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道:仇和十年
¥
8
2.3折
¥
3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包永辉、徐寿松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包永辉、徐寿松 著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21303935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字数
27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政道:仇和十年》里,你可以看到,面对一个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的重灾区,仇和是怎样使之在短时间内实现由乱到治的。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领导者,一位处于江苏省经济洼地的领导者,当别的地方富得流油而本地却穷得冒汗时,你在这《政道:仇和十年》里可以看到,仇和是怎样营造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
如果你正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而又为囊中羞涩犯愁时,那么你通过这《政道:仇和十年》也可以看到,仇和是怎样破解这一难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在几年间超过了过去的几十年的。
当你对改变一地的面貌感到悲观失望时,你通过这《政道:仇和十年》可以看到,仇和靠什么手段使宿迁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由自卑自弃到自强自立的重大转变。
如果你是一个理论工作者,我们相信《政道:仇和十年》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仇和、全面的仇和、立体的仇和,让你的研究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对仇和,不怕一无所知,就怕一知半解。
当然,《政道:仇和十年》不是一部专门提供工作经验的作品,更不是一部歌功颂德的作品,我们只想通过对仇和较为全面的报道和解读,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当许多地方对社会事业改革、吏治改革“绕道走”的时候,仇和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来啃这些硬骨头?
人们常说,“改革者没有好下场”,为什么10年来一直以激进的方式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仇和能屡踩红线而不倒。
- 【作者简介】
-
仇和,江苏滨海人。曾任江功沭阳县委书记,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现任中国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2008年9月当选中国改革功勋(贡献)人物,11月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改革之星”称号。
- 【目录】
-
自序我们为什么要写仇和
序一我见证了宿迁的变迁
序二仇和的升迁说明了什么
开场白
沭阳:仇和登场了
虽“酱缸”,吾往矣
苏北施政的突破口
一人得道,“鸡犬”未升天
第一章一年求和,两年求饶,三年求逃?
1“神仙”来了也不行!
瘫痪的沭阳
绝望的人心
2向我看齐
将沭阳当作公厕扫
铲雪的背后
我不需要加两个炒菜
3“不抓工不抓商,只抓表面光”
第二章强行入轨
1“沉重的忏悔”
2管不住大盖帽,就拿掉乌纱帽
3组合拳打向“村梗阻”
4刮肚子,平祖坟
计划人口的铁腕书记
刨祖坟的事都能干得出
5“不这样搞,沭阳什么时候能上去!”
第三章“求天求地不如仇和”
1千人会场怒斥“警匪一家”
“治安问题的根本就是警匪一家!”
台上台下两个公安
铲除公安局长
2反腐败要以查办案件为突破口
卖官风
一个人的到来
要往“上面”查
3四套班子会上带走县政协副主席
4“事情来得太突然了!”
反腐转向原县委书记
不是仇和非耍与他对着干
大网很快到了收拢的时候
交代,一个接着一个
5公安局长的五封串供信
6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与周末舞会
第四章沭阳本没有多少路,抓紧修路也就多了
1是穷苦一辈子,还是受累一阵子?
2新“淮海战役”
没有钱路怎么修?
巧妇怎做无米之炊?
让人想起淮海战役/67
3穷与志:谁是因,谁是果?
第五章仇和“布道”
1“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
每周一课
睡觉前必须读完40页书
形象、礼仪也得抓
开会:准点,准点,准点
《仇和打电话》
2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脚下的土地
“婴儿论”与劳斯莱斯
宿迁学院:从无到有的魔术
3“冒,不可怕;等,可怕”
“四特”铸就的“另类”
不做“扶不起来的阿斗”
“审计问责”风暴
向人情开刀
“盖棺论定”
4“看准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干!”
出路何在?
意杨的意外之喜
暴风骤雨般的种树运动
5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
第六章求解“殖民化经济”
1“十二道金牌”抓招商
招商引资是
第一政绩
一票否决
惹来“焦点访谈”的日子
感动宗庆后
2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
3“极点”带动:五个惊叹号回答了一个大问号
一个“无马拉车”的城市
钱从何来?
反季节花钱
仇和与嘉禾
支撑未来?透支未来?
4给农民编个快板
第七章宿迁医改: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1媒体与著名教授联手出击
媒体“开枪”为他送行
一枪四“鸟”
仇和又一次站到风口浪尖上
李玲教授的48条意见
宿迁高调回击
两个院长的不屑一顾
“我给宿迁医改打的分”
2赶鸭子上架
“四座大山”
两条路,究竟选择哪一条
风雷滚滚,亮剑划清楚河汉界
35年改革:顶着风险,踽踽独行
拍卖槌,千斤重
从“百日维新”到内部股份制改造
“五宗罪”
诊所比厕所多,药店比饭店多
4谁为宿迁医改正名
红典型,还是黑典型?
五驳“雪片般的告状信”
老百姓是最大的“判官”
“非典”和洪灾的公益考验
第八章宿迁教改:比特区还特的“仇和市”
1百年名校一夜间变“公”为“民”
学校不如猪圈
唯有改制,别无出路
2教育部的“钦差大臣”来了
媒体曝光引来国务委员的关注
顶着压力,改,改,改
“钦差大臣”的态度陡然为之一变
3“冬天”里的“温室”
第九章仇和之“术”
1天黑赶路,天亮进城
2一个竿子插到底,不给制度“打白条”
3制度比人强,机制比政府强
4仇和的“公司论”
5挑起竞争制造不平衡
第十章政改开党内民主的先河
1没有“授意”的公推公选
当选者说:感觉不一样
宿迁政坛“地震”
决策者说:组织部要出生产力
2任前公示:最敏感的“刀子”
群众的目光是最好的“阳光”
公示制没有争议
3勤廉公示:官越来越难当了
逼上梁山的选择
“赴美考察是否用公款旅游”
自律意识和免疫力
变相搞“文化大革命”?
“一把手”监督
第十一章行走刀锋
1“一票否决”落在自己头上
官员眼中的“克星”
一言难尽沂涛镇
新华社自拉自唱?
仇和尝到了滋味
2命悬一线
条河村乱棍打死农民
关键在于定性
四处灭火
内参,准备参一本
“我亏欠了他”
3争议声中步步高
新华社江苏分社为什么同情仇和
首长为什么垂青仇和
“暗访”明察受检验
第十二章褒贬之间的符号隐喻
1仇和被褒
实干家
“抢”仇和
2诘难背后的逻辑
三年前的诘难
“转弯”的评价
悖论依然是悖论的紧张逻辑
附录对话昆明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