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

12.5 3.2折 39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振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31a

上书时间2024-05-17

七号图书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振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0361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的核心论题是集体行动效率的理论建构与实现机制。从个人主义方法论出发,《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论证了集体行动效率的实质含义是集体行动所涉及主体的一致同意,参与者的协商讨论可以达致实质性的或逻辑上的一致同意。《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对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制进行了总结,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例,对农村公共治理的实现程度与村民公共产品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集体行动效率在现实中的可实现性。《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了集体协商过程达致一致同意的微观机理。《公共治理与集体行动效率》的核心研究结论是:以尊重民意、广泛吸纳民意为基础的公共治理,不仅只是赋予集体行动以合法性,而且具有经济效率。
【作者简介】
  苏振华,1972年生,湖北省公安县人。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社会转型、抗争性政治、地方治理、分析政治哲学研究。
【目录】
第一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性质
第一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论题界定
第二节集体行动的性质
第三节自发行动目标与集体目标相冲突的三种解释

第二章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的不可能性
一、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一般均衡理论
二、公共产品局部均衡的林达尔模型
三、格雷夫-劳伯机制
第二节社会选择的不可能性
一、一致同意原则
二、投票循环与阿罗定理的社会政治含义
第三节社会选择不可能性的公共选择的解决之道
一、集体理性之不可能与集体理性的实质
二、规则的选择及规则之下的选择
第四节公共选择视角下的集体行动效率及其制度含义
一、效率与集体行动效率含义
二、一致同意:集体行动效率的公共选择解释
三、集体行动效率的制度含义

第三章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理论及其实践机制
第一节合法性重塑与公民参与
第二节我国公民参与的发展历路与实现条件
一、公民参与产生阶段
二、公民参与的过渡阶段
三、公民参与的新发展
四、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可行性与条件
第三节公民参与的实践机制
一、民间组织参与机制
二、基层民主自治机制
三、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机制
第四节构建公民参与网络的可能路径

第四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历史演变与乡村治理
第一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与近现代社会的农村公共产品问题
二、传统体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提供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问题
四、废除农业税前后的农村公共产品问题
五、关于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第二节村庄治理中的集体行动逻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中国村庄治理集体行动困境的解释框架
二、对江西省洪峦村和浙江省七贤桥村的治理状况描述
三、洪峦村与七贤桥村的治理比较
四、结语
第三节“一事一议”为何效果不佳:基于机制设计视角
一、关于机制设计理论
二、“一事一议”为何效果不佳?
三、机制设计视角中的“一事一议”
四、结论

第五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变量、模型与数据
一、调查设计和研究方法
二、模型
第二节描述性统计及其分析
一、整体数据描述
二、村民公共产品需求分析
三、治理绩效与公共产品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及其实现机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六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定机制分析:温岭案例
第一节温岭三镇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机制分析
一、温岭市泽国、新河、箬横三镇的参与式预算实践机制比较
二、温岭实践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三、参与式预算的动力机制分析
四、温岭市公共预算改革中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性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的效果分析:以泽国镇为例
一、理论假定:协商过程能否实现偏好改变与偏好统
二、参与式预算的数据描述
三、协商过程对公民偏好改变与统一的影响分析
四、公民个人属性与协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韩国经验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新兴工业化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经验: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及主要成效
二、新村运动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三、新村运动中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及其效率分析
第二节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乡村民主制度改革
二、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搜集机制
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体制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