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全新)
  • 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全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全新)

10 2.5折 39.8 全新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晓兴 著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5285F

上书时间2024-06-19

满溢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晓兴 著
  •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20803809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内容简介】
当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他们也就由此进入了青少年期。可以说青春发育期是青少年期的前奏和序幕,在青春发育期,孩子们必须适应身体上的各种变化,也要让自己的心灵加速成长,才能与生理生长速度相适应。因此,所谓的青少年期,实际上就是孩子们走向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很多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虽然只隔着一个暑假,但是孩子在这期间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的身高体突飞猛进,似乎一夜之间就追上了妈妈的身高,开始逼近爸爸的身高了;曾经对父母非常信任的孩子,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不爱说话,无忧无虑的时刻少了;孩子突然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男生不再是那个头发乱蓬蓬油腻、拖着鼻涕的邋遢的小男孩,女生也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一切,都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导致的。父母很困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这样?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倾诉,而只喜欢把事情都憋闷在自己的心里。实际上,父母无需困惑,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期,你就会发现自己在青春期的表现和孩子现在的表现如出一辙。也许你的青春期没有如今流行的各种电子产品,但是你和孩子的烦恼和忧愁都是一样的。
  爱普生涯咨询专家表示:孩子从12岁开始就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要尝试着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生活。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很重,他们不想继续与父母一起外出,不想继续当父母的“跟屁虫”,甚至对于父母所说的话,哪怕他们心里知道是对的,表面上也要坚持与父母抗衡。他们绝不想继续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此时尽管会面临很多的苦恼,需要向比自己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但是他们宁愿那个人是同学,而不是父母。因此,很多父母都感觉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其实不然。
  爱普生涯咨询师团队在对大量的青少年辅导过程中发现:父母,不但不能抱怨青少年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而且还要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这就是智慧家长的写照。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也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所以刚刚离开父母庇护的他们,毋庸置疑会面临许多人生难题。例如: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保护自己,如何抵制那些违禁品的诱惑,如何控制自己不做出错误的事情,如何博得异性的青睐,如何与身边的人更好地相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需要拼尽全力学习、耗费心思去解决的。
  明智的父母不会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知道一棵树苗要想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保证根基的稳固。否则,树苗如果歪斜了,就会变得孱弱,甚至会被淘汰。父母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对待一棵小树苗一样,唯有先构筑好孩子成长的根基,走入孩子的内心,解开孩子的心结,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知易行难,这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很难。每一个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都经历过困惑无助的时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心思更加细腻,而且还非常抵触与父母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要成功打开他们的心扉,父母就要懂点青少年行为心理学,爱普生涯咨询师团队从常年的实践总结中发现:当父母学会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时,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内心。请每一个家长扪心自问:我做好准备走入孩子的内心了吗?我做好准备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表现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本书能帮你更进一步成为孩子认可的好父亲或好母亲。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千万不要有任何迟疑和犹豫,就从当下这本书开始学习吧!
【作者简介】
江晓兴

著名认知行为心理专家、生涯价值管理咨询导师、人力资源心理学教授

十三五规划普通高校教材《教育学》主编之一

十三五规划普通高校教材《心理学导论》主编之一

AHPSY®爱普生涯咨询集团创始人
【目录】
觉醒篇  ——青少年成长的7大行为轨迹

1. 我要独立:独立行动,不再当父母的“跟屁虫”

2. 我的心思: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3. 我与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场修行 

4. 我的世界:我的耳朵开始有了过滤器 

5. 我的秘密:锁上了抽屉,孩子也关闭了心 

6. 我的叛逆:孩子为何总是对叨扰抓狂 

7. 我的青春: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想当年” 

 

 修炼篇  ——青少年必经的8大心理历程

1. 我要尊重:你根本就不尊重我 

2. 我不能输:我输了,该怎么办呢 

3. 我很委屈:面对挑战的委屈少年 

4. 我要成功:我的成功之母 

5. 我的嫉妒:妒忌之火,歇斯底里 

6. 我的奋斗:没有人能永远成为赢家 

7. 我的压力:压力下的成长小故事 

8. 我的拒绝:不懂说不,陷入被动 

 

 亲子篇  ——青少年时代的7堂父母课程

1. 我就不听:我偏偏要与妈妈对着干 

2. 我的烦恼:是你要与我争吵的 

3. 追风少年:妈妈,你落伍了 

4. 我的妈妈:有一个理解我的妈妈真好 

5. 不想吵架: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6. 世纪碰撞: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7. 我想飞走:离家出走——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 

 

 学业篇  ——青少年学业的6重学习挑战

1. 我不想笑:不是我冷漠,是你们对我太冷漠 

2. 讨厌学校:我再也不想去学校 

3. 喜欢语文:我就是喜欢语文 

4. 单腿独步:学习上的瘸腿大王 

5. 无聊生活:枯燥乏味的学习何时休 

6. 自主选择:自己选择,才能一往无前 

 

 社会篇  ——青少年人际的8大关键问题

1. 我与朋友:乖宝宝突然“狐朋狗友”满天飞 

2. 宅男宅女:藏在家中无人识——宅男宅女的青春梦 

3. 追梦人生:追星一族,只是需要一个偶像用来崇拜 

4. 我不知道:各自为政的友谊,少了几许谅解 

5. 谁主人生:是你要生我的 

6. 自信力量:自信的人生才能不断成长 

7. 与食为敌:孩子为何厌食与贪食 

8. 反对社会:孩子为何厌恶社会 

 

 折腾篇  ——青少年青春的6大现象提示

1. 我不争吵:争吵一开始,就意味着输掉 

2. 冲动旋涡:冲动是魔鬼,控制冲动才能保持理性

3. 我只是我:记住,没有人是宇宙的主宰 

4. 迷惘青春:少年看守所——迷惘青春的栖息地 

5. 欺凌人生:校园霸凌现象,为何愈演愈烈 

6. 性教育缺失:冒险性性行为,校园里的“桃色事件” 

 

 爱护篇  ——青少年自残的6个警醒案例

1. 自残之殇:当自残成为一种要挟 

2. 我的伤害:自我伤害的病理性原因不容忽视 

3. 流行自残:自残就像重感冒,极具传染性 

4. 抑郁挽歌:抑郁症,青少年心中的哀歌 

5. 我与环境:青少年自残,也许是受到环境影响

6. 绝望之巅:自杀,再也无法弥补的绝望 

 

 激进篇  ——青少年犯罪的6个案例解读

1. 成人诱惑:抽烟,真的意味着成长吗 

2. 安全意识:即使人高马大,也要保护自己 

3. 我要刺激:酒精的诱惑真的那么大吗 

4. 不归之路:犯罪——一条人生的不归路 

5. 吸毒欲望:不要用毒品来挑战人性的软弱 

6. 麻花人生:较劲的人生——青少年心理扭曲的根源 

 

 游戏篇  ——青少年网瘾的6个借鉴案例

1. 暴力欲望:血腥和暴力,网络游戏的副产物 

2. 我的自律:青少年为何会上网成瘾呢 

3. 我的逃避:游戏,是青少年的世外桃源地 

4. 低头家族:如果爸爸妈妈都是低头族 

5. 巨大的网:无处不在的网——互联网的通天之手

6. 疯狂人生:不疯狂不成魔——游戏世界里的悲喜人生 

 

 爱情篇  ——青少年恋爱的6大案例评鉴

1. 我的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 

2. 怦然心动:预防早恋要未雨绸缪 

3. 生命之重:早孕的苦果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4. 学会拒绝:教会青少年拒绝异性的求爱 

5. 陪伴力量:陪伴青春期的少年一起失恋吧 

6. 同性爱恋: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

 

 大学篇  ——青少年大学的8大人生启示

1. 我的心情:充满阴霾的天空,让心能拧出水来 

2. 生命之思:大学校园中,自杀率为何持续攀升 

3. 我与同学:大学生之人际关系的困惑 

4. 焦虑来袭:当焦虑情绪不断蔓延 

5. 勇敢直面:与其逃避竞争,不如形成核心竞争力

6. 创业之举:大学生创业,让人生先一步起飞 

7. 先苦后甜:厚积薄发,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8. 把握时机:为何机会总是擦肩而过 

 

后记:每一个用心的父母都曾经深感失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