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 一代报人王芸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代报人王芸生

烂几页上面一小开口瑕疵(见尾图)

35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芝琛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3-5

上书时间2024-05-13

爱卷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芝琛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5428745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7页
  • 字数 150千字
【内容简介】
芸芸众生中崛起的《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1901-1980),作为无党派爱国人士、蜚声海内外的报业巨子、中日关系研究专家,将毕生精血倾注于《大公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奠定了《大公报》不可动摇的文化史地位,也成就了一代优秀报人的人格风范。

  出身贫寒、自学成才的王芸生,关切国运民生,伸张正义真理,在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相标榜的《大公报》阵地上,慷慨陈词,奋笔疾书,为唤醒民俗精神,为反对日本侵略、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争取民主自由与新闻自由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一生无愧于“名世大手笔,爱国言论家”之美誉。

  本书由王芸生之子根据翔实资料和王芸生晚年的回忆评说写成,并汇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全面展现了王芸生与《大公报》荣辱与共的风雨历程。《大公报》随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几盛几衰,王芸生的个人命运也随之载沉载浮。与张季鸾笔战福祸相倚投身《大公报》,先生加入国共两党终又张行“中道”,战乱年代的艰辛,政治风云的变幻,婚姻道路的插曲,也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和蒋介石、段祺瑞、陈诚及诸多名流学者的交往,王芸生的一生既以其业绩与人格留芳,又因之屡屡罹罪。一代报人的高伟形象留给我们丰厚的遗产和长长的背影。
【目录】
序言  值得珍视的遗产

小引

    介绍人信口而出的两个字让王德鹏改名为王芸生,这个出身贫寒、抱负远大的天津青年可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介凡夫俗子。他的活动、他的文字和几十年中国的风云变幻相伴相连,相相依相存……

1.打出来的私塾学生

    “这孩子聪明过人,千万不要让他辍学呀!”连外号“陈扒军”的私塾老师也对王芸生寄以厚望,但交不起昂贵学费的他还是圆不了进南开中学的梦。

2.挑灯夜读小店员

3.包办婚姻终成一生伴侣

4.在革命风流中沉浮

5.与张季鸾笔战,进了《大公报》

6.撰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7.奋笔疾书爱国篇章

8.上庐山采访,给蒋介石讲课

9.重回上海与遥寄北方青年

10.短评风波与拎包小事

11.在“西安事变”中的言论

12.擂起全面抗日的战鼓

13.撰写不投降的悲壮之歌

14.团结抗战的汉口岁月

15.初到重庆遭日机滥炸

16.苏日中立,潜伏问号

17.中山和战役与周恩来的来信

18.总编辑张季鸾去世

19.主张清明政治,倡导“紧缩政策”

20.飞机洋狗,舆论大哗

21.心系中原,飞来横祸

22.发起“爱悔恨”运动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