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
  • 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
  • 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
  • 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

445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亚历山大·潘佐夫 著;卿文辉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8

上书时间2024-05-27

枫火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俄]亚历山大·潘佐夫 著;卿文辉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15143
  • 定价 1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毛泽东传》以翔实的史料(其中多为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评述了毛泽东的一生,立论客观。该书不同于海内外其他毛泽东传记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大量俄罗斯档案,进而在毛泽东与共产国际、苏共、苏联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关系方面颇有新说。阐述这种关系也是该书的一个中心内容。

  潘佐夫认为,毛泽东的中共领袖地位的确立、他对王明的政治胜利是在斯大林的支持下才成为可能和现实的;延安整风至少是得到斯大林默认的,如果不是鼓励的话;苏共和斯大林在中共成长壮大和毛泽东的政治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民主主义政纲的提出和有限实施也深受斯大林的影响;建国初期斯大林阻止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企图;只是在斯大林去世后,毛泽东才得以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和其大国抱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潘佐夫,1955年生于莫斯科,现为历史学博士、美国首都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该校爱德华和玛丽凯瑟琳格霍德讲席主持者。曾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和德保罗大学任教。也曾多次来华讲学和从事研究。著述甚多。著作主要有:《布尔什维克与中国革命(1919——1927)》、《卡尔拉狄克与中国:俄国档案中的未公开文件》、《毛泽东传》、《邓小平:革命人生》。他还是《彭德怀自述》、《毛泽东诗词》和蒋介石的回忆录《苏俄在中国》俄文版的主要译者。

潘佐夫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汉学家。其著作已在十多个国家出版且广受好评。 

 

 

  

 主要译者

 卿文辉,男,1964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法学博士,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有:《霸权与安全——美国导弹防御史话》,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俄罗斯史》(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德国史(1918——2008)》(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目录】
上册目录 

第一篇“润泽东方” 

第一章菩萨的养子 

第二章在新世界的门槛上 

第三章“我思,故我在” 

第四章空谷足音 

第二篇做什么?  

第一章红楼之梦 

第二章民众的大联合 

第三章世界革命的吸引,还是专政的魔力? 

第四章“走俄国人的路” 

第三篇民族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第一章布尔什维克策略的启示 

第二章加入国民党 

第三章希望与失望 

第四章与蒋介石周旋 

第四篇枪杆子与政权 

第一章联合战线的破裂 

第二章通往苏维埃之路 

第三章井冈山上的红旗 

第四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五篇领袖的诞生 

第一章在共产国际的羽翼下 

第二章激烈的党内斗争 

第三章长征 

第四章西安事变 

 注释 

  

下册目录 

第六篇“形式与结果” 

第一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斯大林化 

第三章斯大林、毛泽东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章红色麦加之行 

第七篇斯大林对中国政策的影响 

第一章在朝鲜的冒险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的矛盾 

第三章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四章伟大的转折点 

第八篇从斯大林化到毛泽东化 

第一章思想解放 

第二章“大跃进” 

第三章饥荒和恐惧 

第四章“海瑞罢官” 

第九篇最后十年 

第一章“造反有理” 

第二章红卫兵的悲剧 

第三章“571工程” 

第四章孤独 

注释 

参考文献 

专有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后记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