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图像文化史·岩画卷 上

实物如图所示,八五品

499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兆复 邢琏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z2919

上书时间2024-06-24

木子里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兆复 邢琏
  •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7907176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96页
  • 字数 480千字
【内容简介】
岩画,是人类早期以图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基因。重新去找回它,就是重新找回我们人类历史的足迹、人类文化的滥觞、图像文本历史的源泉。岩画展现出了人类起源时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以及交流样式,它生生不息,烙印永存。所以对岩画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早期图像文化研究的一个肇端。在“中华图像文化史”系列丛书中的这部《岩画卷》(上)中,作者首先对岩画的诞生、中国岩画概况、中国岩画的图像学研究进行了概括式的论述,使读者对岩画产生了一个全面的、宏观的、初步的了解,其后则有重点、分区域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岩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画、宁夏甘肃青海岩画,充分体现了早期先民通过图像形式进行的视觉表达,从而让读者体会到它与当代以图像获取和传播的方式有相同的原则和范式,*终让读者意识到岩画早已超越时空、地域、国界,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基因。
【作者简介】
陈兆复,男,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1954—1959年就读于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科。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任教,后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著作有《中国岩画发现史》《中国岩画札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及《原始艺术史》(与邢琏合著)。

韩丛耀:南京大学教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先后独立完成法国、以色列的科学、哲学研究课题;两次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6次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长期从事图像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兼任法国欧亚印象交流协会(ISASES)顾问,在国内外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远赴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瑞士、南非等国家和台湾访学或讲学。在海内外出版专著《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6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即出日文版)、《图像传播学》(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江苏省第十一届社科奖)、《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图像:主题与构成》、《中国影像史》(10卷)等35部,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