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 孟子
  • 华杉讲透 孟子
  • 华杉讲透 孟子
  • 华杉讲透 孟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杉讲透 孟子

10 1.7折 59.9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杉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开心缘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华杉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9400994
  • 定价 59.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把儒学完整化、系统化。他提出的“王道”的治国理想、“性善论”的道德价值、“不动心”的人生境界,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瑰宝。他的思想与孔子一起,被并称为“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儒家道统的源头。

 

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三十多年。他吃透了《孟子》本义,并忠于朱熹、张居正、王阳明等先贤对于《孟子》的经典阐释,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进行孟子思想的“正宗”讲解。全书融会古今,通俗有趣,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就能把《孟子》读得明明白白、亲切有味。

 


 

翻开本书,逐字逐句读懂《孟子》原意,直抵2500年儒学源头!

 


【作者简介】

    华杉,生于1971年,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财经及史哲作家。

 

    华杉与弟弟华楠2002共同创立的华与华,是中国知名战略营销创意咨询公司。2006年,兄弟俩再创办读客图书公司,也成为中国民营图书业领军企业,连续四年跻身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

 

    华杉经营不忘治学,坚持夜不出门应酬,每天早睡早起,早上5点起床读书写作2小时,坚持十数年日日不断之功,积累了巨大的写作成就。

 

华杉的畅销书作品包括:与华楠合著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以及《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 论语> 》等。其中《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 》上市后,畅销海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目录】

自序:为往圣继绝学 / I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 上 / 1

 


 

如果你一心逐利,跟你的人也逐你的利 / 1

 

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乐宏大,直冲霄汉 / 3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6

 

竞争,不是我要跟你争,是我让你没法跟我争 / 9

 

追求仁义,无论成功失败,我都得到仁义 / 12

 

不谈霸道,谈王道 / 14

 

能保民,就能王天下 / 15

 

王天下,不是要你去打天下 / 19

 

君主的帝王梦,是全国百姓的灾祸 / 22

 

有恒产者有恒心,恒心是恒定不变的良心 / 25

 


 

第二篇 梁惠王章句 下 / 28

 


 

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分享,懂得分享,就是王道 / 28

 

情怀比胸怀更大,因为情怀是另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 32

 

除暴安良是大勇,与人争强斗狠只是小勇 / 34

 

很多的慈善,都只是慈善表演艺术 / 36

 

王者的仁政就这么简单,历史上每次治世都是如此 / 38

 

贪财好色,也是王道 / 40

 

轻易不试错 / 43

 

要大用贤才,就要听他的话 / 46

 

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替别人着想 / 47

 

儒家思想三大定律 / 51

 

君子要独立于世,不要找靠山 / 53

 

与其焦虑自己控制不了的事,不如想想自身该做什么 / 55

 

时刻保持警觉,疏远带来不利影响的人 / 58

 


 


 

第三篇 公孙丑章句 上 / 63

 


 

管仲获得了机会,却开创了“邪路” / 63

 

所有的成功只有一个路径 / 65

 

孟子一句“不动心”,奠定了陆王心学的源头 / 69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72

 

每一次思考都回到原点,都直接服务于最终目的 / 76

 

内心强大,一身正气,勇往直前,尽在浩然之气 / 78

 

义在心之内,不在身之外 / 79

 

必有事焉,勿望勿助,不拔苗助长 / 81

 

诐辞、淫辞、邪辞、遁辞,孟子的四大恶言辨识法 / 83

 

大而化之之谓圣 / 88

 

立德、立功、立言——圣人的标准 / 90

 

圣之清者、圣之任者、圣之时者 / 92

 

养浩然之气要靠集义,行一不义就前功尽弃 / 94

 

王道既比霸道来得快,也比霸道传承得久 / 97

 

不是在危机时改革,而是在闲暇时改革 / 100

 

用人的理想状态:野无遗贤,朝无幸位 / 102

 

孟子的“四端论”就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基础 / 104

 

习于仁、善端日长,就能想出仁心仁术来 / 107

 

君子之德,最高境界是善与人同、与人为善 / 108

 

只有放弃管不了的,才能去管更大的事 / 110

 


 

第四篇 公孙丑章句 下 / 11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12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 114

 

孟子之高洁,是君子不可以货取 / 118

 

占了位置拿了钱,就要干事 / 119

 

仕为行道,道不行,义不可以素餐 / 121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 124

 

孟子离开齐国 / 128

 


 

第五篇 滕文公章句 上 / 135

 


 

天下只有一个道理, 正确道路只有一条 / 135

 

没有什么事做不到,主要看领导的率先垂范 / 137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是不可能的 / 140

 

夏商周三代的田税制度——贡助彻 / 142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制度 / 143

 

井田制的指导思想,是要财产权利明晰 / 144

 

圣人心忧天下,但不是事事都要忧 / 146

 

爱无等差,就是灭绝人伦 / 155

 


 

第六篇 滕文公章句 下 / 159

 


 

守住规定状态,就能发现异常 / 15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61

 

行不由径——不走捷径,不走小路 / 163

 

不参加体力劳动者不得食,这种思想有着古老的幽灵 / 165

 

仁政的价值观,是求仁得仁,不是王天下 / 168

 

儒家讲进步之道,唯有两件——读书与择友 / 172

 

为政在于力行,知错在于速改 / 174

 

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理想,始终没有实现 / 175

 

儒家修养的方法论,就是扩充,做到彻底 / 180

 

孟子对谁做国君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天下百姓 / 181

 


 

第七篇 离娄章句 上 / 183

 


 

善心和好办法配合起来,才能平治天下 / 183

 

不敢批评领导,是对领导最大的不敬 / 185

 

不要与众不同,要善与人同 / 187

 

处理事情的方式只有两种:对和不对,义和不义 / 189

 

觉得自己在理,往往是一种幻觉 / 190

 

唯有以德服人,修德以服其心 / 192

 

德小力薄还不服,就是自取灭亡 / 19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196

 

天下百姓有巨大问题,就是王天下的巨大机会 / 198

 

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能行于义,则正大光明 / 20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唯一的捷径 / 201

 

要得到人才,不是到外面去找,而是在自己身上找 / 204

 

儒家思想就是不要开疆拓土,不要扬我国威 / 205

 

“温良恭俭让”和“恭宽信敏惠” / 209

 

在救天下这个问题上,只有经,没有权 / 210

 

易子而教 / 212

 

奉养父母,要“养志” / 214

 

永远不要让你的名誉超过了你的实力 / 21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218

 

朋友对你的影响,往往比书还大 / 220

 

舜能大孝,因为他自以为是世间大不孝之子 / 221

 

孝敬父母,兄弟友爱,是仁义的根本原点 / 223

 


 

第八篇 离娄章句 下 / 226

 


 

圣道无非是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 / 226

 

好的政治,人人自便,都感觉不到领导人存在 / 227

 

如果不懂得管理你的上级,你就做不好工作 / 228

 

模仿律的第一定律,就是上行下效 / 231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 232

 

不要讲别人坏话,也别在意别人讲自己坏话 / 234

 

“言必信,行必果”,原话是批评人 / 236

 

心学的宗师是孟子 / 237

 

历史就是文明,仪式就是文明 / 238

 

学习是一个包围战 / 239

 

向领导推荐人才,是人臣最大的功绩 / 241

 

君子重本,得不到不往别人跟前凑,往自己身上找 / 243

 

人生就是一棵巨大的决策树,有数万个决策点 / 244

 

做事不看尽没尽力,而看尽没尽心 / 245

 

你心里装着,就自己会生发 / 246

 

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有人或曾经有人比你聪明 / 247

 

历史是国家的圣经,是凝聚一国的精神纽带 / 249

 

没成功的人关注的是成功,成功之后关注的是传承 / 251

 

取利、分配和献身的逻辑 / 252

 

如果你的朋友或属下背叛你,那你有两条罪 / 253

 

我们研究“谋”,主要是判断“天谋”是啥 / 254

 

参加葬礼,就要与家属同悲 / 257

 

君子活在历史里,因为他想活进历史 / 258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261

 

齐威王对匡章绝对信任,是完全准确的判断 / 262

 

君子处世,唯义所在 / 264

 

圣人威仪、英雄气象,主要是看气质 / 266

 

君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 267

 


 

第九篇 万章章句 上 / 269

 


 

大孝之人,就是终身不变心之人 / 269

 

君子不使坏,强者能自强 / 27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原意 / 276

 

天子之位不是尧授予舜的,是天授予舜的 / 279

 

历史是价值观的神话 / 282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观 / 285

 

有的人自己没有品节,就不承认世间真有品节这回事 / 289

 


 

第十篇 万章章句 下 / 293

 


 

圣人之德,都是仁义,但也有不同 / 293

 

周代的社会分配 / 297

 

不挟其贵,任贤不贰 / 299

 

道德抬杠无济于事 / 30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303

 

尊贤爱贤,莫过于用贤 / 306

 

直道事人,以道自重 / 309

 

向古人学习,可用“两个代入法” / 312

 


 

第十一篇 告子章句 上 / 316

 


 

善,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 316

 

人性和动物性的区别,还是在于善恶观 / 318

 

辩论必起胜心,而胜心是求知的大敌 / 320

 

四端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324

 

决策改变方向,行动改变结果 / 327

 

世上最难的事,不是进步,而是保持 / 330

 

仔细选择你的朋友圈 / 333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334

 

我们都懂得要培养孩子,却不太有意识培养自己 / 336

 

有天爵,才有人爵 / 338

 

仁能够胜过不仁,就像水能够灭火一样 / 340

 


 

第十二篇 告子章句 下 / 344

 


 

圣人之道,就在日用常行,行走坐卧之间 / 344

 

不要对大错无动于衷,也不要对小错愤愤不平 / 348

 

实用主义永远会败给理想主义 / 350

 

万事都是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 352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 354

 

春秋五霸是三王的罪人 / 357

 

齐桓公的五条公约 / 359

 

长君之恶,还算是小罪;逢君之恶,才是大罪 / 361

 

大禹是为全中国治水,白圭只是为魏国治水 / 364

 

能坚持原则的人,都是心里特亮堂的人 / 366

 

领导者的两大任务 / 367

 

君子直道事人,就是只贡献价值,不贪图权位 / 369

 

有过错是常态,进步主要靠改过 / 371

 

不屑于教导他,这也是一种教导 / 374

 


 

第十三篇 尽心章句 上 / 376

 


 

尽心尽力,修身养性,静候佳音 / 376

 

“仁义礼智信”全都在你自己身上 / 378

 

道不远人,平常日用不离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 380

 

要厚黑学,还是要羞耻心,都是自己的选择 / 381

 

交朋友求的是相互规正、共同进步,而不是权势富贵 / 382

 

人首先要自得,不要迷失自己,然后才是身外的穷通得失 / 383

 

暴得富贵却处之淡然,就是有使命感的人 / 385

 

霸道是伟人的时代,王道是平凡人的伟大时代 / 386

 

情商高的人特别擅长背后说人好话 / 389

 

孔子梦周公,王阳明梦见孟子 / 390

 

不要廉价的感动和赞扬,而是要落实到自己身上 / 391

 

有所不为,有所不欲,君子之道,如此而已 / 393

 

困苦让人思考,挫折让人检讨 / 394

 

人臣分四等: 事君之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 / 395

 

君子之乐,我心光明,我人透明,心理阴影面积为零 / 397

 

君子本分已足,内心强大,比外面所有的东西都强大 / 398

 

孟子的目标是百姓幸福,而诸侯的目标是更大的权势 / 399

 

来之、富之、教之、劳之 / 402

 

学习必静心,盈科而后行,成章而后达 / 403

 

有认识论才有价值观,才有方法论,才有效验 / 405

 

一毛不拔的典故 / 406

 

经权之道对中国的影响,害大于益 / 407

 

要正心,先戒攀比,一切向内求 / 409

 

坚持原则,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 410

 

成功来自于压倒性的投入,坚持就是最大的投入 / 412

 

假仁假义,时间长了,也可以成真 / 414

 

伊尹之事,上下五千年就一回 / 415

 

孟子说的君子,可以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 / 417

 

仁是一间屋子,在里面就是居仁,在外面就是求仁 / 418

 

儒家价值观,家庭第一,公义第二 / 419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习气 / 421

 

人君心里求利不求道,才会对贤士弄出喂猪养狗的感觉 / 423

 

圣人尽得人道而充其形 / 424

 

服丧三年的理念是,孩子生下来“三年免于父母之怀” / 425

 

学习不是理解,是行动 / 426

 

学习即模仿,老师不能为了笨学生降低模仿标准 / 428

 

身与道永不相离 / 429

 

孟子对滕更的方式,就是不教之教 / 431

 

要养成把问题当问题的眼光 / 432

 

爱有三个等级:亲亲、仁人、悯物 / 434

 

凡是可读可不读的书,都不要读 / 435

 


 

第十四篇 尽心章句 下 / 438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 438

 

春秋无义战,是指没有程序正义 / 43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440

 

人们大大低估了成就一件事业所需要的时间 / 441

 

万事只靠苦练功夫,没有任何秘籍 / 443

 

既自立自强,又做自己的旁观者 / 445

 

爱他人,就是爱自己的亲人,就是爱自己 / 447

 

学习的本质,是模仿一种行为 / 447

 

德性要厚,心志就不会摇动 / 449

 

看一个人,要看他不经意的行为 / 450

 

越是大人物,越是要学会放弃判断,顺从他人 / 452

 

做任何事都要按看三代之后的眼光来考虑 / 453

 

只有天子能得民心,诸侯只能得天子之心 / 454

 

找到自己的百世之师 / 456

 

道不外求,道不远人,道就在自己身上 / 457

 

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期待人人都说你好 / 459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三层含义 / 460

 

孟子的原意不是茅塞顿开,而是茅塞不开 / 461

 

心中没有志向,学习就没有目的 / 462

 

再作冯妇 / 463

 

要把义理当天性,当本体;把欲望当命运,当客体 / 464

 

修养的六个阶梯:善、信、美、大、圣、神 / 466

 

治学必有门户之见,没有门户之见,是因为没入门 / 469

 

利润太高,说明你对员工分配太少,或对未来投资不足 / 470

 

人不贵在有才,而贵在有道 / 472

 

来者不拒、走者不追、无往教之礼 / 473

 

修养就是时刻抓住自己的四端,不断扩充,到达全体 / 474

 

见善而从,见不善而内自省 / 475

 

心正了,则无往而不正 / 477

 

大人物缺的是批评,批评是大人物的奢侈品 / 479

 

养心的关键在寡欲,寡欲的关键在养志 / 480

 

宁要狂者,不要乡愿 / 482

 

我们的血肉和思想,都是古人定制好传下来的 / 48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