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发展
正版图书 内页干干净净csj5 现货
¥
12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韦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韦苇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8919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4页
-
字数
527千字
- 【内容简介】
-
韦苇编著的《中国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发展》是西北大学承担的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全书分八个专题,分别是:从“富国富民”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论;义利之辩——寻求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千年争论;本末之争——关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探索与争议;“善因论”与“轻重论”——国民经济发展调控机制论;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与禁海闭关的历史波折——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国民经济运行的财力保证——财政管理思想;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工商业微观管理思想;先秦诸子的生态经济思想——国民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持。全书系统论述了中国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历史演进,并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了阐述。本书是作者30年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 【目录】
-
第一章从“富国富民”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论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富国富民”思想
第二节西汉至明清“富国富民”思想的演进和发展
第三节近代中国人的“富国”、“强国”梦
第四节富国富民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理想
第二章义利之辩--寻求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千年争论
第一节先秦时期义利观念的产生及先秦诸子的义利论
第二节西汉中期“义利”论的新发展和义与利的大碰撞
第三节两宋至明清“重义轻利”论的极端化
第四节唐宋以后“重利轻义”论的新发展
第五节“义利之辩”的终结及新时期邓小平的“义利观”
第三章本末之争--关于国民经济发?中产业结构的探索与争议
第一节先秦的农本思想和重本抑末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第二节西汉时期重本抑末思想与本末并重思想的大冲撞
第三节东汉至明清“本末”论的新发展
第四节中国近代产业结构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第五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两次大论战
第六节20世纪40年代的工业化思潮
第七节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产业结构思想
第八节邓小平在新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
第四章“善因”论与“轻重”论--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控机制论
第一节从先秦道家“无为而治”到西汉前期的“黄老之学”
--“善因”论的思想先声
第二节司马迁“善因”论的提出和建立
第三节邱濬的“听民自为”论与唐甄的“听民自利”论对
“善因”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国家干涉主义的国民经济调控理论
--“轻重”论的产生、形成及其理论体系
第五节“轻重”论的实践者桑弘羊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节唐代刘晏对管桑之学的运用和发展
第七节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思想
第八节?中国成立之初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曲折认识
第九节“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五章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与禁海闭关的历史波折
--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先秦西汉时期的对外开放观和外贸经营管理思想
第二节唐宋元时期的开放观与外贸管理思想
第三节明代通海与禁海思潮的斗争
第四节清代前期的对外开放观与外贸管理思想
第五节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观念与外贸管理思想
第六节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七节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六章国民经济运行的财力保证--财政管理思想
第一节中国历代财政名论
第二节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几次重大改革
第三节近代财政管理思想
第七章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工商业微观管理思想
第一节司马迁对中国古代工商业微观管理思想的总结
第二节古代“治生之学”对近代民族实业家的启示
第三节近代民族实业家对近代工商业管理的新探索
第四节从近代企业精神看民族文化的影响及近代企业管理的历史经验
第五节《老子》、《孙子兵法》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六节“实业救国论”的历史评价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第八章国民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持--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思路
第二节先秦各家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第三节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因子及其现代意义
附录1主要参考文献和论著
附录2杨伟名经济思想初探
附录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认同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附录4《走向富强的千年追求》导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