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 郭润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郭润文

300 7.5折 400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润文 绘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3-22

开心缘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润文 绘
  •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1
  • ISBN 9787538623703
  • 定价 40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7页
【内容简介】
润文在创作中对此把握得很有分寸。润文在全国性大展中获奖的作品算起来也不少了,把它们排列起来看,除了画面上丰富而又地道的古典写实画语言技巧外,并无明显的语言图式。但润文的画却能很轻易被识别出来,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有的品味与形式感,那就是他的无处不在的痕迹空间。痕迹用油画技术语言来解释就是多层画法擦、染、刮后留在色层之中的残迹,除了增强质感外,还会形成丰富的肌理视觉意味。润文在他的著述《油画间接画法》中,对多层画法形成的残迹垢痕的虚幻空间作了详细的评析,引证的人物从伦勃朗到塔皮埃斯甚至到基弗。当然,评析止于技术层面再未深探了。但在我们交谈时,润文说痕迹实质上是有其精神含义的。这一点应该是很明确的。在宫廷画师安格尔、布歇及布格罗的画面上,我们是绝找不出痕迹的,尽管他们都是采用经典的古典间接画法,但他们的画对应的是精致奢华的宫廷趣味。只有在精神上接纳了人间苦难的作品才不会拒绝现实世界在视觉上的真实。

  在郭润文的作品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人物手势的象征意味。润文喜欢在画面显著处描绘手,喜欢手在顶光和侧光光源下产生的若明若暗的光影变化。这些手看似像模特的肢体语言一样不具意义,但就是这些不具意义的手势在特定的氛围中产生出喻意。润文笔下的大多数人物都处在一种莫名的半意识状态里,像疲惫的模特儿——灵魂早已出壳,但那些手却分明被一种力量支配着。
【作者简介】
郭润文,1955年于广东省江门市,祖籍浙江。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2000年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教师进修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系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总序

写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对郭润文油画作品的社会学解读

谈话——古典性也是一种当代性

行走在时间的痕迹里

往事

作品

图片索引

艺术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