、工资的国民差异 146

第五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47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47

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50

第六节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新变化 155

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155

二、劳动对资本从属关系的演变 157

三、劳动和资本关系的变化 159

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163

节 资本的循环 163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态 163

二、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167

三、流通时间 168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70

一、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170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1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74

四、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174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76

一、社会总产品 177

二、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78

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179

第四节 资本主义流通的新变化 187

一、资本循环的新变化 188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189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190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192

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92

一、生产成本 192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93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96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98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202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204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04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209

三、资本主义地租 215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224

一、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224

二、国家的福利制度 225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掠夺和剥削 228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历史趋势 231

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31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231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236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23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45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45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47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251

一、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 251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253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0

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60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60

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初探索 265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26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73

五、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  大优势 2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本质 27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79

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81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83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9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29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29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9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制度 301

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制度的基本内涵 30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制度的核心地位 3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制度的主要规定 30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制度的实现形式 3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306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307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325

一、现代企业制度 325

二、国有企业改革壮大 326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329

第四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完善 333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改革 333

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 33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39

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39

一、国民收入基本概念 339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41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42

四、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3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349

一、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349

二、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353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54

四、合理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356

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36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362

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363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66

第十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68

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368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历程 369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目标 374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3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81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38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38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391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91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392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395

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作用 395

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 39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39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400

四、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协调配合 4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403

一、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 403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 408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411

四、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418

五、新时代中国宏观调控的新特点 421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423

节 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演进 42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423

二、国际上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 42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27

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428

五、坚持新发展理念 430

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34

第二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36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436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437

三、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440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46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450

一、“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50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52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乡村振兴战略 454

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61

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464

六、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 466

第四节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469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469

二、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471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473

第五节 推进绿色发展 476

一、绿色发展的意义 476

二、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476

三、推进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477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480

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480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480

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482

三、对外开放的历程 483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87

五、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 489

第二节 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491

一、发展对外贸易 491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 492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 494

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特点 496

第三节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安全 498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498

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502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509

节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影响 509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动因 509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11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合作 513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514

一、贸易全球化 514

二、生产全球化 516

三、金融全球化 517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 518

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518

二、逆全球化的出现 520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522

第四节 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经济秩序 523

一、国际经济关系 523

二、全球经济治理 528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32

第十七章  “一   带   一   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36

节 “一   带  一   路”建设 536

一、“一   带  一   路”建设的源起与发展 536

二、“一   带  一   路”建设的意义 537

三、“一   带  一   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539

四、“一   带  一   路”建设的成效 541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45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545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548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551

结束语 55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