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

46 3.6折 128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闲石 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货号7-1-3-1

上书时间2024-05-14

汇典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闲石 著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ISBN 9787553810232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以各种《红楼梦》手抄本前八十回为依据,通过提取其中的显文、险文与警句进行破解,并全面解析诗词、谜语等的文字指向,发现了其背后所隐藏的明清兴亡史。又通过诗词格律分析、思想境界的剖析及文献考证,将《红楼梦》底本作者锁定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吴伟业(吴梅村)。而作者是吴伟业与小说是写明清兴亡史显然又是可以互证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闲石,业余文史爱好者,本名袁梦石,1971年生,湖南津市人。目前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作者自幼爱好诗词、古典文学, 学术功底较深。在中医研究之余,对《红楼梦》尤其喜爱,对其背后的故事探讨更是用力甚多。作者所写古体诗甚多,其所写论述红楼的诗《落红叹》共90句,本书90章的章名就是由作者所写的这90句构成。

 


【目录】

凡例

 

导言

 

上编

 

1大荒末景弥烟尘(“末世”辨析)

 

2故明风流忆纷纷(小说起笔于明末的证据)

 

3峨冠临江伤春暮(小说中的明代衣冠,李贽思想对小说的影响)

 

4江上晚晴照乱云(贾雨村与吴昌时的对应关系,晴雯是明亡的象征)

 

5十里春风桃叶渡(香菱与陈圆圆,甄士隐与冒辟疆)

 

6百年弦歌王谢门(贾宝玉与徐青君,荣宁府与徐达家族)

 

7武安府第入新妇(薛蟠与田弘遇,薛宝钗与田贵妃)

 

8依稀江南采莲人(小说描述的地理环境在江南)

 

9妙曼绿珠迷金谷(金谷之奢与五柳之隐)

 

10酲醉红颜拥王孙(淫、情与冯梦龙的情教、吴伟业的香艳体)

 

11镜中幻影鉴风月(分析“镜”与“幻”)

 

12梦里妖娆辨假真(分析“梦”与“真假”)

 

13玉光徘徊帝京楼(小说描写明朝帝王之家的证据)

 

14一轮满月照石头(盛极而衰的征兆)

 

15钟山王气紫云聚(贾宝玉、通灵宝玉影射传国玉玺)

 

16飘向燕赵黯然收(财政亏空与明朝后期的政治生态)

 

17多事只为多情故(袭人与温体仁)

 

18悔教男儿觅封侯(元春与袁崇焕)

 

19飞檄连传渔阳鼓(奸、盗亡家更丧国)

 

20羌笛新谱玉门秋(乌进孝交租与贾庄之败)

 

21吹折杨柳舞黄沙(孙绍祖与祖大寿)

 

22寂寂蟾宫飞寒鸦(鸳鸯拒婚与陈新甲媾和)

 

23繁花盛处中华地(花与中华、大观园的来历)

 

24风扫乱红堕天涯(黛玉葬花与大屠杀)

 

25龙蛇缠斗三山焚(凤姐与杨嗣昌)

 

26虎兕相逢九鼎沉(贾环与李自成)

 

27春水潇潇斑竹泪(林黛玉与崇祯)

 

28洒向煤山见血痕(林、薛判词与甲申国变)

 

29吴家本在桂下住(夏金桂与吴三桂)

 

中编

 

31南朝多少歌舞台(“南直召祸”简史,秦可卿与弘光)

 

32如今落寞惹尘埃(葫芦案与南渡三大案)

 

33蝉哀兔走鱼在罟(二尤、柳湘莲与刘良佐、刘泽清)

 

34堂前燕雀自怜才(王熙凤与阮大铖)

 

35翠栊扬州春梦断(妙玉与高杰)

 

36一江樯帆采石开(秦可卿之死与左良玉东征)

 

37江水吞声闻蟋蟀(傻大姐与马士英,秦钟与朱常淓,凹晶馆联诗与清军渡江)

 

38孙策霸业成蒿莱(史可法、黄得功在小说中的身影)

 

39潮涨潮落田横岛(“杜若洲”与清灭隆武之战)

 

40茕茕水仙映九垓(金钏儿之死与陈妃投井)

 

41鲛绡含泪出海市(“鲛绡”与思君泪)

 

42金貂换酒乞骨骸(李纨与丁魁楚)

 

43生子当如孙仲谋(探春、宝琴与郑成功)

 

44直遣周郎带吴钩(探春与郑成功的大义灭亲)

 

45千帆过海破铁锁(探春当家与郑成功理财)

 

46欲取江东八十州(惜春与张煌言,《交趾怀古》与张名振)

 

47君侯喜展豫章卷(滴翠亭偷听与金声桓反正)

 

48旗鼓重振越王楼(贾蔷、龄官与李成栋、赵夫人)

 

49千古不绝潇湘水(史湘云与何腾蛟)

 

50流到巴陵已到头(史湘云醉眠芍药裀与何腾蛟之死)

 

51庾岭梅花无归处(邢岫烟与李成栋)

 

52羊城丛骨皆首丘(“庚黄”与庚寅之劫)

 

53芙蓉秋风诔桂伯(《芙蓉女儿诔》与瞿式耜)

 

54兰芷大雪埋楚囚(芦雪广联诗与洪承畴南征)

 

55龙城飞将出滇黔(火烧孔雀裘、《蘅芷清芬》与李定国两蹶名王)

 

56马革裹尸不得还(《淮阴怀古》、王板儿与李定国)

 

57白门空负黄龙誓(《赤壁怀古》、“鸡栖于埘”、“铁链锁孤舟”等与郑成功北伐)

 

58黑潮浪卷下台湾(真真国女儿诗、《桃花行》、风筝等与郑成功取台湾)

 

59望门投止饮咒水(刘姥姥进贾府与永历流亡缅甸)

 

60杜鹃啼血昆明弦(巧姐与永历)

 

下编

 

61神州钟秀归瀚海(梨香院与白山黑水)

 

62百代衣冠一朝改(小说中改衣冠的痕迹)

 

63铁岭望高苍隼旋(芳官改名)

 

64雪原阒寂蝇成醢(《好了歌》与魏国府兴衰,古墓异方与盗墓)

 

65剑履上殿皇阿父(北静王与多尔衮)

 

66割鲜渴饮橐驼奶(“割腥啖膻”与塞外风俗)

 

67五台山门昨夜开(薛宝钗与顺治)

 

68房星坠落下莲台(小说中的顺治之死痕迹)

 

69北风吹折江南草(庾信之哀,《梅花观怀古》与陈之遴流放)

 

70离人恨重柳枝裁(“风尘怀闺秀”与卞玉京,“黑水迷津”与吴兆骞)

 

71可怜父老哭茂陵(林、薛矛盾与遗民的思想挣扎)

 

72身在禅门心在明(禅隐之路,小说的宗教观)

 

73三生石上旧精魂(林四娘寻踪)

 

74桃枝桃叶总离分(《桃叶渡怀古》与《影梅庵忆语》,小说中主仆关系的太仓特征)

 

75桃花逐水欲何往(“吴玉峰”初析,吴伟业小传)

 

76寻香一路到梅村(吴伟业原创小说的诗学证据)

 

77梅魂写就春秋笔(小说的史笔与吴伟业的史心)

 

78沧海明月悬诗心(作者的归隐之心,作者诗歌具有宗唐倾向)

 

79阅江楼台凭西风(《秣陵春》等剧本与小说的关系)

 

80故国回首乱石中(小说所展现的由明入清经济生活的改变)

 

81此恨绵绵向谁诉(吴伟业阅历、学识与家世在小说中的体现)

 

82神游西山问石公(吴伟业诗歌流露的创作小说的痕迹)

 

83孤舟江海从此逝(吴伟业作品在其身后的命运)

 

84古原星野逸仙踪(小说的世界观出自吴伟业的思想)

 

85烽火江山苦寻主(小说人物系统的多重性证明其经过多次大的修改)

 

86北邙萧瑟茔头树(小说及批语内置的曹雪芹创小说的证据系伪造论)

 

87血海漂杵成往事(清朝记录《红楼梦》的文献集解)

 

88金瓯残缺尚可补(脂本与脂砚斋初析)

 

89九州生气恃风雷(文字狱对小说创作、流传的影响)

 

90万马齐喑终难恕(小说是明末清初民主思想萌芽的产物)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